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有机肥施肥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葡萄有机肥施肥机施肥均匀性差、作业效率低以及开沟深度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葡萄有机肥施肥机,该设备由开沟装置、施肥装置及机架3部分组成,能够一次性完成深开沟、施肥、覆土作业.结果表明,该设备施肥均匀度变异系数为11.96%,断条率为0,施肥深度平均为44.9 cm、肥料距根部距离平均为58.1 cm.  相似文献   

2.
刘维君 《甘肃科技》2013,(21):149-153
试验设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留茬(NT)、和传统耕作(T)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板蓝根农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cm土层之上(包括20cm),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处于最高,传统耕作的土壤温度最低,但是在25cm时,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处于最低,传统耕作的土壤温度反而变得最高.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水分含量比免耕留茬和传统耕作的要高,同时免耕秸秆覆盖相对于免耕留茬和传统耕作有较小的土壤容重和较高的土壤孔隙度.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容重比传统耕作的分别低0.07g/cm3、0.155g/cm3、0.06g/cm3,比免耕留茬的土壤容重分别低0.04g/cm3、0.099g/cm3、0.034g/cm3,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孔隙度比传统耕作的分别高2.31%、5.28%、0.99%,比免耕留茬的土壤孔隙度分别高1.32%、3.3%、0.66%.  相似文献   

3.
刘新国  薛汉刚 《汉中科技》2010,(6):17-17,39
稻茬小麦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收,成熟的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本文从除草、播种、覆草到施肥、田管、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试验研究与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麦、玉米、小颗粒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发展现状、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探讨了这几种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试验研究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玉竹1a根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种栽直径、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与株高、平均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最佳密度是10cm"30cm,1a生玉竹根茎产量达到667m2为2332.8kg;种栽直径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呈正相关,种栽直径1.1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为0.1653kg,是种栽直径0.2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0.1005kg的1.64倍,增加产量幅度达64.5%,因此,瘦弱细小的根茎不宜留种;播种深度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种栽播种深度为6cm是最佳播种深度,其根茎产量比播种深度14cm的增产111.2%,比播种深度10cm的增产44.2%,比播种深度2cm的增产36.1%。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免耕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免耕小麦指在秋粮作物收获后,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不用翻耕,直接在坂田上进行播种而获得较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栽培措施相比较,免耕小麦具有省时、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对于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动力不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恒 《山西科技》2013,(6):44-46
对不同耕作方式下旱地玉米种植的试验结果显示,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cm~7cm深处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探墒播种降低了地温,提高了0era-20cm深处土壤的水分含量;免耕探墒播种产量为6591.82kg/hm2,较旋耕降低553.36kg/hm2,减产效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由此说明,免耕探墒播种是旱地农业生产中有效的抗旱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工作部件的选择、设计及参数确定。实验结果表明:机具结构简单,重量轻,调整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小麦免耕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农田灰潮土的氮素淋失特征,采用室内试验槽土壤淋溶试验,设无秸秆+不施肥(CK)、无秸秆+常规施肥(SF)、秸秆破碎填埋10 cm+常规施肥(JGF)、秸秆原状覆盖+不施肥(JG0)、秸秆破碎填埋10 cm+不施肥(JG10)、秸秆破碎填埋20 cm+不施肥(JG20)6种处理,综合研究坡度为5°时不同施肥方式及不...  相似文献   

10.
闫月娥 《甘肃科技》2005,21(11):240-24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沙地衬膜深度和灌溉量对衬膜沙地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量一定时,随着衬膜深度的增加,小麦的各项经济指标趋于变大,株高、千粒重、受孕小穗率升高,而穗长、小穗数以衬膜80cm最高;当灌溉量和衬膜深度同时增加时,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呈单峰曲线,其中千粒重以D3W3(衬膜深度80cm,灌溉量900m^3/hm^2)处理达到了极值52.48g.因此,在同一施肥条件下,D3W3为衬膜沙地小麦的最佳种植组合.  相似文献   

11.
以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不同播种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 cm时出苗率最高为80.66%,1.50 cm时最低40.66%,且与0、0.50和1.00 cm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三叶鬼针草幼苗根长、根数及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0.50和1.00 cm处理间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却显著高于1.50 cm处理.幼苗苗高随播种深度增加而降低,且1.50 cm处理显著低于前3个处理.表明0.50~1.00 cm播种深度适宜于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而0或1.50 cm不利于其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本地区田间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深松土壤、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等四大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当前开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稻茬马铃薯免耕栽培是不进行土壤耕耙.只开沟作畦直接施肥、播种再进行稻草覆盖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整个栽培中不犁不挖,成熟时揭草收获,方便实用、省时省力。具体步骤为开沟、除草、作畦、施肥、播种、盖草、覆膜,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本地区田间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深松土壤、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等四大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当前开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是一项深受农民喜爱的实用栽培技术。本文针对栽培过程中存在着出苗迟缓不整齐、产量不高、绿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常规品种为早熟优质脱毒品种、改宽厢浅沟为窄厢深沟、改不催芽播种为催芽播种、改常规施肥为一次性全量平衡施肥、改治病为主为预防为主的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主动防堵的思路,提高国产 免播机质量与尺寸受限情况下的防堵 性能。先后研制出带状旋耕、条带粉 碎和驱动圆盘3种主动防堵的轻型免 播机,防堵能力强,能胜任高产玉米 地免耕播种小麦,质量316~500 kg/m, 与国产拖拉机匹配,价格为国外免播 机1/8左右。田间对比试验表明,轻型 主动防堵免播机动土量和动力消耗比国 外免播机大一些,但在小麦出苗、长势 和产量上优于国外机器。2006年推广近 2万台,玉米地免耕播种小麦约 40×104 hm2。  相似文献   

17.
所谓麦田间套20+40模式,小麦播种采用大小行的形式,小行距20cm,宽行距40cm,带宽60cm。麦田间套20+40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小麦比20cm等行距单作(下称对照)栽培产量不减。据1995年在校实验农场的试验证明,20+40模式小麦亩穗烽较20cm等行距单作对照减少24.77%,但穗重却增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及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烟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采用云烟87为研究材料,设置了免耕、浅耕(旋耕20 cm)、浅耕(犁耕20cm)和深耕(犁耕40 cm)4种耕作方式,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和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月—3月间,土壤耕层15 cm温度表现为:犁耕(40 cm)犁耕(20 cm)旋耕(20 cm)免耕,深耕后土壤温度分别比免耕和浅耕平均高0.75℃,0.71℃和0.52℃;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均表现为深耕(犁耕40 cm)高于其他处理,而免耕表现最差,其中深耕(犁耕40 cm)细菌总量是免耕的3倍多;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均表现为深耕(犁耕40 cm)最高,与免耕相比,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383.81 kg/hm~2、12 415.19元/hm~2和8个百分点.综上,在该试验条件下,采用犁耕(40 cm)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土壤温度,改善土壤微环境,提升烟叶根系活力和提高烟叶产量,可以作为我省烟叶产区植烟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作与培肥对小麦氮吸收效率、根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耕作与培肥措施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根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在前5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深耕(DTF_0)、浅耕(STF_0)、免耕(NTF_0)、深耕有机肥(DTF_1)、浅耕有机肥(STF_1)和免耕有机肥(NTF_1)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0~20cm土层,浅耕有机肥处理下,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40~60cm土层,免耕有机肥处理下,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浅耕有机肥处理下叶片和穗部氮素积累量及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与其他处理相比,深耕有机肥处理下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根效率最高,根系呼吸速率最低.浅耕有机肥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高产、高效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小麦玉米轮作栽培这项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技术涉及秸秆机械还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对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所具有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解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