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学是研究有关地图的理论体系和技术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结构与特性的空间信息,集中表达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展示了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内在联系及其时间变化等,也成为区域创新与科技地理研究的新工具。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黃秉維 《科学通报》1960,5(10):296-296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間物貭、能量交換及其地域差异的科学。直至不久以前,它不但基本上沒有走出經驗性、描述性的范围,理論基础非常薄弱;就是用来观察、辨識自然的性貭和动态的方法,一般也不够精确,所能达到的視野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提供充足的、为认識地理环境所必需的資料。在上述情况之下,要建立关于地理环境中各項現  相似文献   

3.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浅见与短视,诱发了多种环境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类种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表中所列有关环境的“年”、“节”、…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05,50(20):2190-2190
主编:白东鲁 陈凯先 出版:化工出版社 2005年8月 定价:58元 根据药物化学的最新发展动向,结合我国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几项重大成果,全书大致分为如下3部分内容:第1部分介绍了近年来新药研究开发中迅速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第2部分内容涉及到备受广泛关注的几大类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如受性药物代谢研究、蛋白酶抑制剂研究、以糖为基础的新药研究等;第3部分分别对我国科学家自己创制并受到国外同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3类药物——羟甲基芬太尼、石杉碱类化合物和青蒿素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5.
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或生物生活痕迹在埋入土中千万年后,被完整地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化石。骨骼、贝壳等坚硬部分成为化石的数量很多,此外,也有动物足迹和植物的化石。有趣的是,当矿物渗入化石之后,自然物质就“升华”成了艺术品,展现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化石内在美。不信,就往右看。 ①硅化木 (三叠纪,美国 亚利桑那州) 该化石是一株2亿多年前的树的一部分。当树木倒下后,硅液(SiO2)渗入树木,穿过细胞壁,结晶为石英,最终形成硅化木。该化石中央明亮的弧形部分主要由褐铁矿(Fe3O4)构成,其余略带紫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作为信息器官的脑养老孟司著刘春阳编译对脑的认识对脑的认识有三种:其一,是物质的脑,亦称为解剖学上的脑,扩而大之,包含脑的生理功能。它是从外部研究而了解到的.因而具有“客观”的色彩。其二,是内部的,主观的脑,亦称心理。扩而大之,包含了逻辑和数学。因为逻...  相似文献   

7.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盛基 《科学》2006,58(6):29-31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命题,它还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或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人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互相关系,编织成了一张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网。远在现代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中国各族人民就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自然圣境就是这类民间保护自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经典分类学的时代契合——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家庆 《科学》2007,59(5):49-52
自1735年《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出版始,自然科学有了经典的分类学。该书作者林奈(C.von Linné)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则。《自然系统》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历经270多年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修泽雷 《科学》1999,(10):59-60
自门捷列夫发现周期律(1896年)以来,时至今日、已百年有余通过众多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元素周期表所显示的内容及其变化规律,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熟悉和掌握.成为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人们还发现.宇宙中的已知物质和天体,都是由表内已知元素所组成周期表内原子序数增长的方向,又与组成天体的物质演化趋势一致、这也为众人所共认。  相似文献   

10.
震撼数学的基础寿华好译我学是一种语言,科学家们依靠它抢述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小到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大到遥远星系的外部空间.大多数科学家执著自然的数学结构本质,并认为科学家的任务只不过是简单地去发现这种结构罢了。数学是一种毫不含糊的事业.它穿不得半...  相似文献   

11.
环境磁学研究及其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国 《世界科学》2005,(10):25-27
从磁学的观点,一切物质皆具磁性,总体上可将物质分为铁磁性、亚铁磁性、反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五种基本类型:环境物质(如土壤、沉积物)是由不同磁性质的矿物、有机质等组成,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物质所表现出的磁性特征,与其所含的磁性矿物类型、含量和晶粒特征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来源、搬运过程、成土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1997年国际人类基因研究组织宣布为类人猿基因项目立项后不久,便成立了国际黑猩猩基因组序列和分析合作组织。该组织从取自一头名叫“克林特”的雄性黑猩猩的活体组织进行了DNA的测序.并在2003年12月完成了其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测序工作。随后,又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对星猩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于2005年9月初分别在《自然》、《科学》上公布了两者之间的部分比较结果。为此.科学家就人类基因组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对比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12日是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毫无疑问,达尔文是现代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达尔文本人也许没有想到,他在自然和科学、宗教和哲学、艺术和文化.乃至政治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无人匹敌。为此《自然》杂志将对达尔文展开持续的报道.内容涉及与达尔文生活、科学遗产等有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暗物质的暗物质是人们看不见的物质。虽然看不见,但科学家认为它确实存在,而且其质量占宇宙所有质量的大约90%.这是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自然定律而确认的。由于暗物质不产生光线,由正常的技术手段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上个月,两个太空科...  相似文献   

15.
地球表层进化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表层进化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刘宗超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粤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一般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最高形式,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物质生...  相似文献   

16.
卫青 《大自然探索》2001,(6):80-80,F003
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或生物生活痕迹在埋入土中千万年后,被完整地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化石。骨骼、贝壳等坚硬部分成为化石的数量很多,此外,也有动物足迹和植物的化石。有趣的是,当矿物渗入化石之后,自然物质就“升华”成了艺术品,展现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化石内在美。不信,就往右看。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04,49(21):2203-2203
本书系丛书《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自然历史卷.书中围绕西北水资源自然背景这一主题,以干旱环境的自然演化为主线,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演化.全书着重探讨了西北干旱环境格局特点及其形  相似文献   

18.
任建国  初航  吕大炜 《科学通报》2021,66(2):162-168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作用、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1-3].地质学研究聚焦地球自身的物质组成、从表层到内部结构构造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所反映的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1~3].现阶段地质学研究的视角已拓展至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特别是宜居地球成因以及地...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域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为此,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早在16世纪,法国的著名政治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博丹就提出了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受人们居住的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性影响的思想。博丹的这个思想后来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英国学者亨利  相似文献   

20.
郭友好 《科学通报》2004,49(2):176-176
生活史进化和繁殖生态学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进化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且异常活跃,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而在我国,有关的研究则非常缺乏,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一本能够反映该领域最新进展,系统介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的著作就显得非常必需.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