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竜林文化是傣族一种特有的文化。透过这一文化,傣族人展示了他们对森林的生态取向,即以崇拜的方式敬仰森林,以禁忌的方式阻止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借助这些措施,傣族竜林成为了保存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弥补了当地其他自然保护区缺乏干性季节性雨林植物的不足。竜林提供的水源、有机肥料和病虫害天敌为傣族人顺利进行稻作生产给予了天然保障,促使他们能够依托稻作农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文 《科学大观园》2006,(22):42-45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有一种高达十五、六米的棕榈树十分引人注目,它的树杆笔直而浑圆,没有技桠,直挺挺地插入天际,显得异常高大而雄伟。这种树傣语叫“戈兰”,学名叫“贝叶棕”,人们通常称它为“贝叶树”。过去,傣族人民用它的叶子来刻写经文、文学作品、医药和天文历法知识,传播民族文化。用贝叶刻写出来的经书,叫做“贝叶经”。根据傣文经书《尼(?)坦帕召》(关于佛经历史的经书)和《坦兰帕召》(佛祖的经)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和传播,已有二千七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3.
《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是明末耶稣会士翻译的两部西方解剖学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西方解剖学译著。以往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这两部著作是古罗马盖仑体系之下的旧学说,没有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以维萨留斯为代表的新的解剖学成果。文章分析了两部译著的文本内吝,认为这两部书都不是完整的解剖学著作,二者合起来才构成一部完整的西方解剖学著作。通过与维萨留斯《人体构造》进行比较,认为《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不但在内容上吸收了维萨留斯及其以后的解剖学新成果,而且二者的合编在篇章结构、体例方面也与《人体构造》有一致性,是维萨留斯体系的解剖学译著,基本反映了16世纪西方解剖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曾经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轩然大波的“古盗鸟”化石之谜终被解开。它原来是被发现地的中国农民人为拼接的产物。《科技日报》披露了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始末。相关报道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文章题目为《古  相似文献   

5.
泼水节     
泼水节,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影响最大。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僚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相似文献   

6.
评《中国古星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陈美东先生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是最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重要著作。该书不但对中国古代星图的诞生、发展、品种、成就和在世界星图史上的地位作了综合论述,而且对以前很少开展专门研究的明代星图,作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而使该书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中国古星图的传世之作。过去概略研究过的明代星图有6种,这次以《天文节候躔次全图》为重点,增加了新发现的7种明代星图,比较全面展现了明代星图发展、演变的概貌。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对中国科技大学李志超教授科学史论著《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所作的介绍和评议,文章认为,《天人古义》是一部优秀的科学史读物,它内涵丰蕴,立意新疑,在多种学科领域尤其是在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上,有许多精深独到的见解,该书作者之所论,有些是被传统史学和哲学所忽略了的大问题。在具体科学史问题的基础上,该书也有许多重要突破,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该书同样存在诸多值得称道之处。  相似文献   

8.
何林 《科学大观园》2007,(16):20-23
太阳母亲与月亮父亲的儿女阿怒人都说自己是"太阳母亲和月亮父亲的孩子"。为了寻找阿怒文化奥秘的线索,找到了几近失传的古老歌谣《本曲》(阿怒语Banju)。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饭岛忠夫(1874-1954)其人其学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他以《支那古代史论》为代表作的"疑古"论中的部分合理性及大量错谬之处。在《支那古代史论》中,饭岛从多个视角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性质进行了重新分析,突出了其本有的星占与政治属性。同时,饭岛对《春秋》、《左传》等儒家经典中天文记录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行了发掘和整理,通过对原有思路的逆向运用揭示出记载本身的不自洽,在客观上发展了天文历史年代学。但是,饭岛的治学具有两面性,存在强烈的政治动机。其"疑古"论在前提假设、古籍释读、推理方法三方面存在学理缺陷,因此其"中国古代天文学西来说"是立不住脚的。纵观饭岛的学术生涯,其"疑古"论实质在于改造儒教和追求真理,目标是"加强儒教在日本精神文化中的基础地位"。而今回顾以饭岛忠夫为代表的科技史"疑古"思潮,其主要意义在于改造了日本的尚古思维定式以及学术范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崔锡鼎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朝鲜王朝的文臣,熟知《易经》与中国数学,所著《九数略》是富于哲学思想的数学书籍。该书附录"河洛变数"继承宋朝杨辉《缉古摘奇算法》"纵横图"的传统,但是另有创见。文章尝试解读其中诸个九阶方阵的数学意义,以及可能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代的黄道坐标测量及其天文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两汉时期,黄道概念及黄道坐标被引入了天文历法的理论与推算。文章分析两汉时期对冬至点位置、黄赤交角、二十八宿黄道距度等黄道坐标基本要素的测量,论述黄道概念在汉代天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文章还对中国最早的恒星位置的黄道坐标-“石氏星经”中的恒星“黄道内外度”进行了初步的数据分析和历史考证,认为最可能是在东汉时期测定的。最后文章从黄道坐标测量的角度,简要论述汉代  相似文献   

12.
论汉代车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轮轴工艺,是中国古代车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课题之一。汉代的轮轴工艺已经稳定成型,它的民涵着金工,木工,漆工,革工等工艺内容。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机械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西汉至南宋共使用了29个日月交食周期,如重复不计,实有22个周期。计算交食周期的方程式通常有下列六式:(1)半食年/朔望月=会月/会率,(2)半食年/回归年=会岁/会率,(3)食年/朔望月=会月/朔望合数(交率),(4)食年/回归年=会岁/朔望合数(交率),(5)交点月/朔望月=会月/交数,(6)食年/交点月=交数/交率。中国古代以“大衍求一术”计算交食周期,与近代用连分数法算得的结果完全相同。经验算,绝大部分交食周期十分准确、密近。本文还对王充(甲)、(乙)、(丙)三周期以及中西交食周期的雷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蒸馏酒在中国的源起,至今尚无共识。学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曾先后提出过元代说、宋代(含金代)说、唐代说、东汉说。究竟哪一种看法更接近客观的史实呢?该文对上述各种观点的主要根据,进行了认真的考辨和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文献研究和出土文物的佐证,元代已生产蒸馏酒的论断较有说服力,但是这并不排除在元代以前,中国部分地区的少数人,特别是制药者已掌握运用蒸馏技术来制取蒸馏酒,而这种蒸馏酒只是少量制备,没有形成社会性的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5.
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地动仪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证明<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关地动仪的记载(结构方面的内容除外)与其他同期的文献不能很好地衔接.考察地动仪及其设计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流传情况,可以看出古人对地动仪的质疑早已有之,而且越来越明显与强烈.关于地动仪的所有文献信息不出范晔所记,亦使之成为一条孤证.研究表明,张衡研制地动仪的史实勿容质疑,但限于东汉的科技发展水平,该地动仪并未达到设计初衷,因此渐被世人所遗忘.然而张衡的设计思想有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是人类历史上系统研究测震仪器的第一人,其在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即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16.
考古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显示,汉代以前的中国传统铅钡玻璃中含有^207Pb/^206Pb比值很低的异常铅,该文通过分析这些异常铅的同位素分布场,推断早期铅钡玻璃的原料应来自于云南。文章还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认为滇东北还是中国铅钡玻璃的香要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明堂是见于史料记载的一座重要的、涉及周天子祭天、布政等重要礼仪活动的建筑。但是,有关它的功能和型制,既无西周时的史料记载,又无建筑实物遗存,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西汉至明甭及至近现代,诸多学者论道颇多。该文结合历史文献与原始社会至殷商的建筑考资料,通过对西周明堂起源的探讨,论证西周明堂是一座集天子祭天、布政于一体的大内正朝建筑。  相似文献   

18.
汉代石氏星官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首次利用傅里叶分析法对《石氏星经》星表的观测年代进行了研究,认为星表观测年代为公元前78年。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汉代的石氏星官,为进一步研究汉代星空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在复原研究地动仪时,袁宏的《后汉纪》中的相关内容应作为首选文献,而《后汉纪》提供的信息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很可能原理正确,但反应失灵。通过对历史上“京师地震”和“陇西地震”文献记载的分析,进一步否定了用公元143年陇西地震来测试地动仪的可能性。在科学史模拟试验和复原研究中,文献与模拟试验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奈的张力关系,其可靠性与所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石氏星经》观测年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开元占经》中所保留的《石氏星经》数据的观测年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利用三种方法进行的推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西汉初到元封年间(即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00年)期间观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