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由立体显示器视差照明原理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差照明是实现自由立体显示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就是用一块特殊的照明板——光栅板取代液晶显示器的照明系统,实现对普通液晶屏的照明。文章阐述了视差照明自由立体显示方式的原理,通过仿真建模,得到了对应特定立体显示系统结构尺寸(像素尺寸、照明板线栅距、照明线发光宽度、像素平面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等结构参数)与立体视觉参数(两瞳孔之间的距离、立体视带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人眼前后左右可移动范围等)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DMAX自由立体显示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基于列插合成模式的3DMAX自由立体显示插件设计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诠释了立体摄像机创建过程及其内部参数与立体图片对水平位差和立体深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以立体显示模型最小深度畸变和舒适视觉为原则配置立体摄像机内部参数;解决了缩移视口创建中的视矩阵构造问题;展示了插件所实现的立体功能.此研究不仅丰富了3DMAX显示功能,还为拓展自由立体显示器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或CRT(阴极射线管)立体显示系统通常分为两类:时间并行系统和分时系统.本文介绍了分时系统计算机立体图像的建立和显示,给出了实现立体显示的两种计算方法,即离轴投影和同轴投影,讨论了影响显示立体感的决定因素———水平视差,以及影响显示效果的双目间串扰、重影、CRT更新速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视差立体图像的生成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视差立体图像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几种特殊的视差立体图像,包括连续∑面视差立体图像、大幅面视差立体图像和可双向观察的视差立体图像.  相似文献   

5.
自由立体显示不需要用助视设备就能带给人们高临场感的视觉体验,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不能忽视的视疲劳问题.提出了基于瞳孔直径的立体观看视疲劳的预测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确定对视疲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进行视疲劳主客观评价实验.根据评价结果建立被试者的主观视疲劳程度、客观视疲劳程度分别与3D视频视差最大值、视频帧率、环境亮度、观看角...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自由立体显示图像合成算法存在合成倾斜角度调整不灵活、合成速度慢、效果差等问题. 为此,文中在自由立体显示的双目视差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在图像合成过程中对图像排布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自适应立体图像合成算法. 为减少子像素的判决次数,加快立体图像的合成速度,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决准则———首列子像素视点判决准则,然后在图像合成过程中根据已经完成排布的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对将要排布图像的倾斜角度进行自动调整. 仿真结果表明: 文中算法能够适用于光栅倾斜角度为任意值的自由立体显示设备,并且能够得到排布更为合理的合成图像.  相似文献   

7.
根据棱柱镜的光学和物理结构以及LCD子像素的排列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棱柱镜自由立体LCD显示的多视点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属于数字合成算法,由子像素判断准则、视点视图下采样以及多视点子像素的排列3部分组成.将该方法与传统模拟光筛合成方法和常规数字合成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在合成速度和观看效果上优于后两种方法.同时,由于该方法对各视点视图进行了下采样,大幅减少了原始数据量,十分有利于压缩.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视差和左右视图图像块间对应关系的立体图像水印算法,来解决立体图像的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问题。首先根据立体图像的左右视图求出立体图像的全局视差,然后找到左右视图的相似区域,最后相似区域内基于左右图像的对应关系完成水印的嵌入。由于DC系数是块能量的集中区域,其左右图像块间的对应关系比较稳定,所以本文选择左右图像Y分量DC系数进行水印的嵌入,这样可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水印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和较高的鲁棒性,能够抵抗高强度jpeg压缩、高斯和SBS编码攻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视差立体图像的记录与重建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伪立体图像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判别图像是否立体的数学准则和直观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立体成象的基本原理及几种实用技术,以及利用立体成象技术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立体图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推导出了在物理实验中使用测量望远镜和读数显微镜中经常出现的视差,并给出了简单易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可以立体地再现物体,观察者如同置身于真实场景之中。本文研究了基于双目视差的三维立体显示的原理,搭建了基于线性偏振光的立体显示器,采用三维建模工具3ds MAX完成了三维立体显示数据的创建与显示。  相似文献   

13.
工程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相似拓扑关系的图形,仅仅依靠简单的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很难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些图形的绘制.而参数化技术手段,可通过编制简单计算机程序的方式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为此,从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技术的概念着手,以简要的文字和图例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展现出参数化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新的一面,同时以室内设计为例,结合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一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作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重直方图分割方法分割致密影像中的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乳腺X光片图像的分析研究为例,介绍了一种多次利用灰度直方图信息自动分割致密影像中物体影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通用的图像旋转矩阵作变换处理,给出了基于错切原理实现图像旋转的推导过程.基于错切原理的图像旋转避免了通用旋转方法带来的缩放效应.  相似文献   

16.
数字粒子图象速度测量原理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一项在现代流体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图象处理技术-DPIV的实验原理及实现方法。DPIV将图象获取和图象处理技术运用在流体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对流体速度的整场测量,实现了流体测量从点测量到场测量的突破,对于研究流体的非稳态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同柱 《科技信息》2009,(15):130-130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问题一直是该课程教学活动中探讨的中心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阐述了该课程的特点,介绍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简单的视觉模型,确定了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光源的投射方向和强度、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等与灰度分布间的关系,描述了数字图象采集、量化及其基本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对MJ集对应的不同周期轨道的各种混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与MJ集的分维分布密切相关的5个主要因数:轨道周期数、吸引率、拟李雅普诺夫指数、协方差和重心,利用计算机对MJ集整体分维分布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给出了其上的分维分布谱密度函数,通过统计分析说明谱密度函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分形几何中的Sierpinski地毯和Vicsek图形,讨论了MATLAB平台下采用向量化编程技术绘制Sierpinski地毯和Vicsek图形的问题,并给出了向量化程序和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