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存在数据稀疏、数据冗余和算法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交关系和条件补全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将社交关系数据应用到矩阵补全过程中,减小原始矩阵的稀疏度,同时提高补全数据的精确度;在项目相似性计算时,条件性地选择参与计算的向量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并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推荐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规推荐算法数据单一、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时间和标签上下文信息加入到推荐算法中,以丰富单个用户或商品的信息。利用时间信息挖掘用户间的影响关系,同时利用标签上下文来衡量物品间的关系,最后将用户关系向量和物品关系向量融合到概率矩阵分解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能够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据稀疏性问题,从提高稀疏数据矩阵利用效率这个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接评分的协同过滤算法,在基于用户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基础上,将2种算法的预测评分进行动态地混合加权作为直接预测评分,同时引入"相似用户"对"相似物品"的评分作为间接预测评分,最后把间接预测和直接预测2种评分加权形成用户对项目的最终评分.为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MovieLens电影评分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要比传统的基于用户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低,表明了在稀疏数据上该文提出的基于间接评分的协同过滤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协同过滤方法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冷启动以及未能有效利用用户社交网络信息提高推荐质量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户社交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方法,该方法以矩阵分解推荐模型为核心,可综合集成目标用户个人偏好以及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用户偏好特征信息做出推荐.通过设计相应的推荐方法,并基于梯度下降法对用户以及商品特征矩阵的求解进行了优化运算.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社交网络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协同过滤的推荐准确度以及缓解数据稀疏性、冷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等新型服务计算的兴起,Web服务数量日益增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Web服务也逐渐增多.为了向用户推荐更高质量的服务,精确地预测Web服务的QoS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协同过滤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QoS预测和Web服务推荐中,但因为数据稀疏和噪声问题导致QoS预测性能不好.为提高QoS预测的性能,文中通过分析用户服务QoS矩阵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和局部结构相似度的稀疏矩阵分解模型.该方法将QoS矩阵的相邻时间相似用户的网络环境相似性这一特征融入到矩阵分解中,并利用分解的因子对QoS矩阵进行低秩填充.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数据稀疏和噪声的影响.在真实Web服务调用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典型的协同过滤算法(相比于NMF,其MAE值最大下降了3.25%,RMSE值最大下降了6.65%;相比于SVD,其MAE值最大下降了3.67%,RMSE值最大下降了7.01%),能够有效地解决数据稀疏和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矩阵分解来解决数据稀疏问题,但是严重的稀疏问题导致矩阵分解的性能很难满足应用的需求.随后,迁移学习被引入到协同过滤的研究中,它主要利用辅助域和目标域的公共用户的各种信息来解决目标域的数据稀疏问题.虽然通过引入辅助域的信息能够帮助目标域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公共用户包含的公共商品项目少的情况下,只利用公共用户的浅层特征来度量用户的相似性,不能很好地捕捉用户的潜在特征,相似性度量效果不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的联合矩阵分解协同过滤模型,以公共用户为锚,将两个领域的用户和商品映射到一个潜在的语义空间.模型通过对两个领域的用户 商品评分矩阵在以公共用户信息作为约束项的情况下,进行联合矩阵分解,在实际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明显优于现有基于相似度计算的迁移学习方法,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给用户推荐与用户之前行为相似的物品.这种传统的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忽略了物品本身之间内在的联系,完全只是依赖于用户-物品矩阵,这无法避免由于用户主观上的偏见所导致推荐精度的偏差.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重新定义了物品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加入了对于物品内在之间联系的计算.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能在进一步提高了推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互联网的推荐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给用户提供便利,但是初期信息量少,矩阵过于稀疏,所以本文利用矩阵分解中的SVD分解,对协同过滤中的matrix进行运算,再次输入到协同过滤的模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单纯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评估指标RMSE上有明显降低,表明误差会降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作为是推荐系统中使用较广泛的算法之一,因此一点点改进都是有必要的.本文后面提及了张量,为之后引入时间序列,类别(利用NLP识别所属类),标签等维度,利用张量分解建立用户、物品、评分,时间,类别,标签等多维度的推荐系统.  相似文献   

9.
用户相似度计算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协同过滤推荐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行为关系的用户消费网络图构建方法,通过定义用户间非对称相似度计算方法,确定用户间的初始相似度矩阵,然后利用概率矩阵分解的方法重构用户的相似度矩阵,挖掘潜在的用户近邻,将近邻关系应用到目标用户的项目推荐中,同时提出了基于时序行为关系和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推荐框架结构。在实际数据集上对具体参数进行实验,并和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协同过滤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和推荐范围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该方法将两种传统算法结合,并综合考虑了项目标签属性等信息.首先利用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生成预测评分,并替换原始用户-项目评分矩阵中的零值.其次利用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填充后矩阵的用户相似度,以及预测评分并产生最终推荐.最后基于MovieLens数据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推荐精度,扩大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关系图约束的推荐方法中,引入用户图(项目图)约束的目的是保持原始的高维用户表征空间(高维项目表征空间)与低维的隐性用户表征空间(隐性项目表征空间)之间用户关系(项目关系)的一致性.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关系图Laplacian矩阵的一致性约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图邻接矩阵逼近的推荐模型,从相似性空间一致性角度进行约束,在保持高维表征空间与低维隐性空间的一致性关系的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局部过拟合问题.在EachMovie与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难以解决数据稀疏性、冷启动及用户兴趣各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二部图的个性化推荐方法,解决个性化设计方案推荐问题。采用加权二部图,基于用户特征和方案特征的评分,对用户和方案分类,减轻数据稀疏性,形成用户-方案规则库;采用加权网络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新用户特征与用户-方案规则库中用户特征的改进相似度,通过Top-N方法筛选高相似的方案集进行推荐,解决冷启动和用户兴趣各异的问题。最后与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加权二部图个性化推荐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今的推荐算法大多忽略用户偏好和项目属性中的多个特征,而是在单一推荐准则的基础上训练模型进行推荐. 基于多准则的推荐算法通过考虑用户偏好的多个方面,可以为用户行为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测. 酒店是旅游行业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旅客体验,实现酒店评分预测,提出了基于矩阵分解与随机森林的多准则推荐算法. 该算法分两步实现,通过矩阵分解训练得出用户对物品在各个准则上的评分特征,然后随机森林学习评分特征预测最终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传统算法,基于矩阵分解与随机森林的多准则推荐算法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issing many valid triples in knowledge graphs(KGs),a novel model based on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called ConvKG is proposed,which employs a joint learning strategy for knowledge graph completion(KGC).Related research work has shown the superiority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 in extracting semantic features of triple embeddings.However,these researches use only one single-shaped filter and fail to extract seman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granularity.To solve this problem,ConvKG exploits multi-shaped filters to co-convolute on the triple embeddings,joint learning seman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granularity.Different shaped filters cover different sizes on the triple embeddings and capture pairwise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granularity among triple elements.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strength of joint learning,and compared with state-of-the-art CNN-based KGC models,ConvKG achieves the better mean rank(MR) and Hits@10 metrics on dataset WN18 RR,and the better MR on dataset FB15k-237.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认知诊断方法未考虑学生的答题共性和矩阵分解方法未考虑学生知识点掌握个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认知诊断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的学生表现预测方法(PRNCD-XGBoost):首先,根据试题中知识点之间的共现关系探索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并结合试题-知识点二分图挖掘试题中各知识点所占权重,从而进行认知诊断;然后,用认知诊断阶段的预测结果对历史得分矩阵进行填充;最后,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提取出包含认知诊断因素的学生答题共性特征进行得分预测。并在ASSISTments2009和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上,将PRNCD-XGBoost方法与PMF、NeuralCD、PR-NCD、NMF-XGBoost、MNMF-XGBoost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RNCD-XGBoost方法在学生表现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概率矩阵分解的混合推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个性化推荐中用户和项目描述信息未充分利用,用户评分矩阵数据集极端稀疏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概率矩阵分解(PMF)的混合推荐算法.首先,对用户和项目描述信息进行预处理,形成包含用户偏好特征的用户和项目特征集,再将各特征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同时,利用概率矩阵分解模型,根据用户评分矩阵通过最大后验估计优化得到潜在特征向量;然后,通过对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的用户和项目潜在特征向量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真实特征向量进行迭代更新,收敛得到融合用户和项目真实信息的潜在特征向量;最后,利用该特征向量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较经典推荐算法以及前人算法在均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指标上均有改善,说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和数据冷启动问题一直是待解决的重要难题。针对推荐系统中用户数量过少、评价数据稀疏、模型启动困难等问题,以及针对在线教育领域存在特征关联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特征迁移的导师推荐方法。为了迁移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该方法基于有限的领域特征,在目标领域和训练领域之间建立了一个基于特征相似度的桥梁。首先,获取训练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推荐矩阵。然后,向量化用户和项目的特征空间,计算目标领域和训练领域之间特征的相似度。最后,构建特征迁移模型对目标领域进行迁移,得出目标推荐矩阵。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在线教育导师推荐领域中数据冷启动以及数据稀疏问题,与传统的推荐方法相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社交网络的事件推荐覆盖性和准确性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相似度Si-user Walker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事件的社交网络特征,将线上用户群组数据抽象为图,以重启随机游走算法为基础,改变了传统的完全基于图的拓扑结构进行随机游走的策略.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事件类型,提出了新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然后根据用户相似度矩阵作为随机游走的转移概率,既保留了图的传递性,又保证了图节点游走的真实性.与其他推荐算法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均方根误差、准确率及覆盖率上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网格环境下满足用户作业对完成时间需求的服务资源调度问题,建立了包括独立匹配器在内的服务网格三元模型,给出了该模型基于图论的形式化描述,证明了用户作业和服务资源之间完备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 同时构造了基于传感器反馈的网格服务匹配系统,给出了基于运行时间权矩阵的优化问题描述,并给出了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的最优化解算法. 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比其他算法更能改善网格服务匹配系统的性能指标,在满足服务资源负载均衡的同时提供了用户作业完成时间的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