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正> 旱涝灾害迄今仍是河南省农业的严重灾害。建国以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虽有效地提高了防御旱涝能力。但是,洪涝渍和干旱灾害、仍然困扰着河南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一、农业旱涝灾害特征 1.季节性明显,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年雨量50-60%降落在夏季,成为农业洪涝灾害的主导原因。冬春少雨蒸发量大,农业生产频遭春旱。由于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加重了旱涝灾害的防御难度。春旱平均相对变率在50-70%。夏播作物生长旺季的6-8月间,由于各年夏季风强弱和迟早的差异、降水量极不稳定,6月变率可高达80%左右。7-8月变率达39-65%,使当地农业防旱与抗涝频繁交替难以驾驭。 2.旱涝灾害随地势高低呈阶梯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旱涝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并对1996年黑龙江省的灾害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5.
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能力,提出了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建设生态城市、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增强生态旅游业活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7.
通过研究聊城市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及人口的构成现状,揭示了聊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一直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财富。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球因自然灾害残废的人数达300万,8亿多人口的生活受到影响。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亿美元。我国是个灾多、灾重的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受灾面积6—7亿亩,成灾面积3亿多亩,成灾人口2亿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地震较多的国家之一,7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地区面 相似文献
9.
分析评价了聊城市的农业自然资源,提出了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采用动态聚类数学模型对该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与灾害相互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20(2):92-96
研究人类与灾害要上互影响机制的出发发点:人类与灾害的对立统一性;环境因子致灾差异性;灾害的诱导性和人类的主动性;人类与灾害相互影响强度的递增性,人类与灾害相互影响机制主要有:孕灾环境,承灾体的耐性域机制;灾害心理行为机制;时空合机制;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程度低、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受人口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针对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环境灾害小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以遥感技术作为基本支持,以自动分类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为基本提取方法,并结合实地调查,监测作物长势情况和内涝灾害的影响.根据影像数据,提取了兰西县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精度达到90%以上.同时,提取了内涝区域的分布和面积,并结合两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对...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重大自然灾害特征和防灾减灾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河南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课题组 《河南科技》1991,(3):5-6
<正>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北旱涝地震重灾区、受不稳定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以旱、涝、病虫害、洪水、地震等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率高,危害大,因而成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高发区(四川、河南、河北)之一。历史上我国危害最大的旱、涝灾害均发生在中原地区。据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平均每年民政救灾款项高达7675万余元,占全国总数的1/10。平均每年耕地成灾面积高达552.8万亩,成灾人口2318万人,减产粮食48.4亿斤,倒塌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天水市1990年8月11日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灾害,论述了椒树湾和泰山庙滑坡的特征和成因。根据滑坡位于人口密集区,又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的特点,迅速提出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应用系统工程理论给予实施,防止了滑坡发生灾变,避免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达到了防灾减灾的良好效果。同时提出了居民繁居区滑坡的长期防灾战略和近期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聊城市6所中学的1206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余暇活动。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闲暇时间以参加体育活动为主,提出了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