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科技馆》2006,(1):5-5
在200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国科技馆共接待各界观众8489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917人次,创春节七天接待观众人次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科技馆教育的新形式,树立中国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品牌,展示教育处推出春节展教活动——“科技大联欢”,增强展馆同观众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让观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感受科技的神奇与美妙。  相似文献   

3.
朱幼文 《科技馆》2004,(2):23-25
2004年4月30日和5月4日,中国科技馆连续举办了两个大型专题性科普展览——《火星交响曲》展览(以下简称“火星展”)和《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以下简称“航天展”)。这两个展览产生了中国科技馆自2000年新馆建成开放以来少有的轰动效应,不论是观众量,还是  相似文献   

4.
《科技馆》2007,(2):2-2
2007年5月9日上午,中国科技馆新馆内容建设方案发布仪式在中国科技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工程院院士胡启恒,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馆新馆内容建设国内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善衍,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赵有利,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羽毛球世界冠军董炯等出席了发布仪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2008,(4)
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宣传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展现中华先辈的伟大智慧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本届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科技馆承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向海内外观众开放。  相似文献   

6.
《科技馆》2005,(1):20-20
中国科技馆2004年馆内接待观众2087476人次,一举打破2002年创下的接待观众184万人次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历史性地突破了200万大关。其中7月18日单日接待观众35088人次,刷新了历史日接待观众最高纪录。除此之外,共有《探索生命的螺旋》《飞向太空》《20世纪重大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身边的科学》等13个短期专题展览在国内广东、宁夏、河北等省市的18个地区巡回展览,接待观众38.7万人次。《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展》在美国北卡州罗利市展出4个月,接待观众4万人次。总计全年馆内外接待观众251万余人次。  相似文献   

7.
张娜 《科技馆》2007,(2):12-14
中国古代科技展作为中国科技馆的一大特色,2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巡展,受到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 古代科技展(以下简称为古展)在科技馆常设展览中按学科划分为12个展区,以众多的展品和充实的内容为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它告诉观众令我们骄傲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不只是四大发明,还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8.
朱幼文 《科技馆》2004,(3):29-31
《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自然的警示与启示》短期专题展览2004年7月3日开幕了。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两个月里,接待观众超过16万人次。展览得到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受到领导、专家、观众及媒体的一致好评,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现将该展览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科技馆》2005,(3):2-2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陈至立先后亲临中国科技馆检查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科技馆》2004,(4):2-4
1984年11月21日,在中国科技馆的建设工地上,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奠基石旁,挥锹为中国科技馆奠基,奠基石上“中国科学技术馆奠基”9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从此中国的科技馆事业就破土而出了。邓小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科技馆事业奠基人,这不仅是由于他为中国科技馆奠基题词,  相似文献   

11.
洪唯佳 《科技馆》2005,(4):9-10
办好科技馆,设计出好的展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设计好的展品,使展品真正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艺术性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给新馆的基础学科展品设计做些准备,2005年8月,中国科技馆在展厅就基础学科展区的展品设置、观众自身的情况和他们对展品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与100名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进一步搞好展品设计工作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100年,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中国科技馆和中央电教馆等单位联合制作了《触摸科技——中国科技馆中学物理探究资源》光盘。2005年7月6日,中国科技馆、中央电教馆在陕西科技馆举行了向陕西省捐赠光盘活动。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6,(2):63-63
“阻击禽流感科普展”于2005年12月29日在中国科技馆开幕。数百幅图文并茂的展板详细介绍了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因”。同时首次展出的放大了1亿倍后,直径达1米的H5N1禽流感病毒模型,向观众直观展示了这个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4.
贾亚千 《科技馆》2001,(1):19-20
1999年春节,中共中央政策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中国科技馆时指出:考核科技馆,不是考核创收了多少钱,而是考核一年接待了多少观众,常设展览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主战场和最主要方式,但常设展览不是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全部,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杨让科技馆办得趣味,多样,精彩,除办好常设展览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馆》2006,(3):10-10
2006年8月3日,第二届“科技动手做,欢乐大庙会”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参与、动手、快乐”为宗旨,汇聚了北京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制作和趣味实验的专家以及北京市各区科技馆的一批中青年教师,活动倡导孩子们。“玩中学”,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热爱科学。4天时间共接待观众2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2006,(1):32-32
2006年1月25日,由中国科技馆与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大队和《图形科普》杂志社协办的《狗年话狗》科普展览在中国科技馆B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科技馆》2005,(3):32-32
2005年7月27日上午,在中国科技馆召开了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招标开标会。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08”办)工程计划部部长助理黄晖,北京市监察局驻“08”办监察处郝卫平等有关人员参加了开标会。通过资格预审的七家投标单位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向招标人递交了投标文件。  相似文献   

18.
廖红 《科技馆》2005,(4):32-32
2005年11月27日,由中国科技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的“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9.
李春才 《科技馆》2005,(3):I0003-I0003
2005年7月26日,由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技馆共同主办的《爱因斯坦——宇宙大匠》专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院士,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瑞士驻华大使马提内利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所长雷恩,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洛娃集团董事长胡克勤。  相似文献   

20.
《科技馆》2009,(3):29-29
过去20年来,中国科技馆一直沿用中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作为馆标。由于该“司南”的造型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建馆理念,确立新馆全新的对外形象,提升新馆的社会知名度,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中国科技馆在全力推进新馆建设的同时,也一直在筹划设计一个形意完整、既简约鲜明、又具有较强的视觉识别性和视觉冲击力的新馆标,以配合新馆的建成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