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址已达29处。按联合国的规定,只需达到4项申报标准中的一项,即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而“三江并流”地区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4项标准,在全世界十分罕见,在整个中国申报史上更是绝无仅有的。在横跨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广大地方,奔腾不息地流淌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在直线距离不到80公里的范围内,自北向南并肩奔流,气势磅礴,穿越横断山脉的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这就是“三江并流”。“三江并流”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有16个民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05,(7):30-31
长江、湄公河、萨尔温江,是代表亚洲的大江河。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三江并流区是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在那里,三条大江河的源流方向关不多是并行的。“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西北部产肩而流约170多公里,穿越拟当力卡山、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这神奇而圣洁的地方,有多少大江大河从这里孕育,奔腾到海!其中有三条大江,分别叫做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它们几乎并行地向东南奔去,穿行于险峻的横断山脉之中。金沙江迤逦转向东流,在中下游被称做万里长江;而澜沧江和怒江则一路南下,从云南出境流入东南亚。怒江进入缅甸境内后,称做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澜沧江流出我国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五国,在越南南部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500多公里,其中湄公河段长2888公里,流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地区的一条…  相似文献   

4.
朱华 《大自然》2011,(2):22-25
我国云南省的几条较大的河流都发育着深切的河谷,由于地形产生的“焚风”效应,在这些深切河谷内形成了干热的气候,分布着特殊的稀树草原型植被,也称“萨王纳”植被。云南的干热河谷主要是指元江、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的深切河谷。  相似文献   

5.
西南纵向岭谷地貌区北部的三江并流区是我国高山深谷发育的典型区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奔流,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以峡谷为主的河谷地貌。其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有:突出的纵向岭谷地貌,构成了少有的三江并流奇观;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河谷地貌形成演化发育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流域范围内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烈的生态脆弱性;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江并流”河谷地貌。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林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特殊的松林类型。其分布范围较局限,分布区以云南高原为分布中心,仅限于云贵高原西部地区。由于云南松的生态适应性宽广,在分布区内形成云南松林的优势复盖和集中连片分布。但分布地区所处生境条件复杂,本文根据不同的水热组合状况,将云南松林划分为云南高原中部和金沙江中游、东南部南盘江中上游、西南部元江上游和怒江中游,以及西北部金沙江上游和澜沧江上游等四个云南松林区。依据生态环境的差异和相似性,将林内的伴生树种和主要森林植被相近似的林分,归纳组合了十个森林亚类型,以利于对云南松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7.
云南澜沧江中游地区鱼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澜沧江中游有49种鱼类,隶属5目,9科,33属。其中以鲤形目的种类最多,有34种,占总种数的69.39%;鲶形目的种类次之,有12种,占总种数的24.49%;鲤形目和鲶形目鱼类是澜沧江中游的主要类群。云县以上(鱼兆)科的种类多;在云县以下鲃亚科的种类占优势。澜沧江中游有49种鱼类,在怒江,金沙江,元江,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诸水系,均有较多成分的分布。故澜沧江中游的鱼类区系与毗邻水系的鱼类区系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大山无虎     
当我在华人的虎年里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滋味。我虽然不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员,但我还是为大山无虎而感到了某种悲哀。毕竟在大山无虎的年代里,大山日益显得单调和孤立无援,更多的森林和动物面临危机四伏,在人类无节制地砍伐和捕杀面前,二者除了节节败退和渐渐走向消亡之外,似乎已经别无选择。在横断山脉的云岭深处,十万大山纷纷被川字型奔流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切割得有棱有角,个性分明。在本世纪之初开始的一些年月,我那属虎的年幼的奶奶曾随其亲人在三条大江的上游地带流浪和迁徙不止,企图寻找一个宁静生  相似文献   

9.
怒江水电开发,国内议论较多,争论也很激烈.怒江是三江并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三江并流作了简要介绍,提出怒江不宜全水头进行水电开发,应以不损害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前提,力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并存,建设更加美丽的怒江;可开发河段,既要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又要保护好怒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好三江并流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和自然性,真正做到开发怒江水电,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基于怒江、澜沧江云南段31个气象站点1965—2013年的月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两个流域各生物气候区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近50年的年、季节、月尺度的干旱过程、干旱发生频率及强度,揭示怒江、澜沧江云南段干旱发生的时空和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区季节、月尺度干旱整体上呈显著增加趋势,尤其是冬季;两个流域内各气候区干旱特征的空间分异不明显,干旱发生与全省性的大范围干旱发生较为一致;近50年来,研究区气温的显著升高可能比降水的微弱减少对其干旱变化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空间分析模型,作者对“三江并流”区土壤保持服务物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估算,揭示该服务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结果显示本区年均土壤保持总量达5.10×109 t·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767.66 t·hm-2·a-1.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地区集中在泸水县中南部怒江沿岸、云龙县中部澜沧江沿岸、玉龙县东北部金沙江沿岸及宾川县东部;主要分布于2 000~3 500 m的有林地中.各类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硬叶常绿栎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最低.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及其综合作用是影响“三江并流”区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24日,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在"第三届中国景区博览会"上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这意味着有"天下第一奇观"美名的石林风景名胜区在历经近16年的奋斗历程后,又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目标迈进了一步。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2007年中国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从南半球传来:包括云南石林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神奇地貌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顺利通过了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有34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含自然遗产6处。  相似文献   

13.
第2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5月12~14日在成都市举行.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波及全国,震中及周边地区震灾十分严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西部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流域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能源的角度来看,水电一直被列为“绿色电力”.但开发水电造成严重的生态伤害,环境损失很大。水电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 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水电强国。目前.长江从东到西的各大支流——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到流出境外的澜沧江、怒江.正在被各个水电开发集团列入“势力范围”。从传统能源的角度来看,水电一直被列为“绿色电力”.但开发水电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伤害,环境损失很大。为此.也有专家认为.水电算不算“绿电”还有待研究.不能盲目上马。那么.该怎么用“可持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变迁.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南边疆的空间范畴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对遗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实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证遗产地价值永续利用;同时也阐述了保护遗产地地方文化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澜沧江月径流量变化的相关性和多时间尺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云南境内澜沧江1955年1月~2001年12月的逐月径流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相关分析和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境内澜沧江月径流量变化的相关性特征和多时间尺度特征.结论为:云南境内澜沧江下游的月径流量变化不仅显著地包含了上游的月径流量变化,而且还更显著地包含了云南境内的月气候变化影响.云南境内澜沧江月径流量变化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澜沧江上游地区的月气候变化和云南境内的月气候变化均可能存在有约4个月和53个月的特征时间尺度变化.澜沧江下游允景洪的约7个月、30个月和74个月的特征时间尺度的月径流量变化主要是由澜沧江上游旧州的月径流量变化造成的;而澜沧江下游允景洪的约14个月和21个月的特征时间尺度的月径流量变化则完全是由云南境内的月气候变化造成的.对于较小特征时间尺度的变化,云南月气候变化造成的澜沧江月径流量变化一般是相同或滞后于澜沧江上游的月径流量变化;而对于较大特征时间尺度的变化,云南月气候变化造成的澜沧江月径流量变化则总是滞后于澜沧江上游的月径流量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9):76-77
<正>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9月17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9.
李迎春 《科技信息》2012,(34):I0097-I0097
孟连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汇点,居于怒江水系与澜沧江水系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民族和文化,生活在云南的九大傣族支系,在孟连就有4个支系。孟连傣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孟连成为研究傣族文化的黄金宝地。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可知,2005年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的入选标准是对2002年暂时修订版中的确认和完善。应根据2005年版《操作指南》中入选标准的最新规定相应调整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对2004年世界遗产名单中的788项世界遗产的入选标准进行量化统计,总结出各项世界遗产入选标准被采用的频率和入选标准的组合类别状况。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出全球和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入选标准的采用频率和组合类别上的异同。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国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多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遗产标准才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而众多符合1~2项入选标准的遗产资源则无法按照国际一般情况适时入选。但2005年版《操作指南》对每年入选遗产数目和每国申报数目的限制却将使中国众多的遗产资源无法与国外同类资源同期入选世界遗产名单,这是一项有悖公平合理的规定,不利于中国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健康发展。针对2005年版《操作指南》的实施,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应调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申报新的世界遗产类别;加大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力度;树立世界遗产大国形象和地位,通过合适途径促成对现行《操作指南》中不合理规定的更改,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