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读者对语言的悟性.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并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善美与言语形式的优劣差作出迅速的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语感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直觉思维的训练对语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而抓住了直觉思维训练则又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关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修养;并鼓励想象联想,诱发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和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韦志成 ) ,是对言语对象的整体的理性的直觉。语感能力的强弱 ,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因此 ,语感教育的地位及实施问题 ,也就成为很长一段时期语文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在语文教育中 ,研究语感并进行语感教学的 ,首有叶圣陶、夏丐尊、吕叔湘等前辈倡导 ,次有王尚文、韦志成、李海林等专家呐喊 ,逐渐形成了一群“语感论者”及其“语感中心说”。他们提出了“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首要任务”、“终极目标”等口号。但也有人对“语感中心说”提出质疑 ,其理…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的综合体。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很大作用。训练语感,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但过分夸大语感教学的作用,把语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突破口”是不恰当的。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形成,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语感教学是前提。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觉,有良好的语感的人,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丰富生活体验,扩大语言实践;强化语境概念,联系语境培养语感;加强诵读训练,增加词语积累;学习语言知识,增加文化修养,提高语感层次;联系思维训练,提高语感水平等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唐阳海 《海峡科学》2007,(9):100-100,105
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言感受能力训练为中心,那么,何溜语言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简称“语感”。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学习英语,无论是锻炼听说,还是记忆词句,语感很重要.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知,是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感是在对语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培养起来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语感的养成,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吴秀谦 《科技信息》2011,(15):J0285-J0285
语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对于言语的敏感,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要紧。语感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累而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的培养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潘俊亮 《奇闻怪事》2006,(11):15-16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什么是语感呢?教育名士韦志成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的强弱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它是学习语言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感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新课改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和接受语言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雪 《科技知识动漫》2010,(16):106-106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与其语感有直接关系,语文素质高的人,其语感能力必定很强,表现在对语言文字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上,反之,语文素质差的人,其语感能力就弱些,表现在对语言文字表面上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可见,培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来,“语文”的内涵始终众说纷纭,大致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含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几种说法,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采用了后者。但“语文就是语言”既不符合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的实际,又不能适应社会对语文教学的需求。考察社会赋予语文学科的使命,“语文”的本质应当是言语,语文教学应当是言语教学。我们呼吁构建言语学、言语教育学,编写言语教材,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阅读、写作、语言运用等等的能力,所以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比较注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人类天生具有直觉——语感。  相似文献   

18.
学习英语,无论是锻炼听说,还是记忆词句,语感很重要。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知,是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感是在对语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培养起来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语感的养成,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19.
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事实证明:语感的培养并非靠教师一味的“讲”便能奏效的,必须切实采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感具有顺通性、沉淀性、融合性。英语语感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习惯,培养其模仿性。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即可以加大学习者的言语实践的量,也可以学习者对言语的沉淀。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英语的音形相结合的方法,使学习者具有音拼能力,为准确地掌握英语的听说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纯正的英语还要更深层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学习者能够具有言语愿意的感受,因此,学习者的英语语感培养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