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西藏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妇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古代教育,为西藏古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和有关藏族女性的传记,结合其他资料分析了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西藏妇女对西藏古代教育的贡献。认为,要体现西藏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完整性,丰富西藏妇女研究的内容,有必要对西藏妇女与古代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妇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古代教育,为西藏古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和有关藏族女性的传记,结合其他资料分析了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西藏妇女对西藏古代教育的贡献。认为,要体现西藏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完整性,丰富西藏妇女研究的内容,有必要对西藏妇女与古代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九十二类、三百余万字,涉及西藏的史料丰富而详细,既有清代涉藏大事、治藏政策的摘录,也有西藏风土人情的描述。这些史料既是研究清代西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清代西藏史有一定的拾遗补缺以及与正史相佐证的作用,对今天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内容繁多,要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知识,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是必不可少的。史料包括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等。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既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也可通过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翻译史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纵观翻译史论著,不难看出男性在翻译史上雄踞统治地位,迄今尚没有关于女性译者的集中且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我国近代女性译者群体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分析我国目前关于女性翻译史研究的现状和根本问题,指出我国目前对女性翻译史的研究要从寻找科学的理论支撑、重视史料收集、拓展和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西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为线索,通过对西藏各地古建筑遗迹中陶质饰件制作工艺的细致分析,概括西藏古代陶质饰件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分期。  相似文献   

7.
《弟吴宗教源流》是一部研究吐蕃历史文化方面比较重要的藏文史籍,深得当今藏学界的青睐,已成为研究藏族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文章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就《弟吴宗教源流》对吐蕃远古史、吐蕃史、史学史及分裂割据时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书讯     
《西藏大学学报》2004,19(3):88-88
《西藏风俗文化史》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承担的“西藏传统文化史”研究的子课题,桑旦多吉著。该书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了解、考证、实地调查等方法,以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较完整地对藏民族民风风俗做了系统的介绍。该书共分五章,32开,22千字(藏文),书号ISBN—223—01656—6/K.37,定价25.00,2004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西藏西方古代史》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承担的“西藏传统文化史”研究的子课题,次旦扎西主编。该书较为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9.
1943年春,为了刺探相关国际援华路线方面的情报,驻在张家口的日本特务机关派遣木村肥佐生、西川一三两名特务潜入西藏,他们在西藏及其边境地区潜伏、活动长达七年之久。本利用不少第一手史料,对二人秘密潜入西藏的经过及其活动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西藏现代史的研究,而且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日本对我国西藏的渗透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史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的校史研究论著多为以档案文献为基础的宏观叙事之作,口述历史为挖掘新史料以深化校史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口述校史研究工作为例,阐述了口述历史在校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并提出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几点体会以及工作建议,以期为同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12.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可谓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比照荷马史诗之<奥德修纪>而作.本文从文学模式的维度,梳理论述西方文学"流浪模式"的发展历史和形态特征,结合对奥德修斯还乡及布鲁姆游走都柏林的行为剖析,旨在揭示流浪者兼具形体流浪与精神流浪的实质,论述<尤...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大臣名号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文史籍中记载了众多吐蕃时期的历史人物生平及名号,但汉文所载名号与藏文实际名号差异较大,给藏族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根据古代汉藏著名史籍及吐蕃语言特征、汉藏翻译规律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大臣名号的由来及变化进行考证,以利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阿吉拉姆戏剧是西藏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文章阐述了觉木隆藏戏团在20世纪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阿妈唐桑、米玛坚参、扎西顿珠等著名戏师的生平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语合二章》是西藏翻译史上的第一部翻译理论文献,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章通过对《语合二章》中藏民族早期文字翻译作品问世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的介绍,简述藏民族早期文字翻译活动开展情况、翻译成果、形成的翻译理论,力图概括、梳理和总结西藏早期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并与西方古代翻译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祭祀性舞蹈"羌姆"。大约在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大师在主持修筑桑耶寺的过程及开光仪式中所创。藏族传统寺院法舞"羌姆"从"金刚舞"的传入,在西藏发展了几千年,积极地改革形态,充分吸收苯教仪轨和民间舞蹈形式,使"羌姆"更加民族化,与当地文化接壤,集中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它以绚丽的形象宣扬着佛教教理,扩大佛教的影响力。而这绚丽的形象,无论是古朴的舞蹈、诡异的面具,还是华丽的服饰都是藏族文化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可谓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比照荷马史诗之《奥德修纪》而作。本文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维度,旨在分析《尤利西斯》通过对男主人公布鲁姆个性形象的塑造,描绘了史诗英雄向现代反英雄的蜕变;同时,文章还将从作家个人生平思想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布鲁姆这一现代"反英雄"形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文史籍与金石铭刻、敦煌文书、藏文古籍一样,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古代历史、远古宗教、民族关系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准确掌握汉藏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的名号及其由来,在藏族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史料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名号的由来及其变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考证,同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