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正弦波电压对时间积分与PWM波形电压对时间积分相等原理,使用作图法、逐次积分比较法计算PWM波形的换相点。并以PWM电流型逆变器为例探讨了微机控制问题。该方法简单、有效。特别适用PWM逆变器的工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EPS电源系统要求输出高质量电压波形的特点,提出了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一种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压外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电流内环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仿真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应急电源系统的动态响应及抗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流跟踪PWM控制法,即载波反相三角波比较电流跟踪PWM控制法(CR—PWM),详细解释了CR—PWM控制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与传统三角波比较法及滞环控制法的比较,显示出CR-PWM控制法的优点。通过仿真证明了CR-PWM控制法能消除制约当前电流控制型逆变器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有源滤波器主电路中,采用电流源型逆变器比电压源型逆变器有更强的电流控制能力和更高的可靠性.本文根据电流源型有源滤波器的状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幂次趋近律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该方法具有较好抑制滑模变结构的抖振、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和对外界干扰不敏感等特点,与直接电流PWM策略相结合,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有源滤波、无功补偿和不对称负载补偿的功能.借助PSCAD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薛超  罗耀华 《应用科技》2006,33(5):43-46
电压型PWM整流器通过对整流器直流侧电压PWM调制,不但能使直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而且使整流器的交流侧电流正弦化,并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实现高功率因数的整流装置.而控制PWM整流器交流侧的方法有多种,从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静态模型入手,详细分析了电压型PWM整流器交流侧电流电流的控制规律,得出了一种间接电流控制模型,并阐述了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器系统的设计,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电流控制,能够实现PWM整流器高功率因数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提高常规串级凋速装置的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能降低逆变电流中谐波成分的逆变控制方案。使用GTO代替常规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借助次谐波PWM技术选择最佳开关点,并使逆变器触发角a基180°-270°内变化,则能抑制逆变器的谐波电流,还能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这套装置用于串级调速的实验表明:电流超前型的功率因数比滞后型的有明显提高,逆变电流中低次谐波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验证了Z源逆变器的升降压能力。对传统电压源型逆变器和电流源型逆变器与Z源逆变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最终验证了Z源逆变器的整体性能优于传统逆变器。通过分析对比恒定直通占空比和最大化直通占空比两种PWM控制策略,得到两种控制策略下的最大直通占空比的大小,以及开关管最大电压应力的大小,为不同场合的不同控制策略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扬  许铁岩  游江 《科技资讯》2010,(36):88-89
为了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流跟踪控制的改进算法。该利用该算法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使电流误差在一个PWM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从而更有效的跟踪电流。与一般电流跟踪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跟踪电流,从而更加有效的减少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晓红  李超 《燕山大学学报》2014,(2):163-167,174
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电压源型PWM并网逆变器控制问题,考虑滤波电感及其寄生电阻在实际中会发生不确定变化的情况以及外部干扰的存在,提出了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实现对输出功率有功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控制,实现了并网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平稳。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采取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逆变器控制算法所获的PWM开关序列产生的电流总谐波失真(THD)大,计算复杂度高,难于获得最优控制序列等问题,基于逆变器控制原理,构建逆变器优化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传统遗传算法(ICHC)寻找最优的PWM开关控制序列.数值实验将ICHC应用于单相全桥逆变器PWM控制,并与基本遗传算法(GA)、免疫算法(IA)的优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及ICHC所获的电能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所获THD下降到2.19%,且多数奇阶次谐波被消除.  相似文献   

11.
将预测控制与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工业电阻炉的实时温度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算法中,预测控制负责提高控制精度,模糊控制负责为实时控制提供预测模型未收敛时的控制量及模型收敛后的修正前控制量。  相似文献   

12.
从一个实例出发引出了待机控制思想,其实质是以牺牲部分控制时机来提高控制精度。该文给出了待机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描述了待机控制的常见目标函数集,指出了研究待机控制的基本命题:目标函数集的相容性与待机控制策略的设计。以矩形目的域为例,按满意控制的思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给出了待机控制策略求解的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在较复杂对象的情况下如何只采用DCS的算法模块就能组合实现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整定方法。为了表明所提出的这种用DCS层组态控制软件模块实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方法的有效性,以非最小相位过程和具有再循环和纯迟延的复杂过程两类复杂对象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测试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可提供类似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杜志法 《科技信息》2007,20(10):28-28,13
本文对目前机器人柔顺性控制方法——阻抗控制方法、力/位混合控制方法、自适应方法、智能控制方法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着重论述了阻抗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阐述了与一些先进的控制算法——自适应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相结合是目前阻抗控制算法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速和载荷分配比分别作为气垫车驱动系统和垫升系统的独立控制变量具有不同的控制要求和目标值更新频率但均可对能耗产生影响的特点,设计了以模糊PID控制器为核心的并行双环控制系统.其中:车速控制跟踪瞬态目标值,目标值更新频率较高,因而设计更加注重动态性能;载荷分配比控制跟踪稳态目标值,目标值更新频率较低,因而设计更加注重静态性能.从减小能耗的角度出发,在载荷分配比控制中考虑了滑转率(车速相关量)的影响,反映出参数协调控制的思想.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气垫车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并实现软着陆;车速控制表现出良好的动态性能,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载荷分配比控制表现出良好的静态性能,有利于降低车辆能耗.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新型pH值的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酸碱滴定曲线本身非线性的特点 ,提出了三区段非线性变增益PID控制算法和积分模糊控制 (IFC)算法 ,通过对带有时滞的pH值中和反应过程进行数字仿真研究 ,控制结果表明新型算法具有鲁棒性强、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尤其是IFC控制方法能克服pH值中和过程中的较大时滞 .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单片机实现自校正温度控制的问题,特别是对自校正控制在单片机上实现的可行性,以及算法的收敛速度、鲁棒性、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的简洁算法,成功地研制了单片机自校正控制仪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此温控仪能适用于外界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模型参数变化的系统,温控效果明显优越于 PID 温控仪,为仪表的智能化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的主动顺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机器人顺应控制方法,该方法运用力反馈控制技术使原来只具有位置控制能力的通用机器人成为同时具有力和位置双重控制能力即顺应控制能力的机器人。同时用一台功能较强的通用计算机取代原系统的专用机作为控制主机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速度和编程能力,使用户摆脱专用机器人语言的限制,更方便地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实现对机器人的各种控制,文中还给出了机器人系统刚度的测试方法和以此为基础的去耦力反馈矩阵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多关节机器人的自学习模糊全局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多关节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研究多关节机器人全局滑模控制,为了削弱系统在滑动模态上的抖振,将模糊控制和全局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自学习模糊全局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系统的输出代替全局滑模控制中的非连续开关切换量,并根据滑模变结构原理,设计自学习算法,动态调整模糊隶属函数的参数.通过对2关节机器人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模型误差和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该方法既能达到快速跟踪,又能很好地消除控制器的抖振.  相似文献   

20.
一种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某加热炉的控制要求,设计出一种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具有模糊控制灵活、响应快、适应性强等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该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对偏差的智能化处理,以及引入最大最小限幅值,智能分段控制等概念,实现对数学模型不确定的控制对象的满意控制,使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适合实际工业现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