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深化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前构造演化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露头剖面为例,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剖面解释、无人机航拍建模,分析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之间地层接触关系,结合重矿物不稳定系数和地层厚度分布,得出区域不整合的成因,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和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与中-晚侏罗世欧亚板块南缘一系列的碰撞拼合背景下构造变形引起的剥蚀密切相关.自晚侏罗世进入挤压构造背景以来,天山北缘的构造活动经历了由强到弱的过程,强烈的构造抬升使得喀拉扎组沉积范围明显缩小并整体遭受暴露剥蚀,清水河组超覆在喀拉扎组地层之上形成区域不整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综合录井过程中微细岩屑识别岩性困难的问题,利用X射线荧光(XRF)测量的微细岩屑中的元素含量、谱图和测井资料,对随钻录井岩性判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RF测量的元素含量与岩屑中矿物含量具有相关性,Si、Al、Fe等元素含量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存在相关性;通过XRF测量数据可计算岩屑中的砂泥质含量,并可用于判别砂泥岩剖面的岩性;相同岩性的XRF谱图具有相似性,利用这种相似性可判别岩性。现场资料验证结果证实了综合判别法可提高岩性判别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作为准噶尔盆地腹部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滴南凸起下白垩统及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的中上侏罗统地层内相继发现了高产油气藏,揭示了该区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成藏条件,丰富的圈闭类型和有效的疏导体系。在成藏条件上,东道海子凹陷、阜康凹陷的石炭统、二叠系平地泉组以及侏罗系的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等多套烃源岩为侏罗-白垩系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下的中上侏罗统头屯河组、齐古组以及下白垩统的清水河组、呼图壁河组分布有多套有效的储盖组合,长期继承性的断裂系统及砂体和不整合面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地区3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南缘艾维尔沟群物源与古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恢复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中—晚侏罗世原盆地沉积环境格局,为进一步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的构造特征提供支持。方法根据岩石碎屑组分基本数据,运用地层厚度、砂岩百分含量、古水流、砂岩成分、重矿物成分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区古流总体自东而西、自南而北,伊林哈比尔尕山以南和博格达山内部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艾维尔沟群的主要物源区。结论艾维尔沟群物源样品反映了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沉积环境以干旱—半干旱型气候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5.
元素录井是在钻井现场快速分析岩屑(岩心)样品中元素含量,并根据元素含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变化进行随钻岩性识别和地层评价的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试验,选定对岩石分析的元素种类,研究岩石元素组合特征,并利用其成果及时、准确地识别岩性和判断地层,正确指导钻井生产,形成基于X射线荧光分析的随钻地质解释评价技术。X射线荧光录井的开展,为PDC钻头、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资料,在复杂岩性的识别、储层评价、地层判别及沉积相的研究等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沉积了多套烃源岩层,其中,侏罗系是盆地最重要的气源岩, 蕴含巨大的页岩气资源。通过钻井、录井、露头、岩芯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泥页岩的展布及埋藏条件、有机地球化 学特征、储层条件和含气特征几方面,研究下侏罗统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并对页岩气有利的勘探层位和区带进行了预 测。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泥页岩广泛发育,以盆地西北缘及南缘沉积厚度最大;埋藏深度1 000~9 000 m,整体上具有 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趋势;泥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III 和II2 为主,具有倾气特征,有机质演化处于未成 熟高成熟阶段。泥页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黏土含量高的特点,储集空间以微裂缝为主。实验测得下侏罗统泥页岩 平均吸附含气量为1.42 m3/t。泥页岩段气测显示活跃,通过现场解吸试验证实了泥页岩中有天然气赋存。综合对比研 究认为,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页岩气最有利的勘探层位,达巴松中拐地区为页岩气勘探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探讨川西梓潼凹陷中下侏罗统气藏的成藏条件,为区域气藏预测提供依据。对中下侏罗统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下侏罗统暗色泥质岩生烃能力较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泥页岩层是该区侏罗系气藏的气源;侏罗系储层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须五地层在绵阳-江油-剑阁地区存在一条NE-SW向的尖灭线,易形成上超尖灭岩性气藏、不整合面相关气藏。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气藏成藏主要控制因素为:储渗条件较好的储层和规模较大、形成较早的古隆起背景上的圈闭。勘探证实该区中下侏罗统具有潜在的前景,其中低幅凹中隆起区为中下侏罗统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8.
对赣杭构造带西段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砂岩碎屑组分进行分析和统计,研究盆地沉积物源及其构造属性。研究结果表明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为:单晶石英颗粒数量占总量的29%~81%,多晶石英颗粒数量占总量的为2%~26%,长石颗粒数量占总量的6%~19%,岩屑颗粒数量占总量的11%~40%。河口组砂岩碎屑主要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程度中等-差。总体来看,研究区河口组砂岩碎屑组分中岩屑含量相对较高,反映了砂岩成分成熟度偏低。河口组主要为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体系的产物,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两侧青白口系低级变质岩系地层和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碎屑组分Dickinson投图表明,研究区上白垩统河口组砂岩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川北中三叠统钻井取心、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的研究,进行了碳酸盐岩-蒸发特征的膏(盐)岩米级旋回岩石的叠置样式剖析、剖面上米级旋回划分以及Fischer图解的绘制、可容空间分析、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绘制。结果表明:川北中三叠统发育2个Ⅲ级层序,存在2个周期的可容空间变化。该时期沉积相带主要受包括西部巴彦喀拉海、秦岭海槽海侵与海退因素以及印支早幕全区构造格局因素的共同制约,下部层序内沉积特征相对上部层序更为局限,上部层序是藻颗粒的重要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南图尔盖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寻找有利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在单井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覆盖研究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层位拉平法恢复了下白垩统K1nc沉积期古地貌,结合地震振幅属性切片技术、地震相分析等进行物源分析,划分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相带,预测有利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1nc地层以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湖泊相沉积为主,可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物源早期以东西向及南西—北东向为主,晚期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研究区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体为优质储层。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岩性圈闭勘探和估计研究区岩性油气藏储量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华莹山中段西下侏罗统含油地层发育有三类构造缝:区域缝,局部缝和复合型缝。区域缝共有两期四组,其中第一期(Ⅰ、Ⅱ组)裂缝的形成时间早于第二期(Ⅲ、Ⅳ组);其产状稳定,穿层较深,延伸较长,缝面平直且与岩层层面垂直;分布不受构造位置的控制,其原始产状在研究区基本一致,具一定的规律性;其发育主要受岩层厚度和岩性的影响。局部缝的发育分布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部位、构造变形方式和变形特征的控制;总的说来,这种类型裂缝的规模较小,延伸较短,但其张开度较大,发育分布因局部构造位置而异。复合缝是晚期局部应力场改造早期区域缝而形成的,它具有区域缝和局部缝的双重特征,但分布上具局部性。  相似文献   

12.
早元古宙袁家村组岩层是吕梁地区主要的含矿地层.对岩层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组分测试,结果表明:主量元素以SiO2为主,次为Al2O3,TFeO和K2O,SiO2的含量与其他主要氧化物负相关;LILE和HFSE明显富集;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明显右倾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强烈;Ce异常极弱,Eu异常变化范围较大.袁家村组地层属副变质岩,原岩以沉积岩为主,沉积过程中风化作用较弱.物源性质以高成熟度的上地壳长英质沉积物为主,沉积过程可能混入了少量含古老沉积物成分和安山质岛弧火成岩组分的岩石,沉积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3.
伊犁盆地是重要的沉积型矿产盆地之一,赋矿层位主要在侏罗系,但该套地层油气勘探却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对盆地南缘苏阿苏沟剖面的中下侏罗统地层进行精细测量,对其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依据不整合面、冲刷面和岩性转换面,将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可划分为4个长期旋回,7个中期旋回及15个短期旋回;明确了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主要扇三角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侏罗纪时期,伊犁盆地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断陷湖盆构造升降旋回:初期裂陷扩张阶段(MSC1-MSC3时期),可容空间有限,物源充沛,八道湾组扇三角洲沉积,中期旋回叠加式样以A型和C_1型为主;中期深陷鼎盛阶段(MSC4时期),可容空间最大,物源供给不足,三工河组湖泊相沉积,中期旋回叠加式样以C_3型为主;后期抬升萎缩阶段(MSC5-MSC7时期),可容空间减少,物源增大,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期旋回叠加式样以C_2型为主。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多不杂铜矿区曲色组砂岩化学组分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西藏多不杂铜矿区下侏罗统曲色组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其形成的构造背景。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测试样品主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痕量元素成分,利用相关图解作图,结果表明,下侏罗统曲色组第二岩段是多不杂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主要围岩,地层中的碎屑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硅化、黄铁矿化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岩浆在侵位以前可能发生过分异作用,轻重稀土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导致LREE富集、HREE亏损。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是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观察岩心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 ,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成果 ,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架 ,阐明了沉积环境变迁、沉积发展史、沉积演化规律和沉积演化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受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个泉地区低幅度隆起基本被夷平 ,湖水向南退出 ,在北高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 ,早白垩世发育炎热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发育辫状河沉积 ,由于河道的频繁迁移 ,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相互切割叠置 ,形成了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较远的板状砂体 ,向上泛滥平原沉积增多 ;呼图壁河组以朵叶状三角洲、浅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 ;胜金口组发育滨浅湖和滩坝沉积 ;在连木沁组沉积时期 ,湖水向南迅速退出研究区 ,广泛发育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中下侏罗统暗色泥页岩地层发育,依据对月牙山剖面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野外样品元素地化资料分析,对该区中下侏罗统泥页岩的沉积特征及环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月牙山泥页岩发育,主要为湖相沉积;沉积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水体较深;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烃源岩处于生排烃高峰期,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为中等烃源岩。本研究内容对于今后有利勘探区的划分具有指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藏南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西藏南部定日的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新资料,在厚291 m的贡扎剖面中共采集了699个有孔虫样品,平均的样品间距约40 cm,每两个样品间的间距代表约50 000a的时间间隔.根据获得的有孔虫化石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识别出和建立了剖面的12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较为准确地确定了相邻化石带的界线,在此基础上对剖面进行了年代地层的划分.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地震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震沉积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和单井相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并总结乌夏地区三叠系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90°相位地震资料与岩性相关性较好,90°相位地震资料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砂泥岩层对应一致;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下切谷等沉积;乌夏地区三叠纪百口泉组时期发育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体系,克拉玛依组时期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烃源岩热解地球化学分析成果,应用所测岩样中有机碳(TOC)、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含量及氢指数IH(S2/有机碳),对绥滨坳陷滨参1井和绥D1井下白垩统煤系地层中的煤系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烃源岩分析评价。这三种岩石样品中各项生油岩指标绝大多数都达到了中-好烃源岩评价标准。绥滨坳陷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为两套具生烃潜力的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20.
广安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对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并通过改进阿尔奇公式计算致密地层的总含水饱和度,再利用核磁共振测试资料求取束缚水饱和度,二者之差为可动水饱和度,可用其对研究区致密砂岩中的气水层进行定量识别.在此基础上,对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典型的岩性气藏,纵向存在多个气水系统,气水系统内部为上气下水的分布状态;宏观上气层大多分布于构造高部位,气水层、水层分布于缓坡部位;须六段纵向气水分布相对复杂,须四段纵向上水层多集中于下部;宏观上气水分布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和构造起伏的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决定其微观分布状态,断层、裂缝、异常压力对气水分布起到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