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4年3月21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并组建的"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Future Earth,简称CNC-FE)在北京正式成立。"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担任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3):128-13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因工作需拟招聘研究助理1名。 条件: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30周岁以下(博士后出站人员可放宽至35周岁),热爱科研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毒理学、生物学、医学或公共卫生学的专业背景及研究工作经历;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是中科院地理所董锁成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271556)"宁蒙沿黄地带城市化与环境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子课题,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担,张丽君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课题组成员由老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课题研究主要以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与"985工程"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平台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接受国家科委的委托进行了中国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变化的特征,提前预警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全面了解和寻找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和影响。课题组根据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提出了题为“生态赤字:未来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机——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1989)”的主报告和另外十个专题报告。现征得课题组同意在本刊摘要刊登主报告中除第一部分(中国生态环境的全球背景) 外的其他几部分。因篇幅较长,全文将分两期刊出,并将参考文献省略。  相似文献   

5.
近日,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通知,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黄应平教授、罗光富副教授及医学院袁丁副教授等申报的课题,获得由首席科学家江桂斌研究员下达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子课题“金属络合物光催化降解水中持久  相似文献   

6.
<正>为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中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技强师市的理念,结合全国科普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主题,9月17日,师市机关党工委与科学技术协会聘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徐文耀,为师市机关领导干部和公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3月 2 8~ 30日 ,我校科研处组织学校有关科技项目负责人赴湖南长沙参加了由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环保局等单位主办 ,长沙市科技局协办的“2 0 0 3中国长沙环保与节能论坛暨科技成果展示 (交易 )洽谈会” .参加会议的单位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40多所高等院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近 30所科研院所 ,30 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集中展示了近千项有关环保、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我校组织参展的科技成果共 1 6项 ,其中有发明专利成果 8项 .展示期间…  相似文献   

8.
《西藏大学学报》2012,(5):F0002-F0002,F0003
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那曲站)位于那曲地区那曲县罗马镇凯玛村,海拔4450m。其前身为2006年建立的西藏大学与德国Marburg大学合作研究站点。2010年8月,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孟德利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为那曲站揭牌并宣布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梁勇,男,1976年4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汉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副主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赴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接受国家科委的委托进行了中国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变化的特征,提前预警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全面了解和寻找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和影响。课题组根据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提出了题为“生态赤字:未来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机——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1989)”的主报告和另外十个专题报告。现征得课题组同意在本刊摘要刊登主报告中除第一部分(中国生态环境的全球背景) 外的其他几部分。因篇幅较长,全文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的是原文的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参加本项研究的主要人员还有:高林、陈定茂、浦汉昕、杨明华、吴忠勇、郭其蕴、陆中臣、朱志辉、沙万英、陈志清、王旭、刘朝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