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对彝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是彝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以先进文化思想认识彝族文化,保护彝族文化,挽救和挖掘彝族文化,发展繁荣彝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对彝族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是彝族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以先进化思想认识彝族化,保护彝族化,挽救和挖掘彝族化,发展繁荣彝族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火把节是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火把节期间除了开展宗教祭祀活动外,还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对彝族火把节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和功能加以分析,认为彝族火把节是连接彝族传统体育、传播彝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影响着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花腰彝族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个分支,花腰彝族剪纸是花腰彝族服饰制作过程的首道工艺,也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针对花腰彝族剪纸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图像学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花腰彝族剪纸纹样的内在蕴意进行解读。其次,笔者依据调查收集所得的剪纸花样,对花腰彝族剪纸的纹样结构和题材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花腰彝族剪纸纹样是原始崇拜的产物,其纹样图案充分表征了花腰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花腰彝族人民独特而又智慧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5.
彝族骨卜是彝族的一种特殊占卜化,彝族骨卜有羊骨卜、鸡骨卜和猪骨卜,其中羊骨卜是在彝族社会里最为重要、最为使人信奉的。这里笔着重讨论的是彝族羊骨卜的卜法及卜义问题。  相似文献   

6.
彝族古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彝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毕摩文化具有集诗、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的文化特性,它通过具体的民俗活动在特定的时空构成相应的文化场。从完整性、真实性的角度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彝族古籍的保护,更契合彝族古籍保护和开发的双重需要,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彝族传统政治制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彝族地区的实践和彝族传统组织形式--家支的变迁来说明彝族传统政治制度在这一特定时期的曲折性发展,同时也表明彝族地区今后民主化进程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廖玲  谌娟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0-171
严格地说,在现存的语言文字系统中能够看到彝族的灵魂观念遗迹。四川、云南和贵州文献在涉及灵魂一词时,几乎都各执一些意义。但总得来说,通过对彝族古籍文献的考释,彝族神话和经书关于灵魂问题的一些有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彝族自身特有的灵魂观、鬼神观、社会结构观等,诸因素共同构成了彝族宗教特有的文化基础,对彝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们到了地处滇桂交界地区的广西那坡县的两个彝族聚居村寨和曾有“彝族千家寨”之称的云南富宁县板仑公社龙羊彝寨,对彝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一次调查,并亲身参加了当地彝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跳公节。我们发现,这一带的彝族习俗与其他民族和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彝族习俗都颇有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其中尤以跳公节的特点最为显著。它与这个地区彝族的整个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都有密切关系,而且对今天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环境法律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现代生态价值,认为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对解决现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彝族生态道德教化对提升环境法律意识具有借鉴作用,彝族民间生态法对现代环境法体系具有完善功能,彝族生态经济法律文化对地区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彝族文字渊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文字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几百代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创制而成的.因为有了这种文字,几千年来,彝民族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彝族社会才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文章通过对彝文古籍、民族文字学家马达仁先生手抄孤本《阿诺史色与彝族文字》一书,以及汉文古籍上和彝族民间有关彝族文字起源问题的记载与传说,进行反复对比研究,最新彝学界有关彝族文字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彝族文字的创制时间应是"阿诺史色"时代,即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距今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2.
在滇中玉溪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彝族先民在悠久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创造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这些彝文典籍以其广博宏富的著述内容,集中体现了玉溪地区彝族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研究玉溪地区乃至整个滇南地区的彝族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研究中国彝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然而这些彝文典籍随着岁月逐渐消亡殆尽,亟待我们去发掘、保护和利用。玉溪市的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彝族自治地区的图书馆要承担起普查、搜集和保护区域内彝文典籍、彝族文献的职能,传承和弘扬区域内优秀的彝族文化,促进区域内彝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洪波 《科技信息》2009,(20):I0346-I0346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走访调查,从人类学角度看,彝族传统体育与彝族历史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彝族传统体育项目都与彝族的生存发展、生产劳动有关,表现出世代相袭的传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婚俗是凉山彝族人生礼仪中颇具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集中体现了彝族语言、文学、宗教、法律等方面的内涵。对彝族婚俗进行旅游开发,不仅有助于宣传彝族民俗文化,而且有利于凉山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彝族字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长斗争、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几百代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创制而成的。因为有了这种字,几千年来,彝民族的哲学、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彝族社会才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章通过彝古籍、民族字学家马达仁先生手孤本《阿诺史色与彝族字》一书,以及汉古籍上和彝族民间有关彝族字起源问题的记载与传说,进行反复对比研究,最新彝学界有关彝族字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彝族字的创制时间应是“阿诺史色”时代,即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距今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6.
彝族烟盒舞起源于原始的狩猎祭祀,与彝族“跳乐”、“跳弦”等民间舞蹈同源异流。彝族进入农耕社会后,烟盒舞开始以高梁杆、牛皮、铜鼓为乐器,加之与彝族男女青年“吃火草烟”相结合,逐渐形成有固定套路和配器的民间舞蹈,并由单一向综合性、复合性演变,成为深层彝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凉山彝族传统荣辱观是彝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彝文典籍<玛木特依>到民间谚语"尔比尔吉"以及彝族习惯法都有非常明确地对荣辱观的记述.结合胡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研究和挖掘彝族传统文化荣辱观中的积极因素,对提高彝族地区公民道德素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彝族药用植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相关数据挖掘,对彝族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对前期在云南彝族不同聚居地实地调查获得的植物标本、图片、功效和传统利用方式等相关信息的整理,设计和建立开源的云南彝族药用植物信息数据库.主要运用PHP脚本语言5.4.45版本,Linux 3.10.0-693.2.2.el7.x86_64操作系统,nginx/1.12.2 WEB服务器对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结果表明:该数据库能方便快捷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彝族药用植物相关信息;同时,该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云南彝族药用植物资源网络共享,有利于彝族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座谈法、访谈法,通过对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村寨的传统体育项目状况进行调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与保护,并提出抢救与保护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没有发挥最好的效益,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彝族体育旅游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把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原滋原味的本土生态特色,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