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通过对恐惧心理现象的介绍,进一步分析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从改变引起恐惧心理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如何避免和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进行了研究,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心理品质,降低恐惧心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体操教学过程中,女学生易对跳跃项目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导致技术动作无法完成或变形,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通过对实验班采用放松训练、内心演练法、默念暗示等心理训练手段,减轻了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和勇气,提高动作完成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技术,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体育课虽有其特点,但作为一门课程,其基本教学任务应同其他学科一样,通过体育课使学生明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有效地增强体质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自觉地、积极地锻炼身体,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有人认为:如果是传知授技,中学的体育课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高等学校还开设普通体育课究竟有什么意义?其教学任务又是什么呢?确实如此,新颁《高等学校普通体育教学大纲》与《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相比,其任务和教材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一些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时,因身体素质、器材设施等各方面的差异,常出现焦虑、胆怯等恐惧心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消除和克服学生的心理恐惧,形成适宜的心理状态,对大学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碧红 《松辽学刊》2007,28(4):146-147
篮球选项课是高校学生体育课首选的项目之一,在高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所以篮球选项课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锻炼、体质的增强,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提高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法,数据法,对我校参加分项目教学的学生的教学情况,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认真研究,认为扶绥中学体育课分项目教学前景乐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泳 《松辽学刊》2005,26(2):117-118
在体育课教学中,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够促进体育课教学,教师应重视和运用“情感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聊城市6所中学的1206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余暇活动。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闲暇时间以参加体育活动为主,提出了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体操运动难度高、惊险、动作衔接快,有些动作要在高器械上完成,因此对身体各种素质要求较高.在体操教学和训练中可能出现下跌、摔倒和脱手等事故,不但会伤害练习者的身体,而且在心理上易埋下恐惧的阴影,从而影响教学训练的进程和质量的提高,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对体育教学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1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1.1主观原因体操动作具有危险性和复杂性,学生接触少,且缺乏练习基础,认为自己的体能水平或完成技术动作的能  相似文献   

10.
孙良 《松辽学刊》2002,(4):98-100
体育是以对抗性运动对人进行的体质教育,体育课就理应是对抗性运动的教学。实践证明,技术传习教学和体质教学均因缺乏比赛对抗性而不受学生欢迎。因此,学校体育课必须从运动对抗性出发,进行比赛性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达到最佳激活水平和最适宜的兴奋度,控制情绪状态变化,克服过度紧张,排除不良情绪,并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创造最佳心境,体育课教学中应用心理学手段和科学的方法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状态是极其必要的.1不良情绪的影响及其心理调节的必要性 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反映,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中枢协同活动的产物.大学生是个群体,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尽相同.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所反映出的机能状况与水平,机体可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亦不相同.并且,体育授课项目种类较多,动作难易程度不一,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高校体育课上进行分头操教学对比试验,发现分头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建议将健美操纳为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教材,在体育课上推广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跳高教学中,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对技术的掌握,常常导致技术变形,有的学生因心理因素的影响,犹豫不定,甚至不敢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十分不利.因此,如何消除学生跳高练习中的恐惧心理,在跳高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统计法、实验法等分析方法,对我院随机抽样学生进行跨栏跑教学实验,认为学生对跨栏跑教学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本根据跨栏跑教学的运动规律采取了相关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显著特征,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体验运动乐趣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运动负荷体育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懂得自我评价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促进学生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机能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体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话题。通过近20年的体育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上好体育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体育课选项教学中选项教学内容与必修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提出为使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地增强和发展,在推行选项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必修教学的授课时数和质量,并介绍了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苏莲娜 《松辽学刊》2002,(3):106-107,113
本文探讨了体育教学中通过结合体育课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180名大二学生的调查研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岩  王晖  刘巍 《松辽学刊》2003,24(2):97-99
从心理学角度,通过调查、研究、定位定量分析、研究女大学生的美育心理规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爱美心理,渴望健美的体型,但部分女生对体育课却又不太感兴趣.通过对我校部分班级女生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审美观,并利用体育课教学手段,培养女生的审美心理,充分利用其审美心理效应,激发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参加锻炼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