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一只长耳鸮一年可吃1350只老鼠,假如一只老鼠一天吃掉10克粮食,那么一只长耳鸮一年为人类保护了大约5吨粮食.  相似文献   

2.
长耳鸮(Asio Uotu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猫头鹰,国内繁殖地在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越冬地在河北、河南、山东及南方数省.近几年,在山东省的德州市及河北省的保定市、沧州市、石家庄市等地出现成群越冬的长耳鸮,并且数量较大.笔者根据近年对长耳鸮的越冬习性的观察作一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保护这种珍贵动物有所裨益.适宜的居所长耳鸮为夜行性动物,日  相似文献   

3.
老鼠的主要天敌是家猫、野猫、猫头鹰、黄鼠狼、蛇五种.猫是从地面向老鼠进攻的灭敌,一只猫每天捕捉老鼠三至五只,多则十来只,一猫镇千鼠.猫头鹰是从空中向老鼠进攻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老鼠一千多只,一年可从鼠口夺粮二千多斤.黄鼠狼既可以从地面上捕鼠,又能掘洞捕鼠.一只黄鼠狼一年捕  相似文献   

4.
媒体纵览     
正四海网神农架发现世界最大猫头鹰湖北神农架林区工作人员3月10日在一居民家中,遇到一只巨型猫头鹰,经鉴定:该动物为毛腿鱼鸮,又叫巴君之雕枭,是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入选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这只猫头鹰的个头比一般猫头鹰大3倍多,体长约70厘米,一身深褐色的羽衣,头顶竖着一对尖角(有耳羽簇),双眼炯炯有神,胸前腹部有浓重的黑色纵纹和横斑,腿上有羽毛覆盖,让人望而生畏。毛腿鱼鸮习惯夜间生活,以水生动物为食。工作人员在对猫头鹰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受伤后,考虑到其生活习性,来到山林间且有河流的地方,松开绑在腿上的线绳,将其放归大自然。(来源:四海网2014年3月11日)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把那些尖喙利爪、勇猛善飞、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的鸟类称为猛禽.在鸟类分类学上,猛禽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隼形目鸟类,像我们常说的老鹰、金雕、白头鹞、红隼等都属于这一类群,人们常把它们笼统地称为"鹰";另一类是鸮形目鸟类,它们大都长有一张由许多绒羽组成的面盘,加上一对大眼睛,外貌似猫,故又俗称"猫头鹰".在华北地区常见的猫头鹰有长耳鸮、短耳  相似文献   

6.
猛禽两大家族猛禽有两大类:一类是隼形目,包括苍鹰、秃鹫等,另一类是鸮形目,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包括灰林鹗、长耳鸮等。这两大家族都以啮齿类、小鸟、昆虫等小动物为食,但一家在白天进食,另一家在晚上捕猎,所以互不影响。它们都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性鸟类,天敌只有一个——人类,如果我们不愿意成为它们的朋友的话。  相似文献   

7.
2010—2012年、2014—2015年,采用食团内容物分析法分别对上海崇明、江苏盐城越冬长耳鸮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两个越冬地3年时间内共收集完整食团717份,辨认出7种804只动物个体,其中鼠类、麝鼩等小型哺乳动物4种,占总数的93.7%,雀形目鸟类3种,及少量无法鉴定到种的鸟类.结果表明,两地越冬的长耳鸮对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捕食量最大,捕食数量占食物总数的89.2%;对黑线姬鼠成年Ⅰ组的捕食比例最高,为40.2%;对黑线姬鼠各年龄组的捕食量与其当地种群数量变化基本一致.由此推测,越冬长耳鸮捕食的主要对象与周围环境中可获得的食物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12,(3):16-16
雪鸮(Bubo scandiacus)又名白鸮、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鸮形目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最初由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分类。雪鸮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们多为昼行性鸟类,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猫头鹰。  相似文献   

9.
长耳鸮Asio otus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测量、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2只成年雄性长耳鸮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长耳鸮食管粗大,无嗉囊,黏膜褶发达,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胃内腺体发达,分布有大量的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肌胃内未见明显的类角质膜.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空回肠绒毛稍短且粗.小肠肠腺发达,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层以环行肌为主.盲肠壁薄.直肠壁厚.肝脏和胰脏的小叶界限不清晰.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添加人工巢箱改变实验样地巢资源量的方法,进行了巢址资源对猛禽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利用巢位统计法调查了猛禽的群落结构.研究期内共记录到繁殖猛禽37巢,隶属2目3科4属6种.繁殖猛禽种类、数量与巢资源总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猛禽对不同类型巢资源的选择存在种间差异.红隼和红脚隼主要利用喜鹊巢进行繁殖,占繁殖猛禽总数量的40.54%;红角鸮、领角鸮和长耳鸮主要利用树洞进行繁殖,占35.14%;灰脸狂鸟鹰只利用鹰类旧巢进行繁殖,占10.81%;红隼、红角鸮、长耳鸮还利用人工巢箱繁殖,占13.51%.悬挂人工巢箱可明显提高红隼种群的优势度.巢资源量的变化可影响繁殖猛禽的群落结构特征,随巢资源量的增加,猛禽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仿生逆向重构方法对具有静音飞行特性的长耳鸮翅膀进行拟合,得到仿长耳鸮翅膀的三维叶片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仿鸮翼型叶片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2种雷诺数(Re=16 000,70 000)下不同攻角时的鸮翼仿生叶片的流场结构,揭示了仿鸮翼型叶片的流动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长耳鸮翅膀的仿生翼型叶片在2种雷诺数下均具有优异的升力特性,其中Re=70 000时的升力系数相对较大,最大升力系数为1.26,但流动失速攻角也相对较大;靠近叶根处叶片前缘部分的上弯结构是仿生叶片具有较高升力系数的重要因素;随着攻角的增大,受沿叶片流动方向逆压梯度的影响,叶片表面气流无法保持附面流动状态,边界层逐渐发生分离,在叶片下游处产生了明显的不规则涡结构,从而导致流动恶化,这也是仿生叶片产生涡流噪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提到“老鼠”二字一般人都感到厌烦,究其原因无外乎老鼠是一种集百害于一身的动物。首先它能大量侵吞粮食,1只老鼠每天要吃掉25克粮食,平均每年大约消耗9公斤粮食。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报告,全世界的农业约有20%损于鼠害。另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被老鼠糟蹋掉的粮食有2000多万吨。另外老鼠扰乱工业正常生产,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停产事故。再者鼠类还传播疾病。然而制约老鼠数量的动物猫、猫头鹰、蛇、黄鼠狼等正在减少。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焦虑,我们意识到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鼠类天敌的大幅度减少、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致使“果实-老鼠-食鼠动物”这一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为此,我们要向大众说一声:“保护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的调查以天津市河北区为重点,采取入户填表登记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选择了区中心地带和城郊交界处地区。在区中心地带重点是3个街,鸿顺里街(42户),光复道街(56户),墙子等(40户),在城郊  相似文献   

13.
<正>姓名:雪鸮昵称:白猫头鹰、雪鹰种族:鸱鸮科雪鸮属长相:我们的头圆而小,眼睛的虹膜呈金黄色,嘴呈铅灰色,嘴的基部长满了须状羽。我们的羽色非常美丽,雄鸟通体为雪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部和尾部有褐色斑点,背、胸、腹和两肋有暗色横斑。喜欢的食物:鼠类、鸟类、昆虫等。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17,(5)
正雪鸮,一种大型的昼行性猫头鹰,成功地适应了极地严酷的环境。雪鸮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白色羽毛,能抵挡极地的严寒,并能在-50℃的环境下维持35~40℃的恒定体温。但哪怕是对雪鸮而言,在严寒中生存也绝非易事。在北极圈内,夏季和冬季分别经历着极昼和极夜的轮换。北极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0℃,最低气温接近-68℃;虽然在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0℃,但平均气温不超过10℃。所以北极圈内的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尽可能多的从阳光中获得热量,这也是北极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为了能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繁衍,北极地区的生物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本领。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一只赤狐窜入海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杀死了15只海鸥,但一只没吃也一只没带走,而是空嘴扬长而去。又一只赤狐夜闯民宅,在鸡舍一口气咬死了13只鸡,但仅叼走一只而去。一只金钱豹一举杀死了17只山羊,尔后将这17具尸体有序地排列在一起而溜之乎也。一头北极熊在北冰洋同时杀死了21头独角鲸;几只狼一次咬死了几十头小驯鹿;饱食过后的猫头鹰遇到鼠类后,不管数量多少,必定全部咬死而方休……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7日下午,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汪营区人民武装部部长钟义兴,在林壑幽郁、苍松蔚然的福宝山办完公事后回家,途中偶然发现一只褐色的鸟在乱扑乱飞.他钻进密密匝匝的灌木丛中,奋力将其捉住.仔细一看,是一只被人用火枪射伤的成年猫头鹰.钟义兴立即将这只猫头鹰带回家中,找来红汞、碘酒、软膏、消炎粉等药品给予治疗,又想方设法捕捉老鼠精心喂养.经过20多  相似文献   

17.
黑猫的功过     
正主人家里的老鼠很多,到了晚上它们就成群结队出来偷东西吃,还咬坏衣服和家具。主人没有办法,买了一只黑猫,让它来对付老鼠。黑猫平时不声不响,捕鼠的本领却很大,有时一个晚上捕捉两只老鼠。自从家里有了黑猫,老鼠偷吃粮食的事情就少多了。主人十分高兴,经常奖赏小鱼  相似文献   

18.
质粒 pUB110与 pUC18分别册 EcoRI 酶切,T_4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pBC1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该质粒分子量为4.8×10~6道尔顿。pBC11是一种穿梭质粒,能转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它对大肠杆菌 C600、JM101的转化率分别为:4×10~5、1.5×10~5转化体/μgDNA.对枯草杆菌 BR151、QB1130的转化率分别为1.5×10~3、2.15×10~3转化体/μgDNA。在基因表达方面,pBC11上的 K_m~r 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复制和表达,但 pBC11的 Ap~r 基因不能在枯草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19.
红柱石的莫来石化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以红柱石为骨料、堇青石为基质、粘土为结合剂,在1350℃×4h、1400℃×4h、1450℃×4h三种不同烧成工艺条件下红柱石的莫来石化作用,通过对试样的性能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在1400℃×4h条件下莫来石的针状晶体发育良好且呈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物理性能:常温抗折强度(MPa)由1350℃×4h和1450℃×4h时的11.3MPa和8.9MPa提高为1400℃×4h的15.5MPa;常温耐压强度由1350℃×4h和1450℃×4h时的18.4MPa和16.7MPa提高为1400℃×4h的25.2MPa。同时还研究了红柱石的莫来石化机理:红柱石的莫来石化作用通常由颗粒边沿或颗粒裂隙部位开始,逐步向颗粒的中心部位扩展。红柱石的莫来石化针状晶体互相平行,且与颗粒边沿垂直。在相同的烧成制度下,小颗粒的红柱石较大颗粒红柱石的莫来石化程度高。对红柱石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几个学生拎着一只受了伤的猫头鹰送给我,叫我做标本.我看了它的伤,只是一只翅膀肱骨折断,虽然不能飞,但能吃东西,可以养活,于是我就把它养起来.有的人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人家见到就把它整死,你怎么还养活它呢?"我没听那一套,我相信的是科学.我把它放在一间空屋子里,喂它玉米粒和玉米渣、它不吃;喂他肥猪肉、瘦肉,它也不吃;我给它捕小鱼,它还是不吃.我就将它的喙掰开往里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