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6,(12):2051-2057
选取重金属Cu~(2+)为吸附质,土壤中典型的黏土矿物高岭土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浓度效应对重金属Cu~(2+)在高岭土上吸附特性的影响,通过平衡吸附试验对几种经典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剂浓度效应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以及平衡吸附量qe随着吸附剂浓度CS的增大而降低;在三种经典的等温吸附模型中,Freundlich模型最适于描述重金属Cu~(2+)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规律,但仍无法解释吸附剂浓度效应;高岭土吸附Cu~(2+)以物理吸附为主,反应极易进行且几乎不具有可逆性;在三种吸附剂浓度效应模型中,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岭土对废水中的镍离子的吸附性行为,探索镍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高岭土的用量、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镍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增加,高岭土对其吸附率减小,而随着高岭土用量的增加,则吸附率不断提高。高岭土对镍离子的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方程式。高岭土对镍离子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0.3 g高岭土对25 mL 120 mg.L-1镍离子在pH为11.98时静止吸附40 min,吸附率可以达到99.48%,高岭土能有效除去溶液中的镍离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Batch平衡法制备试验样本,对不同浓度镉污染高岭土的微观孔容、孔径以及TG-DTA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样品镉污染浓度的增大,镉污染高岭土宽度为1~2 nm的孔隙占总孔容的比例较少;宽度为2~20 nm的孔隙占总孔容的比例增加。这是由于随着镉污染物浓度的增加,高岭土试样中产生了氢氧化镉或者碳酸镉沉淀阻塞了孔径。通过TG—DTA曲线得出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大,样品中氢氧化物及碳酸盐的含量逐渐增高,这与低温氮吸附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酸改性高岭土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高温煅烧处理龙岩高岭土,再经盐酸抽提改性可以制备酸活白土.采用XRD、BET、IR等方法研究了酸改性后酸活白土的结构和性能.实验表明,适量浓度的酸处理有利于增加高岭土表面酸的数量,且使所得酸活白土的平均孔径有所提高,孔分布更为集中,孔洞数量和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节能生产的需要,研究短期蒸养条件下偏高岭土和矿粉对低水胶比砂浆早期水化性能和孔结构特征的影响。测试掺偏高岭土和矿粉高强砂浆的抗压强度,采用X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研究蒸养水泥石的早期水化物相组成和含量变化,进一步采用MIP法测试蒸养砂浆的孔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经短期蒸养后,矿粉对砂浆早期强度、水化性能和孔结构特征影响较小,在空白和单掺矿粉的高强砂浆中存在界面弱区;偏高岭土的掺入则显著提高砂浆1 d抗压强度,加快了砂浆早期水化进程,提高了水化产物中凝胶含量,促进了含铝相水化产物的形成。同时,偏高岭土还细化了砂浆孔径分布,并明显改善了集料与浆体间的结合状态。  相似文献   

6.
磁场作用下铝合金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研究了铝锌、铝镁、铝铜二元合金分别在直流磁场、交流磁场或脉冲磁场中凝固后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各种磁场中凝固的试样与未经磁场处理的试样相比,X射线衍射谱中的(111)晶面的衍射峰一般得到增强·在磁场中凝固的试样,其晶格常数均有明显变化,溶质元素在αAl中的固溶度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黏土的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发展(消失)的方式及变形特性,对具有不同应力历史的黏土进行了压密试验,在异向压密的时候,都有一些应变是以等方向形式发生的.相同应力状态的黏土,等方向压密以后,具有剪切历史的黏土比具有异向压密历史的黏土的各向异性发展相对小一些.  相似文献   

8.
用多弧离子法在高速钢(W18Cr4V)基底上沉积了Ti(N,C)薄膜,并运用SEM、XRD、XPS对该膜微观结构随进气流量比r=C_2H_2/N_2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随r增加趋于致密,在r值较小时呈现较强的(111)择优取向,随着r值增大,(111)这一取向逐渐变弱,(220)取向渐强,薄膜呈现典型面心立方结构,主要成分为复合相Ti(N,C),膜含有少量石墨相成分存在。  相似文献   

9.
侯娟  宋春燕 《科技信息》2009,(27):13-14
采用近距离升华法(css)分别在Si、ITO/玻璃、普通玻璃三种衬底上沉积了CdTe多晶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用Si作为衬底沉积的CdTe具有很强(111)面择优取向。通过对不同衬底上沉积的CdTe薄膜(111)峰择优取向的研究,发现薄膜的微结构与衬底的结构以及粗糙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衬底表面粗糙,成核密度高,沉积的薄膜具有较低的择优取向度。  相似文献   

10.
以3种不同粒径的偏高岭土样品为考察对象,在30℃~110℃范围内研究了偏高岭土对油井水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的粒径、掺量以及养护温度均会对油井水泥的强度产生影响。在油井水泥中掺入偏高岭土,应注意其适合的粒径、掺量及温度的使用范围,超出此适用范围。偏高岭土对油井水泥抗压强度的改善作用减弱,甚至还会降低油井水泥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河北大麻坪超基性岩包体的岩石组构和地震波速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测定大麻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含长二辉岩三类超基性岩包体中各主要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LPO),并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出地震波在岩石不同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1)大麻坪包体中橄榄石与斜方辉石的LPO方位关系与通常所见的[100]ol//[001]opx,[010]ol//[100]opx,[001]ol//[010]opx不同;2)大麻坪地区幔源包体的波速各向异性显著,岩石的波速各向异性特征与其宏观构造和微观组构一致,说明岩石组构是赞成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决定因素;3)由地震波速推测的大麻坪地区的上地幔成分与包体出露的情况一致,即主体为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弧离子镀的方法,分别在不同弧电流和沉积时间下,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TiN-Cu复合膜;对薄膜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组成和硬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的Cu含量、沉积条件对薄膜微观结构和硬度有重要的影响.金属Cu的加入,阻止了TiN柱状晶的生长,改变了纯TiN薄膜的择优取向.当沉积时间为2h,脉冲负偏压为200V时,Cu含量为12.96at%,复合膜硬度达到最大值为2976HV.  相似文献   

13.
The inner core has a differential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crust and mantle, the relative linear velocity between the solid inner core and the molten outer core is the biggest at the equator and zero at pole area. As a result, the inner core grows faster at the equator than at the pole area.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drives the material flow from the equator to the pole area and makes the inner core remain quasi-orbicular. The corresponding axial symmetric stress field makesc-axes of hexagonal close packed (hcp) iron align with inner core’s rotation axis, resulting in observed seismic anisotropy.  相似文献   

14.
MgSiO3后钙钛矿具有明显的弹性各向异性,可以解释地球核幔边界D″层中地震波的不连续性等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对晶格优选方位的机理一直没有好的解释.针对复杂的D″层应力环境中晶体特性与应力场和晶轴取向的密切关联,引入三轴应力场对矿物性质进行约束,模拟应力场状态下后钙钛矿相弹性性质,通过最小能量原理获得稳定的晶体空间取向类型.对具有最小能量类型的晶体弹性常数和地震波速研究发现,晶体a轴取向平行于最大压缩方向;以b轴为垂直对称轴的剪切波横向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平均)大于静水力场中的剪切波横向各向异性.结果支持以(010)为主滑移面的观点,为D″层各向异性和晶体取向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徐山钨矿含钨石英脉显微组构的类型、特点及其成因。根据石英脉的组构特征确定了石英脉中构造的关系及构造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借助金相显微镜、DSC、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CuAlNiMnTi合金经高温形变热处理后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合金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变小,相变点M_s下降;适当形变热处理可以提高记忆性能,这是形成择优取向排列的马氏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以TiCl4-CH4-H2为原料气体,在不锈钢表面获得了致密的碳化钛(TiC)膜,研究了TiC的成膜速度、表面形貌和日本择优取向与沉积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温度Taep、碳钛比CH4/TiCl4强烈的影响TiC的成膜速度、表面形貌和晶体择优取向。CH4/TiCl4低时,TiC晶体的择优取向为(220);CH4/TiCl4高时,TiC晶体的择优取向为(200)。气氛中活性碳的平衡浓度是决定碳化钛的表达形貌、晶体择优取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文章概述了定向凝固和梯温升温以及恒温条件下的不同晶化取向现象。定向凝固条件下,晶体沿晶格常数最大的分向向低温方向生长,容易形成枝晶和片层状结构;梯温升温条件下,晶体沿晶格常数最小的方向生长,不容易形成枝晶;恒温条件下的择优取向则取决于晶核和晶体的晶格匹配。并应用超微颗粒物理得出了定向凝固和梯温升温条件下的两种相应的择优取向原理。  相似文献   

19.
鉴于传统的岩石组构测量方法比较繁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处理的岩石组构测定的新方法。此方法可将图象x y平面内比较难测量的方位角转化到Hough域ρθ坐标下,统计分析各个方位角,判断是否存在优选方位并计算岩组的优选方位角,Hough域的叠加值反映了对颗粒方位角识别的置信度;对于一些细微的、离散的岩石颗粒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矿物颗粒偏光性的解决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采用基于图象处理的方法对岩石组构进行测定,其抗噪性好,减少了在目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岩组测量效率,能在岩石构造分析中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