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钧贤 《科学通报》1994,39(3):265-265
动物鸣声的时域信息,通常是种属专一的,表达一定的“语意”,对进行种内或种间声通信的动物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探讨声模式识别的机理时,有人假设动物听觉通路中有专门的时间速率识别器(rate recognizer),或时间调谐神经元(temporally tuned neurons),但至今没有实验证据;有的认为听中枢内存在某种速率带通(rate band-pass)细胞,在蛙脑中已经找到.  相似文献   

2.
范振刚 《自然杂志》2010,32(4):224-228
阿德雷企鹅是南极企鹅的优势种。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南极的夏季,也是南极企鹅等生物的繁殖季节。期间,阿德雷企鹅与其他企鹅先后离开越冬区开始了繁殖回游。它们经历数百公里的回游来到南极大陆后便开始了紧张的一系列种群繁衍活动。直到翌年3月,南极大陆严酷的冬季到来之时,它们又携带繁衍后的种群与其他企鹅离开巢地开始了越冬回游。笔者对阿德雷企鹅在繁殖期间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对企鹅的生态行为(包括恋爱、择偶、交配、产蛋、孵蛋、抚育雏鹅、幼鹅托儿所等)以及伴随生态行为同时发出的声信号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确认与录音,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下视雷达对海杂波中船目标监测的散射回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亚秋  李中新 《科学通报》2002,47(16):1211-1216
用广义前后向迭代方法(generalized forward backward method ,GFBM)与谱加速算法(spectrum acceleration algorithm,SAA)结合的快速迭代数值方法求解导体粗糙表面散射的磁场积分方程(MFIE),对于用Monte Carlo法产生的一维Pierson-Moskowitz谱粗糙导体海面与船体目标,数值模拟了下视雷达对海杂波环境中船目标监测时站与后向散射回波,给出随雷达下视入射角观测条件变化时的海杂波与目标回波,及其与环境和目标各特征参数关系的模拟,提出下视雷达回波接收功率对应目标与海面各区域后向散射系数的雷达方程计算,为海杂波环境中船目标的监测与截获,主动与半主动导引担任一种数值仿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小机电耦合系数K2的基片(如X-112Y LiTaO3)制作声表面波式小波变换器件, 从而减小了指条的反射, 即减小了该器件的误差, 并且得到了小波式发射叉指换能器的中心频率越小, 其误差越小的结论. 最后, 提出了使用机电耦合系数比X-112Y LiTaO3的机电耦合系数还要小的基片来制造中心频率在100 MHz以上的小波式发射叉指换能器和接收叉指能器, 这样可以减小中心频率100 MHz以上的小波式发射叉指换能器和接收叉指能器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潘乃先 《科学通报》1985,30(7):524-524
提高多普勒声雷达的测量精度,从信号中提取更多信息可使其潜力得以发挥。提取频谱二阶矩可获得有关湍流的信息,对于研究混合层的发展、重力波的演变等是有意义的。但横向风对后向散射声信号的谱宽有较大影响。噪声是另一个麻烦。本文给出一种改善的参数估计法和试验结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雷达搬迁工程是一项既复杂又细致的工作,前期准备、天线吊装、搬迁过程、系统调试、雷达信号的传输、后期资料整理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薛昭 《科学之友》2009,(10):114-116
经过对雷神公司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传输系统的分析,去掉了原有的多模光端机,采用国产的、成熟的、经济的PCM复用器和PDH单模光端机,采用一种简洁的方法解决了雷神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在单模光缆上的传输。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雷神公司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传输系统的分析,去掉了原有的多模光端机,采用国产的、成熟的、经济的PCM复用器和PDH单模光端机,采用一种简洁的方法解决了雷神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在单模光缆上的传输.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信号检测系统.利用Pxl总线设备搭建硬件平台并以功能强大的Visual C++和Measurement Studio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其速度快、精度高、分析方法丰富,为后续的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号检测的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的估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炳和 《科学通报》1999,44(10):1069-1073
在脉搏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信号检测与系统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估计人体脉搏系统声传递函数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平脉脉搏系统通常具有3个共振峰,滑脉脉搏系统有2个共振峰,弦脉脉搏系统出现4个共振峰,而细脉仅存在1个共振峰,共振峰频率反映了动脉系统的共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检测强噪声背景下周期信号的混沌系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李月  杨宝俊 《科学通报》2003,48(1):19-20
用混沌系统实现了对强噪声背景下周期信号的检测. 仿真实验表明, 由修正的Duffing-Holmes方程所构成的混沌系统对被噪声覆盖的微弱周期信号非常敏感, 对噪声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其信噪比工作下限可达到约-91 dB.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波技术检测重力亚潮汐频段的特征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武汉国际重力基准站超导重力仪长度为5年的重力潮汐观测资料, 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检测和研究了重力亚潮汐频段与地球内核平动振荡有关的特征信号. 对观测信号扣除合成潮和气压效应 后得到的重力残差实施分析, 结果表明在4~6 h频段上存在着nGal量级的重力振荡信号. 但发现这种振荡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分析表明这些信号可能被某种小幅度的非连续源激发所致.  相似文献   

13.
人体脉搏信号的功率倒谱与倒滤波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炳和 《科学通报》1993,38(22):2099-2099
脉象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古代就有“切之以九脏之动”,“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之说.但长期以来,中医一直是靠手指的感觉来获取和分辨脉象.因而,存在一些主观臆断因素.人们渴望对中医脉象能有一个客观、定量的辨识标准,以便更细致、更科学地揭示脉象的实质与特征.过去国内在时域内对这一研究做了不少工作.1983年加拿大和中国台湾学者在频域内分析了脉搏信号的特征.本文首次采用倒谱及倒滤波技术研究人体脉搏信号,获得了脉象的功率倒谱、倒滤波谱及其特征值,发现由频域返回时域的特征值能更好地反映脉象的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际GenBank EST数据库同源筛选的策略,筛选到1个与小鼠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基因mmSOCS-2高度同源的EST9gbAA115239),在人胎盘cDNA分子库中步移获得一长1011bp的cDNA片段,包含一个长59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了198个氨基酸残基,经NCBI数据库检索是一个全新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ATF5与TCF4相互作用及其对Wnt信号通路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鉴定Wnt通路关键信号分子TCF4与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家族新成员——激活转录因子5(ATF5)之间的相互作用, 酵母表型分析和b-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测定结果发 现, 两者的作用位于ATF5蛋白C端含有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区域(162 ~ 282 aa). 通过受TCF启动的荧光酶报告系统分析ATF5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显示ATF5蛋白C端能进一步加强TCF4对Wnt通路的激活效应. 由此提示, ATF5可能是Wnt通路下游信号的辅助激活因子(co-activator), 它能协同 b-连环蛋白/TCF4参与Wn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刘彦信  刘士廉  郑德先 《科学通报》2000,45(20):2201-2204
利用Vestern印迹免疫沉淀及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表达CD8a胞外区-跑膜区和CD3ε胞浆区的融合分子(CD8ε)的Jurkat T淋巴细胞激活与凋亡过程中磷酸肌醇3-激酶(P1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抗CD8单抗诱导的CD8ε^+Jurkat T淋巴细胞(TJK)激活与凋亡过程中,P13K及Akt的表达均明显增加,Akt的激酶活性也增加.而将CD8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 它的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 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了与c-Mpl膜内部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在5×106个转化子中, 得到48个阳性克隆. 测序结果表明, 其中一个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GK (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的部分编码序列(编码第246位氨基酸至C末端, 包括3′端非编码区); 另一个为14-3-3 theta亚型蛋白的部分编码序列(编码第67位氨基酸至C末端, 包括3′端非编码区). 体外GST-Pulldown分析和免疫共沉淀进一步证实了c-Mpl与它们的相互作用. 通过系列缺失研究发现两个蛋白与c-Mpl相互作用的区域都在523~554 aa范围内. 用酵母双杂合系统进一步研究SGK和14-3-3蛋白之间的关系, 发现两者可能直接相互作用. SGK和14-3-3蛋白可能与TPO/MPL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