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低成本微反应器,其内部无微加热器、微传感器。针对这种低成本的微反应器,提出了一种温度测量与控制方案,其特点是将各反应器温度的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有机结合,能够同时完成上百只微反应器快速、准确的温度循环。重点阐述了温度传感器负荷效应的提取与补偿、动态误差补偿、微反应器温度间接测量误差评定、微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声化学反应器缺陷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声化学反应器.该反应器具有冷却和加热两种温控方式.对反应器的冷却降温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独特设计的冷却降温结构,克服了传统声化学反应器的缺陷,既可有效控制反应介质的温度,又不破坏反应介质中的声场及其超声空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来研究超临界水操作条件下,用于纳米材料合成的连续热液系统中的逆流反应器的性能.入口流量和温度是关键过程变量并在仿真过程中发生变化.预测的温度与取自相同的设计和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室测量数据相吻合.研究发现反应器中物料的快速混合可以通过超临界水的高流量与高入口温度,和使用非平衡的入口流量条件即超临界水的流量不等于反应物流量来实现.对比仿真还显示内管插入长度是一个反应器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当前反应器配置下其必须小于72.5mm,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醋酸酯加氢制乙醇反应动力学以及工业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建立固定床反应器二维拟均相有效扩散数学模型.结合单管实验数据修正的宏观动力学方程,采用Crank-Nicholson方法求解方程并对工业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与一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及单管实际运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氢酯比、不同控制温度、不同压力下二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模拟结果由于同时考虑了轴、径向传质、传热的影响,误差更小,所得固定床内温度和转化率分布与工业数据相符,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纯用溶解氧单一参数实现活性污泥反应器控制的不精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化学需氧量与溶解氧双参数联合对生物处理工艺反应器的曝气量最优控制的仿真方法.该仿真器用计算机软件MATLAB的模糊工具箱设计,通过6个关键的设计步骤实现了对反应器的模拟和控制.结果表明双参数控制更接近于反应器实际的运行状态,生物反应器反应条件控制效果良好,控制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可变加热速率线网反应器设计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温度历程对气固反应的影响,根据可调加热速率和恒温温度的反应器的要求,设计了线网反应器的结构和控制电路.通过对所搭建的线网反应器实验台进行温度标定,并且进行实验,得到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最高恒温温度对于煤热解特性的影响,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后,验证了反应器的可靠性.线网反应器实现了0~1 000 K/s的可调加热速率,并可在1 000 ℃以下的设定温度保持给定的停留时间,大大强化了对气固反应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热量分析和压力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化学链制氧流程,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模拟,分析了反应温度,压强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并对制氧流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常压运行时,随着制氧反应温度升高,能耗降低;随着氧化反应温度升高,能耗升高;两个反应器温差越小,能耗越低.负压运行时,随着制氧反应器压强的降低,能耗降低;正压运行时,随着氧化反应器压强的增加,系统能耗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到了制氧反应器负压运行、氧化反应器正压运行系统的优化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8.
循环反应器中循环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循环反应器便于控制物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同时使物料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被广泛应用.循环反应中的循环比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文章给出了确定反应器达到全混流操作状态所需最小循环比的基本方法.β的大小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反应器大小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某电厂的脱硝工程为背景,对烟道、反应器和支架这种大型复杂结构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以烟道出口和反应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支架变形对烟道出口和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支架变形的影响,烟道和反应器的变形分布由对称分布变为非对称,平均变形值要比不考虑时的大,但是支架的变形对烟道和反应器的应力值及分布基本无影响.因此在以强度为控制因素的设计中,烟道和反应器进行单独计算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完全厌氧工艺池体设计与控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不完全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分析,结果认为完全厌氧反应器属上流式污泥床,圆形的池体圆形环状均匀布水效最好,投资最少;为了使实际运行的反应速率K接近于理论速率,必须从反应器内废水的pH,温度,HRT和营养平衡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并提出了HRT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HTR-10 一回路舱室冷却系统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一回路舱室冷却系统是反应堆重要安全系统之一。由余热排出系统和屏蔽冷却系统两部分组成。非能动式余热排出系统以自然循环方式排出余热,排除了系统对外界动力的依赖性,余热最终经空气冷却器由空气自然对流排往大气。该文提出的非能动系统配以能动系统组成舱室冷却系统设计、采用可调遮热板控制辐射传热量,构成了HTR-10一回路舱室冷却系统新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组成方案,并据此完成了相应的工程设计。该方案不仅简化了系统、降低了造价、缩短了工期,而且使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片机的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半导体制冷器(TEC)的物理特性分析了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关键,给出了温度控制仪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整个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结构,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为半导体制冷器量身定做的驱动电路,可以方便的调节通过TE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TEC加热制冷灵活迅速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比例积分(PI)的控制方法使得温度控制快速稳定.温控仪与上位机通过USB口进行通讯,实现了上位机对温控仪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化学反应过程时变、非线性、时滞等特点,将模糊参数自适应PID算法及具有双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化学反应釜温度的控制,并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通过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适用于工业反应器的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数学模型,根据无催化氧化工艺的指导思想,把环己基过氧化氢的选择率和总的选择率作为氧化反应主要的工艺指标,对温度、压力、气相进口氧气含量、气液流量、反应器个数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为工业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数学模型的推导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介绍解决大延迟系统控制的Fuzzy-Smith预估控制器。热工动特性中,堆芯部分用集中参数近似,冷却剂用分布参数处理;蒸汽发生器分为预热段、蒸发段、过热段,建立高温气冷堆的数学模型。扰动量为从额定核功率100%减小到30%,调节氦风机的转速和给水流量使主蒸汽出口温度跟随给定值。仿真结果表明,Fuzzy-Smith预估控制器兼顾了Fuzzy控制和Smith预估控制器的优点,既对延迟特性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又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合于高温气冷堆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设计直接加热铅反应器和简易焙烧炉,使生产设备投资大大降低.利用湿法和干法配合生产,便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和工艺条件能直接制造高纯度硫酸铜.该工艺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精密流量标准气体配气装置──MF-5多组份动态配气系统,在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控制各组份的流量进行动态配气,研究了该系统的配气精密度。实验表明,该装置配气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配制值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以 80 97BH单片机为核心的小型电阻炉温度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给出了该温度测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和软件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5MW供热堆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 MW供热堆使用水力步进式驱动系统作为控制棒驱动系统.它是一种不同于压水堆使用的电磁-机械式传动的一种全新的控制棒传动。它以反应堆冷却剂(水)为工作介质,经泵加压后,注入安装在压力壳内的水力步进缸。通过由电磁阀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注入步进缸的流量,使缸外套作步进运动,拖动中子吸收元件;控制核反应的进行。整个系统包括有13套传动缸及其控制单元,所有的控制单元集成到两个组合阀体上。  相似文献   

20.
SafetyAnalysisofAccidentScenariosfortheHTR-10GaoZuying(高祖瑛);JiangZhiqiang(蒋志强);LiBaoyan(李宝琰);WangChunyun(王春云)(InstituteofNu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