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论文对《景德镇陶录》之成书缘起、主要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此书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对于古令官民名窑、制作工艺、分工状况、瓷业民俗以及陶瓷贸易等无不备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于研究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官民瓷业的生产技术成就和生产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12日上午9点是景德镇千年庆典系列活动的标志性活动——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的时刻。与会者中有不少是来自国外的陶瓷艺术家和陶瓷材料工程专家。在开幕式上,其中一个译员将“瓷器是中国的发明”译成“Ceramics is the invention of China”,这样的译文无疑会引起在场的外国专家的不悦。因为“ceramics”不仅仅包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瓷”(porcelain),同时也包括人类祖先智慧的共同结晶“陶”(pottery)以及其他硅酸盐产品。  相似文献   

3.
在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仅为6 0万元,部分拍品更是以100元的"萝卜价"起拍。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德镇市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上,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来淘点旧货的,有来看新鲜的,最多的是各地的古玩商贩。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商贩介绍说,仿古瓷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景德镇,全国做仿古瓷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瓷都”,我们对于陶瓷再熟悉不过.但应用防护装甲的陶瓷并不等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陶器或瓷砖。相对于其他防护装甲,陶瓷装甲具有硬度高、质量轻的优点,其对动能弹和弹药破片的防御能力都很强,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防弹衣、车辆和飞机等装备的防护装甲。  相似文献   

5.
陈鼎 《科学大观园》2020,(11):66-71
正景德镇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江西景德镇市所处地域,在大约10亿至14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尚为一片汪洋。大约1亿至5亿年前,燕山运动发生,这片地域自海中隆起,地质运动从此赋予了其东北高、西南低的山地丘陵地貌,河流山川密布,丰富多样的矿藏聚集于此,"瓷都"景德镇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6.
笔者利用压力铸造法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考察铸造压力和铸造温度对于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铸造压力和铸造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致密度,优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9):43-43
我国目前工业煤的耗量9亿多吨,大气污染70%来自燃煤锅炉。另外有许多大小型电厂,这些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不治理国家提出的环保计划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将是一句空话。高温陶瓷过滤器的推广应用,无疑会给这些企业带来生机。据预测,2010年我国在热煤气净化领域的高温陶瓷过滤材料的市场将达到5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10亿元以上。高温陶瓷过滤器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减小大气污染,而且对节约能源,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2):12-12
在2009年1月19—23日召开的第33届国际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会议上,美国陶瓷学会工程陶瓷分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江东亮研究员桥建奖(Bridge Building Award),这是该奖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材料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稻盛和夫从银行贷款300万日元.建起了京都陶瓷公司。60年来,京都陶瓷公司从当初的一家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陶瓷部件生产商。京都陶瓷做大做强的秘诀在哪里?用稻盛和夫自己的话说,这其中有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12日上午9点是景德镇千年庆典系列活动的标志性活动--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的时刻.与会者中有不少是来自国外的陶瓷艺术家和陶瓷材料工程专家.在开幕式上,其中一个译员将"瓷器是中国的发明"译成"Ceramics is the invention of China",这样的译文无疑会引起在场的外国专家的不悦.因为"ceramics"不仅仅包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瓷"(porcelain),同时也包括人类祖先智慧的共同结晶"陶"(pottery)以及其他硅酸盐产品.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陶与瓷的中英文词典意义,并从原材料的构成、制作工艺、成品特征等方面分析陶与瓷基本属性的区别,同时列举"ceramics"的中英文涵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63-63
在陶瓷生产领域,采用胶辊印花工艺取代传统的丝网印刷工艺能显著地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是陶瓷印刷发展的趋势。胶辊印花生产使用的印花辊一般采用激光雕刻制版,是胶辊印花的关键。目前,印花辊激光雕刻制版设备还处于国外厂家的垄断之中,  相似文献   

12.
走向开放的科学史研究——关于科学史学科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史具有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和特征,又不是普通的历史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和跨学科性质。所以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不但对历史学开放,而且应该对其他的科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开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于日本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化学史》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该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概括了直到1992年以前的最新研究成果;(2)严谨性,运用文献丰富,以求得出严密结论;(3)辩驳性,注意从不同见解的争论中进行阐述,自然得出结论;(4)社会性,注意把化学发展置于整个社会中考察,揭示深层动因;(5)比较性,注意把中国化学发展置于世界范围考察,体现中国的特点和作用;(6)形象性,运用相当丰富的图片进行叙述,具体、生动;(7)日本视野性,以日本学者特有的角度阐述中国化学发展,具有独到之处。文章还指出了该书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对超导问题的研究,虽然相对鲜为人知,但对于玻尔研究和超导物理学史研究来说,却是颇有意义的课题。该文根据有关材料,特别是一些茂于丹麦玻尔文献馆的若干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就玻洋在本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对超导的研究探索作一简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费米学派是由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在1926-1938年间创并领导的一个著名学派。该文从这个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探索春形成,发展至解体的全部历史过程,了它的主要科学贡献,并初步探讨了这个学派的成功原因。其中对于它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及其主要成果的发现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论李约瑟的中国自然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鹰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37-39,49
本文认为李约瑟以东西文化和古科学两种比较研究为方法论基础,对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属性、思维范式、哲学影响和科学意义作出了独到的研究。他所由此形成的一套中国自然哲学观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和开发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79-80
大型磨辊、磨盘、衬板等是矿山、电力、水泥、冶金等行业磨碎和输送物料过程中的最大易耗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更换这些耐磨件的频率直接关系到运行成本和效率。国内目前高品质耐磨件仍然依靠进口,因此,系统研究和开发高新耐磨材料和抗磨技术,对于节省钢铁等能原材料、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低碳排放等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传统整体铸造大型耐磨件,运行中容易发生开裂而过早失效,使用寿命较短。颗粒陶瓷-钢铁基复合材料既有高耐磨(增强陶瓷相),又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基体金属相),解决了单一材质难以调和的韧性和耐磨性的矛盾,使材料性能优势发挥到最佳,提高产品寿命,并能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发达的制铁技术以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为核心,是中国古代高温技术的巅峰。炉壁材料是冶金生产可耐高温的耐火材料,是制铁技术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研究通过整理古文献和考古材料,总结出中国古代生铁冶炼炉壁材料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生铁冶炼形成了两种炉壁材料体系,这两个体系的炉壁材料在时代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特色,战国两汉时期以单一黏土质材料为主,唐宋至明时期以石质炉体与砂泥质炉衬二元结构为主,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研究认为,炉壁材料体系的流变与古代冶金、陶瓷手工业的关系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21-21,25
该成果研究了PZT、PMN-PT等系统压电陶瓷的组成、制备技术和性能,创新地提出了用有序生长制备技术制造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及智能驱动/传感器件的新方法。本课题制备出微细而平直的压电纤维,通过设计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使其具有正交异性特征,实现了单片块状压电元件不具备产生定向应力波的功能,并相应构造了具有正交异性功能的智能驱动/传感新器件及与之配套的可控强度发射和接收装置。建立了一种基于新型(Piezoelectric Fiber Composite,PFC)相控阵超声驱动/传感器件的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金属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检测,研制了接近国际水平的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的原型机。  相似文献   

20.
全球视角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史上最受瞩目的学术趋势,基于此种视角展开论述——“全球视角下的科学”或“全球科学史”,正是方兴未艾。本文首先回顾近三十多年以来科学史领域中的“全球转向”,重温主要的认识框架和观点,其次探讨“多中心”世界这一构想和比较视角对自然知识的全球史所具有的意义,提出运用一种相对的观点,将现代科学视为在世界各地展现和发展的众多知识实践之一,使得科学史转化为一种全球化、去中心化的历史。最后以药材知识的案例设想一种全球知识史的框架——刻画文本和实物跨地理界限的流动以及多种文化在生产知识的实践上所呈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