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受宗教影响的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迷失的夏娃简·爱,她在经历了盖茨黑德、罗沃德学校、桑菲尔德之后,对宗教的信仰终于带领她回到了她和亚当的乐园芬丁庄园,完成了她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柯岩是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在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坚毅的信念、纯真的童心、圣洁的心灵、美好的追求和诗意的哲理。她的儿童诗创作充满童真、童趣和童韵;她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对下一代的无限关爱,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她的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哲理性和感召性等独特品性;她的散文蕴涵和散发着深层的诗意与诗魂,她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影响着年轻一代。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创业者特别是女性创业者。她经历了他人两倍甚至更多的成长中的艰辛。其中,她的家庭跟着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个中滋味旁人难以体会;作为一名女性,她坚持自尊、自强,自立、自重,有理想,有抱负,保持阳光心态和阳光生活,不断战胜自我,不断挑战极限;作为一名企业家,她时时处处淡泊名利,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更多的想到的是回报生她养她的这片热土,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身上处处流露着一个社会贤达的达观、自信、博爱、宽容品质。她认为,健全的社会成长于有道德的大地上。在当前企业发展土壤不“湿润”,缺少有效的诚信机制,大家都苦苦寻找好环境的情况下,她不断大声疾呼:为什么我们不扎扎实实营造环境呢? 薛景霞赶上了和经历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抓住了机遇,她用汗水、智慧、自信续写着创业的华章:她感谢命运给了她一个这样创业的机遇,她无愧于这个时代,她无愧于女性创业中佼佼者的称号。  相似文献   

4.
繁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妇女形象。她美丽聪明、有学识;她具有雷雨般的性格,敢冲破一切桎梏;她热爱并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真情真性,不顾伦理追求爱情幸福。但是她的性格中有致命的缺陷——软弱、逃避现实、反抗不彻底。正是由于她极端矛盾而又复杂的性格,加之当时封建私有制的存在,造成了她最后毁灭了一切,也毁灭了自己的悲...  相似文献   

5.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通过她的六部小说揭示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妇女艰难的生活处境和低下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她超前的女性意识。她的女性意识是她所生活的时代和她个人经历的产物。也因此有其局限性:她没能彻底颠覆封建制度,也没能鼓励女性走出家庭、获取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当她还是风华正茂的上海姑娘时,曾幻想进入上海歌舞升平的戏剧界,但是命运却使她来到了茫茫黄土山、条条黄土路的大西北。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位上海姑娘爱上了西北的民族与文化,牵挂着西北的边疆。如今她虽已是古稀之年,人们仍看到她风尘仆仆地迈着矫健轻盈的步伐奔走在中哈边境、中朝边境、中越边境的田野上……她就是在跨国民族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民族学、边疆学学者马曼丽教授。  相似文献   

7.
《少儿科技》2013,(6):35
门开了,一位奇特的小姑娘走了出来。她的头发有胡萝卜的颜色,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直地竖着,鼻子就像一个小土豆。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她自己缝的。她原本想把连衣裙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只好这儿缝一块蓝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  相似文献   

8.
燕燕10岁时爸爸离开了她和妈妈,去了美国。这些年她一直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七年后爸爸业成归来,燕燕已十七岁,正准备高考。考试前夕她情绪低落,高考的压力,父亲的突然归来,这些心理冲击她有些无法承受。那些日子,她常常心烦意乱,夜夜失眠,有时甚至心慌、心悸。她说,她不知道那个七年前抛弃了她和妈妈的男人现在回来干什么,他已是有名的外科医生了,而她只是一个一提到考试就会害怕的人。  相似文献   

9.
豪放与婉约     
开学了,同学们得知一个消息:Miss陈调走了。说起我们的Miss陈,她可绝对是个"豪放派"。她有三大特点:说话急、嗓门大、脾气躁。她做事向来火急火燎,讲课时的高音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耳膜,连隔壁班同学都听得一清二楚。一听到急促、尖利的高跟鞋声,我们就知道是她来了,于是带读的提高了嗓门、跟读的愈发卖力。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女子。年轻时的她应聘到纽约国际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的心中充满激情,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来。但是,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小就喜欢洁净的她,竟然被上司安排做刷厕所的清洁工,而且必须把马桶刷洗得光洁如新!她刷厕所的时候,在视觉上、听觉上、心理上、体力上,都感到难以承受。此刻,她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步该如何走下去的抉择:继续干下去简直太难!另谋职业那叫知难而退!倔强的她陷入了痛苦和彷徨之中。  相似文献   

11.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22):48-49
2012年11月2日,96岁的英国作家韩素音在瑞士的家中平静、安详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韩素音是笔名,韩是“汉”的谐音。“素音”意思是朴素的声音。身为中国与比利时混血儿,她大半生持的却是英国护照,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柯默,上学时候的名字叫罗萨莉·周。只有她的父亲叫她小月。她的中文名字叫周月宾。家谱中的名字叫周光瑚。亚欧混血的身份一直困扰着她,正如《卫报》所说,她有一半中国血统,毕生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国人,她和她的祖国一样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12.
金云  朱枭 《少儿科技》2008,(9):23-24
①她是著名免疫学家、我国免疫学的开拓者;她用毕生心血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长女冯理达。  相似文献   

13.
祥林嫂,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受压迫,被残害劳动妇女的集中代表,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祝福》中的典型悲剧人物。她一生命运不公,尽管人很勤劳、安分、善良,但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却容不下她,周围的人们也很冷淡她。她试图与命运抗争,却一次次失败了,终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穷愁潦倒,惊恐不安,悲凉地死去。  相似文献   

14.
“下落不明”,这是散文家塞壬在南方多年来的生存状态。南方为她留下了隐秘的记忆,也给她带来了写作的灵感。写作于她不仅仅关乎兴趣和嗜好,更关乎梦想与尊严。她的文字,有一种破碎的、混乱的、尖锐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表达出在场的个体经验。深入她的散文,我们能看到当下中国人痛切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5.
她是学生眼中可亲可敬的教授,然而这个教授最爱说的却是做科研很酷。她放弃德国、美国等的先进实验条件,放弃中科院、清华等的优越环境,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回到郑州大学,淡定的语气中流露知足的味道,她说心态很重要。她还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在自己的祖国做出重大科研成果更令人兴奋了。  相似文献   

16.
刘凡女,55岁,植物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批入选青年。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她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过奖励。刘凡的人和声音都很纤秀,感性的神情与语言表达使她更象是学文科出身。也难怪,她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看小说。有时她向往自己能过上一种纯粹女人的生活:没有世间名利的烦扰,远离环境和自己内心的胁迫,轻松自在、无忧无虑。但她也清醒的知道,自己正处在社会的“中流”,自己的人生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如果不能向前,就只有被甩在后面,甚至会被残酷地淘汰掉。但更多的时候,刘凡会长久地沉迷在自己的实验室、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并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她同时也承认自己是事业心很强的人,她很感激“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促进她达到目前她所达到的层次,她认为这项计划在她向事业顶峰攀登的进程中推了她一把,并使她结识了许多和她有一样对事业满怀激情的有专业知识的同龄人。刘凡是四川成都人。好强的刘凡上小学、中学时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一二名。1982年的时候,她考入了四川大学生物系。完成本科学业后因为希望能为农业实实在在地做些事,也抱着走出四川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她报考了北京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本书作者闰青同志相识时间已有5个春秋,通过在多个场合的深入交流,我对她有一些了解。在我的印象中,教育是贯穿她生命的"主题词"。她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富有见地、追求卓越,在教育研究上已有所建树。2008年,她博士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继续在三尺讲台上追寻她的教育梦想。后来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她进入到了领导岗位。这几年,在繁杂的行政工作之余,她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一边为学生讲授课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了认真思考,王珠选择的5项因素依次排序为:成就感、创造性、声望地位、独立性和生活方式。我让她给我解释这样选择的理由。她说,她最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相似文献   

19.
对普拉斯来说,烹饪、烘焙和阅读食谱在某种意义上是种治疗和安慰,是一种让她能够把心灵和生活重新连接起来的方式。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魅力不完全在于她的诗歌本身。她的魅力还包括她为了完成那些情感强烈的诗歌而付出的痛苦(抑郁症和电击治疗),她从美国马萨诸塞小镇到英国剑桥的生活,她和同样是天才的诗人特德·休斯的爱恨情仇,当然了还有她在寒冷的冬日把头搁在瓦斯炉边的自杀行为。这一切让普拉斯成了特别危险的诗人状况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正>煤姑娘,深藏在地层深处。世上属她待嫁时间最长,但她默默地等待,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场接一场灾难,什么地壳变迁呀,什么天翻地覆呀,什么雷劈电击呀,可以说,世上的任何苦难她都尝到了,直至她成了"睡美人",像一条条"卧龙",仍守在闺房,她不想在地下长睡了,很想嫁出去,追寻伟大的爱情。然而,她羞赧地苦笑,爱情是什么?她懵懵懂懂,似是而非,她都成了世界上最老最老的"宅女",地地道道的老姑娘了,她渴望着爱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