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王家蓉 《科技信息》2007,(4):140-140,127
本文主要探讨了掩蔽和解蔽方法在配位滴定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利用掩蔽和解蔽,扩大了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提高了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定量化学分析的微型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定量分析中低浓度及微型化问题.利用自制的微型滴定管,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中的10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根据电化学平衡原理对氧化还原滴定的过程进行了讨论,建立了溶液的电极电势值与滴定分数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利用Visual Basic强大的绘图和计算功能,设计了一个程序用以求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突越范围,绘出滴定曲线,该程序也可根据提供的指示剂的变色点计算出滴定误差。最后用某一实例对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运算结果和参考数据吻合良好。程序可用于指导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便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EDTA-金属离子滴定是定量分析络合滴定中最基础的部分,很多络合滴定分析都与EDTA有关.但由于这类滴定分析中常同时伴随着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等副反应的发生,使得分析结果的计算较为复杂.本文根据EDTA滴定的基本原理,将有关参数存放在数据库中,利用VB设计编程,通过人机对话输入滴定分析测定数据和调用数据库即可进行计算,使EDTA滴定的结果处理变得非常简捷、方便.  相似文献   

5.
基于沉淀滴定基本原理,利用双曲正弦函数性质提出了一种处理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新方法.导出了一个内含最大敏锐指数的终点误差公式,由此获得了一个计算沉淀滴定突跃范围的公式.处理结果与有关文献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Ringbom的思想重新考察了零指示剂参与酸碱滴定终点过程,得到统一的数学模型,为更深入地探讨酸碱滴定的终点过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示波极谱滴定的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常的示波极譜滴定利用切口的出现与消失指示滴定终点。本文报导了一种示波极谱滴定的新技术,即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很小,调节“(dE)/(dt)-E”曲线为一个园,利用整个示波极谱图的突然位移来指示终点。铂电极为极化电极,钨电极为对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观察铂电极对于参比电极的示波极谱图。  相似文献   

8.
酸碱线性滴定的新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溶液中的各种平衡关系,求出了酸碱线性滴定的新计算公式。利用新公式只改变滴定元数,就能对一元酸或多元酸的线性滴定统一进行计算。对于多元酸不同的化学计量点的求算,本文提出了新的作图方法,用双线V型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酸碱滴定和AgNO3滴定4,6-二胺基间苯二酚盐酸盐水溶液电导的变化,利用电导滴定曲线变化分析其纯度.通常的滴定方法电导率数值不稳定,转折不明显,提出的碱量法和Ag量法终点明显,其中Ag量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相对偏差小于0.4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微型计算机模拟了分析化学实验中的酸碱滴定.有关的实验原理问答、滴定操作、结果处理及成绩评定等都可在机上进行.特别是滴定操作部分可在荧光异上作动态显示.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之前,先在微机上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获得比一般预习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Fe_3C生成机理及物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铁矿石在流化床内还原生产Fe3C的生成机理和途径·结果表明,700℃时铁氧化物还原符合逐级还原理论,碳化铁由生成的铁经CO渗碳得到;反应温度介于586℃和628℃之间,碳化铁主要由反应产生的FeO与CO反应得到,另一部分碳化铁由矿石中还原出的金属铁与CO反应得到;温度低于586℃时,产物中的碳化铁主要由Fe3O4与CO反应得到,产物中磁铁矿含量较高·同时利用穆斯堡尔谱和X衍射分析手段验证了产物中碳化铁的存在,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为Fe3C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实验论证了三价铁和二价硫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成三硫化二铁的沉定反应。沉淀中含有的少量三价铁是由于共沉淀所致。  相似文献   

14.
对生物氧化提金废液进行砷、铁分离,得到铁沉淀物用于制备透明铁黄.考察了pH值、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铁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3.5,搅拌速度为600 r/min,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制得的铁黄形貌规则,540 nm处透光率达87%,符合国际标准ISO1248—1974合格产品的要求.利用冶金废液选择性沉淀得到的铁沉淀渣制备出透明铁黄,实现了铁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污染地下水的脱硝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粒径80nm左右。主要成分为α-Fe.试验研究了该粒子对不同浓度模拟污染地下水的脱硝效果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铁具有极高的活性,在无氧环境中,室温、中性条件下即可与NO3^-迅速反应.当模拟水样的NO3^--N初始浓度为30、50、80、120mg/L,纳米铁用量为4g/L时,剧烈振荡(250r/min)反应30min,即可获得90%以上的脱硝率.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可描述为准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应用热响应时间短的2型热分析样杯,使过共晶铁水按灰口凝固。通过准确测得共晶反应的最低、最高和结束温度等特征点,来预报其含硅量,预报精度满足实际生产中控制炉外喷粉增硅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电解锰生产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废铁屑为原料对电解锰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值对Cr6+,Mn2+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铁屑用量为15%,废水pH值为4,常温下反应120 min的条件下,Cr6+,Mn2+的去除率在99.7%以上,总铬去除率达99.2%.同时,将实验结果用于工厂废水处理运行,效果良好,Cr6+的去除率为99.45%,Mn2+的去除率为95.53%.  相似文献   

18.
利用催化剂促进碳化铁生成速度的基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传统的碳化铁生产工艺存在反应时间较长的难题,为此通过在流化床入炉矿石中配加部分添加剂的还原实验研究,以寻求该反应可能的催化剂,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碳化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采用CaCl2和K2CO3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利用反应所测数据,与对比实验相比较,并结合动力学分析,得出CaCl2和K2CO3可以加速碳化铁还原反应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硅铁在铁液中的熔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圆柱形硅铁试样,通过连续测量其浸入不同温度铁液后的体积和温度变化,对硅铁在铁液中的熔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铁浸入铁液至完全熔解分为两个时间,即铁壳壳期和熔解期;硅铁在高温铁液与低温铁液中的熔解机制不同,当铁液温度高于1330℃时,硅铁的熔解主要为熔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开发一种廉价、无毒的过渡金属用于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简单的铁盐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铁盐、碱以及溶剂对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溶液中,K2CO3作为碱,5 mol%FeCl2·4H2O在80°C下能够有效催化各种溴代芳烃及碘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产率在33%~9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