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曲牌体板路作为以板式变化体唱腔结构为主的环县道情皮影戏板路音乐中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本文通过对环县道情皮影戏曲牌体板路的文词结构、曲体结构、旋律特征、唱词内容分析研究,试图从音乐学的角度探寻其源流及历史沿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独特的表演形式及其高亢婉转的唱腔著称世界的皮影戏,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新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强烈挑战的处境之中,也出现了举步为艰的发展局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非物质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活态性,因此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式保存,也不能毫无限度与节制的大改动,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我们既要看到皮影戏艺术保存的稳定性也不能忽视它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在稳定中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3.
威县梨花大鼓的唱腔音乐,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梨花大鼓是以唱腔、曲牌、伴奏三部分组成,以唱腔为主体。唱腔属板腔结构的大约有二十余种,归纳为慢板、二性板、快板、散板四种版式,其音乐结构,一般规律先由慢板的“起腔”唱起,下接“双扒口”,然后再接慢板中的“溜腔”“卸板”,再转入二性板中的“平腔”及其他唱腔,最后部分是快板“布郎鼓”及其它唱腔,以锁板而结束。纯音乐(器乐部分)分为大鼓套和小鼓套,起着前奏和间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光"和"影子"的科学原理再加上精巧的绘画雕刻工艺而发明创造的一种综合戏剧艺术。在元、明时期其唱腔以汉腔、楚腔、秦腔和川腔为主,也含有荆楚民间小调,故被称为弹戏皮影戏,至明末清初,潜江、沔阳一带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子、表演、词格及歌腔及筒子腔审美特征。江汉平原皮影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土司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戏曲兴盛时期,由于保存完整且又具有民族特色,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在调式音阶、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唱腔等方面与其它戏曲音乐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宋彦珍 《科技信息》2008,(30):175-175
本文主要对流行于河南安阳地区的怀调唱腔音乐从其历史发展脉络、唱腔音乐、剧目这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以便我们对怀调剧种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沙戏腔调]是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的总称,包含了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个部分。北路沙戏唱腔实现了男女分腔,有男腔EE啊尼]、女腔[乖哥来]和“杂调”;东路沙戏唱腔则以[哎依呀腔调]和[乖嗨咧腔调]为主并穿插[壮剧皮黄]。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有共性特征也存在差异,体现了沙戏的少数民族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浅析山东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筝有着悠久的流传历史,现代山东筝派主要指流行于山东鲁西南菏泽地区的古筝流派,同样发源于该地区的山东琴书(尤其是南路琴书)也有近两百年历史,两种音乐形式在近百年的相互作用、融合、渗透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分别从山东筝曲的来源和构成、古筝对山东琴书的伴奏、山东筝演奏技巧特征及其在山东琴书伴奏中的惯用技法举例、以及山东筝乐对琴书唱腔曲牌的吸收与借鉴四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进行山东筝乐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不断从其民间音乐的母体之一——山东琴书音乐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9.
云南壮剧音乐中唱腔的衬词共有8类30种之多.这些衬词用衬方式不同、字位安排各异、类型各有区别,在云南壮剧音乐中具有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抒发和表现思想感情、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呈示并突出音乐个性、强化和彰显民族特征的多种功能,和唱腔的正词一起成为云南壮剧音乐的主体,占据壮剧音乐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怀梆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系,除拥有梆子剧种音乐程式化的共性外,作为地方剧种,它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和地方品性。其唱腔的方言声调化、丰富的戏曲音乐、真声为主辅以假声拖腔的演唱特色等共同构建了怀梆艺术的本体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11.
艺术嗓音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建立众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事实证明,它以各种科学手段解决了声乐艺术自身难以解决的众多难题,它的出现无疑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师声乐教学要发展,必须重视艺术嗓音医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艺术与科学的“合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分析山东花鼓的艺术特征须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山东花鼓的伴奏不托管弦,演唱时由演员根据自己的演唱状态定调。山东花鼓的唱词特点为: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并大量使用衬词;唱词为齐言体,以七字句及十字句为主。唱腔音乐特征为:基本是清乐音阶;以徵调式最多;唱腔节奏丰富;存在特性腔韵及典型性腔句;总体而言,唱腔字多腔少,常用装饰音。伴奏只用鼓、梆子、锣、镲、手板等打击乐器,具有烘托气氛和掌握节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认清情与声的辨证关系,体会声音教学的情与声的协调,达到以情带声、融声以情的目的,使学生的声音健康成长,为“声情并茂”打下基础,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先秦的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高峰。彼时不仅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了多种界说.还在对音乐本质的分析中,将“声”、“音”、“乐”这三个概念加以区分。但先秦音乐思想以儒家为主干,所以特别强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明显的功利特征。  相似文献   

15.
衡阳一带是湖南影戏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古代如此,现在亦然。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原衡山县的影戏之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在今天湖南影戏、中国传统影戏整体衰微的大环境里,该地的影戏仍是兴盛、繁荣的。衡山影戏之所以能如此,是因其仍立足传统,坚持演出服务于满足广大俗民之信仰需求,如演出"观音戏"、"接祖戏"等,故其仍能较为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声乐技巧训练是专业声乐学习的必经之途。人声作为声乐艺术的载体,要完成从技术训练到艺术境界的过程,既要有科学性的技术训练,也要有个性化的情感和审美融入,两者结合才能使歌唱艺术达到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17.
花腔技巧是西方声乐艺术中最为复杂的演唱技巧之一,人们往往认为演唱花腔是为了达到炫技的目的,却容易忽略其蕴藏的美学含义。花腔技巧在带给我们绚丽的人声体验的同时,也促使声乐教学工作者引导学生循着音乐美的体验去训练和演唱。  相似文献   

18.
衡东影子戏以它奔放热烈的气质、多变起伏的音调、酣畅淋漓的表演,散发出独有的魅力。它的音乐语汇非常丰富,文章将从唱腔唱词、锣鼓音乐、演唱风格等方面来阐述其音乐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真声、假声、混声是声乐界长期研讨的问题,纯粹地运用真声歌唱声音直且硬,音域窄,完全地运用假声演唱,又往往造成声音虚、假,中低声区下不来的“半个嗓子”歌唱现象,运用高位置的混声歌唱能让歌者自如地运用和控制声音,使声音具有“飞跃性”、“穿透性”,从而获得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针对普通台灯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手影及欠缺娱乐性、人性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灯头可调光音乐台灯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分析了双灯头可调光音乐台灯的性能特点及潜在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