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翠敏  黄映聪  何月顺 《江西科学》2022,(4):696-703+747
地面控制点的选取是遥感影像处理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当待校正影像数据量较大时手动选点的效率较低。为提高地面控制点提取的效率,以台湾省台中市为研究区,对云端瓦片影像数据进行挖掘,测试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并用它来开展自动提取地面控制点的试验。首先,分别提取目标影像和参考影像的特征点;然后,通过特征点匹配和错误匹配剔除,计算特征匹配点相对于参考影像特征点的地理坐标;最后,生成目标图像与参考图像特征点的地面控制点文件。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能够自动提取地面控制点,且精度达99%以上,实现了用较低分辨率校正较高分辨率的影像,表明采用SIFT算法挖掘云端遥感影像特征,可以智能、快速地提取待校正遥感影像的地面控制点,对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配准是遥感影像融合与校正的基础,而控制点提取是遥感影像配准的关键。针对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配准时产生的控制点少且分布不均匀、正确匹配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提取其控制点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区域匹配策略,首先将参考影像与待配准影像的公共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对2幅影像中相同地理范围的小区域进行一致编号,接着建立影像的多尺度空间,对每一个尺度影像区域块采用Harris进行角点检测,用SIFT特征描述符描述Harris角点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区域匹配策略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取出均匀分布且精度高的控制点对,有利于提高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配准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制点的摄像机视觉成像畸变校正过程中,控制点自动提取困难且误差较大,因此难以实现动态图像的在线准确校正.针对目前控制点提取校正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鲁棒性好的控制点匹配提取校正方法.该方法在实现控制点的自动、精确、鲁棒提取的基础上,建立畸变图像与原始图像的最优次数多项式映射模型,并结合双线性插值运算对图像进行校正.该校正算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图像识别系统中实现了快速、精确的图像畸变校正,校正误差为0.037像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一种由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提取的多尺度边缘信息作为特征模板,从而可将影像的灰度信息的匹配转化成特征的匹配,利用特征模板与待匹配影像建立间接的相似性度量,以达到提高速度、抗几何失真及灰度变化的目的。同时该方法的多尺度特性,可以满足对于匹配精度和匹配速度的多种需求。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证了互相关影像匹配的精度优势条件下,提高了影像匹配的速度,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常用的特征匹配方法难以满足长间隔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匹配,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匹配框架。该方法首先构建Siamese双通道结构的深度卷积网络,利用点积非线性组合双通道深度卷积特征,以Sigmoid为激活函数输出影像块的匹配概率来确定粗匹配点;通过建立金字塔多尺度空间构建基于Siamese深度网络的多尺度影像匹配框架,结合粗差点剔除与由粗到精的匹配策略实现卫星遥感影像多尺度精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获得大量均匀分布密集匹配点,相比常用方法能显著提高长间隔多时相遥感影像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6.
融合纹理特征和空间关系的TM影像海岸线自动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以往研究中简单运用影像单一特征(光谱特征或者空间关系)提取海岸线的不足, 在提取过程中逐步融入区域纹理特征、空间关系和经验知识, 提出一种融合纹理特征和空间关系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 首先利用影像的水体指数和纹理特征, 对影像水、陆区域进行二值分割; 然后结合空间关系和经验知识, 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和后处理, 并生成矢量海岸线; 最后, 利用基于线匹配的岸线精度评价准则, 分析岸线提取结果。将该方法运用到辽东半岛复杂背景条件下TM影像的海岸线提取实验中,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证明纹理和空间关系在海岸线提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整体矩形匹配方法、结点扩展方法、道路连续匹配终止准则等,提出了一种较完善的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直线道路方法.利用最佳匹配矩形扩展结点进行道路的连续提取,建立道路连续匹配终止准则结束对当前道路的连续提取.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影像上主要道路,较好地表示道路的边缘、宽度和方向.同时,在道路提取过程中将自动跟踪和少量人工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浮点型特征描述算法误匹配率高、匹配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空间金字塔与AGAST(adaptive and generic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快速特征提取相融合的局部二进制特征匹配算法(Agast-Adaboost local binary feature matching algorithm,ALBFMA).该算法首先构建高斯尺度空间金字塔,将AGAST与尺度空间融合并提取特征点,然后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特征点进行二值描述,生成特征向量,从而提高该算法的匹配速率和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匹配精度高的优点,并且对光照、尺度及旋转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自动获取控制点的人脸表情变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算法自动提取人脸特征点,亦即控制点,然后使用基于控制点的Morphing技术,使一张中性状态的人脸平滑地过渡到有表情的人脸.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影像道路提取的整体矩形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整体矩形匹配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城市直线道路进行提取.方法基于影像特征、道路知识和数学形态学的击中击不中思想,通过改变影像分割阈值、矩形宽度和矩形方向,从矩形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整体匹配,使得矩形满足最佳匹配原则,从而提取出道路.利用提出的方法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消除树木、汽车等对道路提取的影响,有效地提取出直线道路的边缘.  相似文献   

11.
图像融合作为信息融合的一个重要领域已广泛应用于遥感、医学、计算机视觉、军事目标探测和识别等多方面。文章在传统的多分辨金字塔结构—Laplace金字塔的基础上提出Spline金字塔融合算法,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在融合过程中着重讨论了塔形结构的分解和重构及融合规则。由实验结果可以判断Spline金字塔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视觉特性的多尺度对比度塔图像融合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同一场景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尺度对比度塔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对比度金字塔数据结构得到图像的多分辨序列,采用基于视觉特性的融合算子在图像的相应各级上融合源图像的细节,再通过金字塔逆变换重构出最终融合图像.这种图像处理方法具自适应性,不随各自输入图像的灰度特性而改变,同时增强了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产生了较好的视觉处理效果.对熵、交叉熵和互信息3种量化评价标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Laplacian金字塔、比率低通金字塔和小波变换融合方法的性能更加优化,其中熵提高了0.5%~3%,交叉熵降低了13%~78%,互信息提高了1.8%~8.4%,评价结果与目视效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彩色印刷品表面质量在线检测过程中存在目标图像定位精度低、定位速度慢而导致检测误判率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彩色图像分层搜索定位新算法.首先采用图像金字塔结构在空间域中对彩色图像进行分层,分析尺度因子和层数的选择对提取目标图像关键特征的影响;其次,基于边缘特征建立各层的匹配模型,最后引入粒子群算法(PSO)求解每层的最优匹配参数,实现待匹配对象的快速定位.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宽幅面彩色印刷品像素大小为1024×454的目标图像平均校正偏差不超过0.1°,即水平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可达0.017个像素;对角度偏移小于6°的图像,分3层搜索校正的最长时间仅为12.6 ms,以上实验结果显示出该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融合图像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新方法.先利用对比度塔分解得到多分辨序列,然后利用加权Wedgelets变换和小波变换在图像序列相应尺度上融合源图像细节,并采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优化权值.新方法不仅有效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纹理,改善了视觉效果,而且使融合图像信息熵保持在较高水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所得到的图像像素平均梯度值比小波和Wedgelets方法分别提高了0.31和3.27,图像灰度值标准差分别提高了2.27和3.93.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分析以往旋翼桨叶共锥度测量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景视觉技术的旋翼共锥度测量的新方法。由全景图像球面还原算法原理,推导出了一组用于计算桨叶锥度差的逆投影公式。利用同步电路控制摄像机拍摄实现了对目标桨叶的实时提取,并对全景图像的解算方法进行了相应研究。应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对全景图像进行初次分割,重点介绍了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标记法对桨叶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并取得了很好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对于桨叶锥度差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应用于未来的实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图像特征塔集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塔集的融合方法.算法主要包含两部分,子图像的融合及对应残差图像的融合.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和信息包含在子图像中,因此,在图像金字塔的子图像融合过程中,特征塔集的构造由局部能量和局部熵组成.考虑到残差金字塔包含了原始图像的边缘或高频成分,因此采用梯度作为其融合特征.最终的融合结果,可利用金字塔反变换获得.由于将残差金字塔也引入到融合算法的设计过程中,因此融合的精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另外,采取简单的金字塔可以有效地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经常利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金字塔控股结构,运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和股利政策等手段,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实质上的侵占。终极控制人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削弱了投资者保护力度,应从产权保护——投资者保护角度采取措施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于图像融合中的多尺度对比度调制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金辽塔结构,将输入的多通道图像在不同频段上进行分解,得到待融合图像的对比度金字塔,然后对比度金字塔的相应级上进行相行相互调制,得到融合图像的对比度金字塔,最后利用金字塔算法恢复出融合图像。实验了基于调制原理和对比度金字塔的多尺度对比度调制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SIFT特征匹配算法在特征空间中进行历遍搜索,匹配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字塔层间匹配算法。首先,根据特征点所处金字塔层不同将特征点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其次,选择待配准图像金字塔中某一层集合,在基准图像金字塔中寻找相似层,并确定待配准图像金字塔与基准图像金字塔层之间的相似关系,最后,在相似层之间寻找匹配点。待配准图像中的选择层集合由金字塔底层到顶层,寻找相似层所用时间依次缩短。与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相同的旋转稳定性。将该算法与原算法分别应用实际图像配准中,结果表明:可见光图像配准中,匹配速度提高了3.2倍,正确匹配率提高了10.3%,红外图像配准中,匹配速度提高1.4倍,正确匹配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ASIFT算法是一种具备完全的仿射和尺度不变性的特征提取算法.但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计算量大、匹配效率低、易出现重复特征等.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多仿射造成的畸变图像进行模拟获得模拟图像,然后对模拟图像构建高斯阶梯(Zoser)图像金字塔,由24邻域极值点构成特征点,并确定特征点的尺度和方向,最后利用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特征点对.通过对遥感图像匹配实验证明该算法效率较高,并能够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