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人才的摇篮。科学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未来民族的科学发展和民族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努力挖掘蕴涵于家长和社会中的科技教育资源,对培养和选拔未来科技人才,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林斯的"第三波"理论试图挽救被SSK所破坏了的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形象,在建构论的基础上重新恢复科学在社会领域中的内行性质。"第三波"构建了不同于默顿科学社会学和SSK的"专家知识"概念体系,将科学的建构特质与内行特质整合起来,并基于此回答了困扰学界的"延伸问题"。第三波为人们反思默顿社会科学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性一方面指对人类个体的价值中立,另一方面指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价值中立。近代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保证了科学知识对人类个体意义上的价值中立性寻求,二战后,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变化并没有损害科学知识对前述价值中立性的寻求,而是突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价值中立性的寻求。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实践之中,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能够保证对价值中立性的寻求和最大程度消除知识生产者个体在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社会因素,但是无法消除时代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4.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顿首倡的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在中国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快速演进,其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萨顿的核心思想,既克服了科学主义的缺点,又超越了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狭隘性。具有开放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的中国特色,从而是“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它对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实践,对促进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和社会化媒介的发展,对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国外的学者在公众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传播领域做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从科学家新媒介素养、公众社会特质和个体特质以及科学信息的媒介框架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公众参与和理解科学的影响因素,这些探讨和研究成果可以清晰地建构出科学主体、媒介主体和公众主体三位一体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框架和范式,该框架范式和现有研究的不足也为未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2014年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部编写了《2025荷兰科学展望》报告,分析了荷兰科学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10年荷兰科学、产业化及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荷兰在科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经验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部署对我国科学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科学社会学在西方已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原政策研究室(现为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二十世纪文库》编委会等近年来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了《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本一戴维)、《无形学院》、《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概论——科学的自主性》(小李克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近代科学和学科发展的视角上,分析了学科规训制度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阐述了学科规训制度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揭示了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获得合法性和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这对于寻求学科规训制度的发展与社会整合的良性机制,以及维护知识生产与消费的生态系统和促进未来科学的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真正理解科学的意义及其未来前途,必须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虽然这种认识早已成为业内学者甚至社会的一种共识,但有关科学与社会研究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析框架。本文尝试也提出一个基于文化进化观的分析框架,并在一千年来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与社会的讨论基础上评论了20世纪中国的情况。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没有现代民主制度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繁荣,没有现代市场制度就不可能有技术的进步,不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就难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近代中国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自新文化运动祭出"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中国的科学事业便在救亡与启蒙中此起彼伏,科学本身也在危机与革新中不断"变奏"。延安自然科学运动兴起于抗战相持阶段,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面对当下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张力,边区科学事业经历一次次讨论与调整,中共发现"科学"不只是改造自然的武器,更是变革社会的力量,它必须在群众中生根破土,染上"无产阶级"的底色,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科学。正是坚持了人民主体性地位,中共不仅重塑了"科学"的价值,而且开启了对新中国现代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却使科技进步的正面作用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若任其下去,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现象、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矫正和控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类面临发展危机,危机的症结和根源在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观.以刘福森教授为代表的发展伦理学研究者深刻反省了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向,揭示了发展观的当代危机,建构了新的发展观.本文指出:科学不是万能的,发展要体现人文精神,经济本位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要遵循人本理念.为新发展观提供了明确的实践准则,凸显了伦理学关注人类祸福,引导人类未来的内在旨趣.  相似文献   

13.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的主要方式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关联程度,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巨大经济功能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是指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物化、渗透和影响等途径应用于社会生产。方能起到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和潜在的;而后者是指科技直接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产业和经济部门即科技企业、科技产业和科技经济部门,具有直接生产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科技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其经济效益是直接的和显在的。这两种方式具有紧密相联、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间接方式不断地向直接方式转化,使其直接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和表现的形态越来越多,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其巨大经济功能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萌生、形成与发展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从本质论、演进律、价值观、体制说与人才学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根本属性、巨大功能与产生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科学技术决策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道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和平范畴内的军事技术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的理念已经深刻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军事技术作为暴力的工具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于赢得战争获取和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科学特性日益明显,现代军事技术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有重大影响,科学合理规划应用军事技术将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富足的结构和平。军事技术的发展使用不能仅遵循其自身逻辑,还要通过确立建构性的研发观念、探索合理的使用方法以及国际社会监督制约等途径形成人道主义的军事技术理念,促进文化和平。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指的是“基础科学革命”;应用科学对于科学、应用科学革命对于科学革命像是个婢女,处于从属的、被掩盖的和被漠视的地位;这实际上为近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脱节,以及为基础科学的大部分成果很难或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埋下了隐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排列表明,历次应用科学革命之后实际上都发生过应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导致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端,只是由于“婢女”被漠视,才使人感到科学与技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好像断了线。文章根据搜集到的大量历史事实,加以排列,认为不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逻辑关系考虑,都应该将这个空缺补上。为此,提出了应用科学革命与基础科学革命的区别、应用科学革命的必要性、应用科学革命的范式结构和历史分期。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看到:过去所谓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变革的产物;世界科学中心在国家间的转移经常是由应用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引起的;所谓“大国崛起”不过是产业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功能日益成为科技社会功能的核心,从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视角来看,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作用;对经济系统要素及其结构的优化作用;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协同作用.解决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国家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21世纪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加突出;科技成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科技已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总之,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核心综合国力,仅仅把科技看成生产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应当着力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是对"科技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变化,绝不仅仅是科技社会功能范围的扩大,而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以及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认识的质的飞跃。构建新时代科技观的着力点主要是:继续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科技是国家安全根本保障的信念;充分认识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经济活动亦发生了重大的转向,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流。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而循环经济刖要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确保生态平衡,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相对于知识经济而言,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本文试从循环经济的一些问题厦其生态伦理底蕴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系统。在这个互动系统中。先进文化为其设置合理的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弘扬先进文化,不仅是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互动的方向保证。也是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的共同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