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著来读。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89—2008年间CNKI工程集团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交通文化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国语》的《吴语》、《越语》所反映的吴越争斗时期的历史,来寻觅当时的越文化的一些特征。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一是越国还保留着其族属和地域的一些文化特征;二是以周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三是楚道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动态而系统地考察了先秦史传文献的形态和意义问题,不仅描述了每一种文献的生成过程和文体特征,而且也揭示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文献形态衍变之间的链接,尤其关注文献形态变化所显示出来的精神意义和文化观念,并指出了原史精神与后世道统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动态而系统地考察了先秦史传文献的形态和意义问题,不仅描述了每一种文献的生成过程和文体特征,而且也揭示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文献形态衍变之间的链接,尤其关注文献形态变化所显示出来的精神意义和文化观念,并指出了原史精神与后世道统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从《诗经》看民族图腾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诗经》就保存了商民族和周民族的图腾文化。始祖感生神话、图腾祖先观念、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生育信仰等构成了《诗经》图腾文化和中国图腾文化的洋洋大观。从汉至今的各地礼俗、风俗,反映了中国图腾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越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越人文化落后,没有文字,所以早期的越史和越文化多存留于先秦的汉人文献中。这些文献很有价值,但也有不少错误的传说。唯一一种由先秦越地越人写作的是《越绝书》,此书经过东汉初人的整理补充而流传下来,价值甚高。此外,东汉初人研究越文化的著作还有《吴越春秋》和《论衡》,也都有重要价值。东汉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越文化的研究者和成果很少。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若干学者以新的思维和方法研究越文化,其中顾颉刚的研究成果具有创见。最近20年来,越文化研究出现高潮,许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的关于"古代越文化传播分布地域实勘研究",通过对古代越人流散地区的实地踏勘,对古代越文化进行追踪研究,收获不小,其成果即将以论文集形式出版,对古代越文化研究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出版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注译、通释性的图书有许多种,尤其对先秦时期的《老子》、《周易》等文献的思想挖掘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其中由青年学者高秀昌撰写、河南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以下简称为《智慧》)一书,更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呈给广大读者的一部启人智慧、通俗易懂,具有深刻见解的专著。释读该书,深感其有如下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夏人居于河南说和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都斟寻阝说都缺乏可靠的文献依据 ,那些文献都是由于古代学者把《逸周书·度邑》中武王所说的“有夏”错误地理解成商以前的有夏后 ,逐步附会、演绎出来的 ,并非真实的古史记载 ;《度邑》中的“有夏”实乃周人的自称 ;河南伊、洛地区应是商人的活动区域 ,二里头应为先商时期某商王的都邑 ;夏都斟寻阝当以山东潍坊的斟城说为是 ;夏人的活动区域是在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历史学上的“东夷文化”才是真正的夏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部"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代以前玉的分类和在古代文化制度中体现的功能。本文先对"玉部"字中瑞玉字个数进行判定,确定讨论范围,并对"瑞"字在"玉部"字中的排列问题进行纠正。然后从命名理据角度以及参照《周礼》文献的介绍对《说文》中有瑞玉功能的17个字进行分类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宾之初筵》是《诗经》中极具特色的一篇,一直以来争议最大的是它所体现的射礼文化,本文认为其所述为大射礼。此外,诗歌也体现了周人的饮酒观,为我们了解周民族的酒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桂林是我国石刻文献发展一个特别集中、且成就突出的地区。从文献角度而言,桂林石刻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别的价值,所以古人论桂林石刻云“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州岩穴奇,石刻穷秘诡。岂惟考岁月,直可补载纪”。桂林石刻可谓是广西的文化渊薮,但是后人对其整理不足,价值彰显不足,令人遗憾。历史上对桂林石刻进行整理,据笔者所知仅有三种:一是明人万历间张鸣凤的《桂胜》与《桂故》;一是清人嘉庆问谢启坤编《广西通志》时整理的《粤西金石略》;一是1977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的《桂林石刻》三卷本(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13.
从传世文献《诗经》与出土的铜器铭文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批评思想实际滥觞于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在西周初期的文化及文学实践活动中,周王室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与范畴,并对周初之后的先秦文学批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倩儒  张辰 《科技信息》2010,(10):I0149-I0149
祭祀在祖尼文化和潮州文化都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文化模式》中祖尼祭祀文化和潮州"闹元宵"祭祀文化进行比较,加深对《文化模式》中提及的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位词的最基本用法是表处所方位,在古典文献中,方位词对称使用现象突出,如刘向的《说苑》,其功能突破了方位词的基本用法,而具有了夸饰作用、隐喻作用、虚化作用。本文就《说苑》一书方位词对称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其修辞现象进行了文化分析,指出这是缘于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习俗、生存环境等的长期影响,也是说写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识运用的一种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17.
先秦文化,乃中国文化之源头和渊薮,而且是纯粹本土文化。诚如吕思勉所说:“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欲知后世之学术思想者,先秦诸子之学,固不容不究心矣”。同样,先秦山文化,也为中国山文化渊源所自,它是泰山文化的辽远背景和发源。拙文尝试从学术史角度,对先秦典籍所体现的山文化及泰山文化,作极为粗略的鸟瞰考察。在众多先秦典籍中,《山海经》以其丰富、集中的山文化内容,值得研究者予以特别注意。 一、先秦山文化泛论 古代山文化资料的积累、整理和成书,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推动。关于资料收集、整理,可列出以下推动因素。一是原始部族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周期性迁移,必然会积累大量山川风物印象。二是在部落兼并、征代过程中,既可能又必要熟悉山川环境。《史记·五帝纪》就有黄帝征伐,“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及岱宗,西至于空洞”之类记述。三是在治理水患过程中,也会广涉山川草木等风物。地球很可能有个洪水泛滥期,《圣经·创世纪》和《山海经·海内经》均有载。大禹治水,或在此时。汉刘歆《上山海经疏》认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9,(9)
张其成博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最年青的教授之一,今年刚40岁,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易学哲学家、中医文化学家。90年代初他主编的《易学大辞典》、《易经应用大百科》、《易医文化与应用》热销海内外。近年他又独自撰著出版了4部学术著作:《易道:中华文化主干》、《易符与易图》、《象数哲学》、《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在文化学术界、中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并由此获得了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19.
荷兰汉学大师高罗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本文论述了高罗佩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法律、医学乃至动物学方面的研究,并探讨了高罗佩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琴道》、《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狄公案》、《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等,指出高罗佩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具有创造精神,因此得以在学术园地中建树了一座又一座瑰丽巍峨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先秦典籍,把《孝经》与《诗经》、《春秋左氏传》、《论语》、《孟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礼记》、《周易》、《中庸》、《大学》、《尚书》、《墨子》、《管子》等上古文献进行了比较,参考明代以来学者的观点,从孝道的角度辨析了《孝经》的历史地位,认为这些文献共同构建了早期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