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白芷的药用部分为根。本文对根的组织分化进行了研究。其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在初生结构中没有分泌道发生。周皮在产生以前,由中柱鞘细胞先进行平周分裂为4至5层细胞,其最外层形成木栓形成层原始细胞。在成熟根中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大的多。除了次生木质部和周皮以外,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状态下南方红豆杉茎干向下萌生的气生不定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气生不定根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1)根为二原型,侧根正对着木质部发生;(2)幼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维管柱内紧挨中柱鞘内侧具有2~4层大型薄壁细胞;(2)根中无髓和树脂道;(4)次生结构发生于根毛区,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形成;(5)中柱鞘和栓内层细胞富含单宁类物质;(6)次生韧皮部有石细胞,次生木质部射线发达.  相似文献   

3.
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或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 ~2 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和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2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接种试验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轴向和射线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 虫侵染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细胞和组织病变发生在线虫虫口增长及穿过木质部进行分布之前,由管胞空穴化造成的输水堵塞是致使受害树木枯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分离得到了  相似文献   

6.
六属木兰科植物茎次生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滑瞳切片技术和显微镜的手段观察了木兰科一年生茎的次生结构特征。通过对中国木兰科6属12种植物一年生茎的次生结构进行描述和比较研究,为木兰科系统分类和林业资源树种的选择提供实验语气和积累研究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与其它原始木本双子叶植物相比表现出次生进化性状;次生木质部导管在横切面上的大小、形态和分布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有导管分布密集、管孔链和管孔团占优势向导管分布稀疏、单  相似文献   

7.
对欧活血丹营养器官解剖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活血丹营养器官具有双子叶植物的基本特征.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外始式发育;次生生长时不形成周皮,只形成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发达.茎横切面为正方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茎的表皮有少量的腺体与表皮毛,4个角隅处有厚角组织分布,厚角组织内侧为4个大维管束,髓发达;上、下叶表皮细胞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大,疏被表皮毛,腺点及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形态多样、排列疏松;叶为网状脉,主脉维管束发达,侧脉及各个支脉的结构因大小不同而逐渐简化.叶柄横切面为马蹄形,有三个维管束,中央大维管束发达,角隅处小维管束简化且具厚角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方法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茎尖、1年生和2年生茎以及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结果 北柴胡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细胞形成宽的射线.茎始终未产生周皮,而叶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成熟结构3个阶段.北柴胡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分泌道在茎中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髓中,在叶中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组织中,且这些分泌道均属初生分泌道.结论 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类似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茎、叶的一般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芡实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不定根起源于叶柄基部膨大处外侧的薄壁细胞组织中。根的表皮、皮层、维管柱和根冠起源于根顶端的同一原始细胞层。不定根无根毛,六原型。次生根由邻接原生木质部的辐射角尖端的中柱鞘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共同分裂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10.
当归根的组织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归是重要中药之一,本文论述了当归根的组织分化过程和每个发育阶段的解剖特征。包括根尖、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侧根的形成。其详细结果概括如下: 1、当归根的初生木质部是二原型。2、由中柱鞘产生侧根及周皮。3、在横切面上,次生韧皮部的面积比次生木质部大得多。4、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分子、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组成;次生韧皮部由大量的薄壁细胞组成,除了筛管分子、伴胞、韧皮射线以外,还有许多分泌道与薄壁细胞相混生,每一个分泌道由许多分泌细胞构成。本文为当归的栽培管理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先进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深入研究了冷轧工艺变化和道次间退火处理对工业纯钛板材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一次冷轧变形量样品经退火和二次冷轧加工后的EBSD取向分布图、取向差角分布图和极图得知,一次冷轧产生的孪晶对退火再结晶晶粒尺寸及晶粒取向(织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又影响二次冷轧的变形组织和织构特征,使二次冷轧变形孪晶的生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孪晶分数随着轧制变形量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同时会降低二次冷轧组织中{0001}基面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英语国家之一,它的语言虽然与英国同宗,但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其中,语言中大量使用的夸张和比喻最为典型,本文就此现象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植物胶的改性及其在钻探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野生植物胶是配制无粘土冲洗液的主要原材料.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采受到极大限制,植物胶已面临全面枯竭的状况。故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植物胶资源。目标是原料易得,可种植再生或人工合成,且成本较低。作者以一种可种植再生的植物胶--瓜尔胶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度交联改性和性能控制等手性,形成可满足钻进要求的新型复合胶无粘土冲洗液。经现场试用,效果较好,完全满足地质钻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势流理论,计算了五体船主船体横剖面和前后侧体连接桥上的纵剖面在规则波中的垂向剪力、垂向弯矩和扭矩波浪载荷响应RAO,分析了波浪载荷RAO最大值沿船体分布规律以及浪向对载荷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载荷较大剖面位置.在非规则波中,通过比较不同侧体布局的五体船波浪载荷有义幅值的大小,得到了后侧体纵向位置、前后侧体横向位置以及前侧体垂向位置变化对五体船波浪载荷的影响规律和侧体最优布局方案,并与三体船波浪载荷计算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后侧体布置于距船尾1/4船长区域附近较优,侧体横向位置和前侧体垂向位置变化主要影响连接桥内波浪载荷,前侧体的存在能有效减小后侧体连接桥的波浪载荷.  相似文献   

15.
 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水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夏季出现温跃层。枝角类(Cladocera)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具有垂直分布及昼夜迁移的特性。为阐明枝角类垂直分布格局及昼夜迁移对水温垂直分布的生态响应,选择千岛湖坝前段超过60m水深的湖区于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按季节进行昼夜垂直分层采集,以透明溞(Daphnia hyaline)为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透明溞是千岛湖坝前段湖区四季的优势种,基本以聚合的模式(MI>1)分布于垂直水柱中,春、夏、冬3季有正常迁移现象,秋季则无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千岛湖温跃层的出现加强了透明溞在垂直水柱中的聚集,促进了其夜间的上迁运动,使其成为坝前段湖区表底层水体物质交流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以岩芯、薄片资料为基础, 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井网加密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 进而解剖储层砂体在纵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 长4+5储层主要为一套中?细粒长石砂岩, 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储集空间以中小孔径的粒间孔为主, 发育少量裂缝, 储层物性较差。储层砂体在平面上呈较均匀的条带状展布, 厚度在2~5 m之间; 沉积亚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 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水下分流浅滩和水下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在纵向上, 水下分流主河道及浅河道交替变化, 在各小层有规律的展布。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寻找白于山地区的油气富集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偏南气流翻越秦岭山脉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风场的垂直结构和热力的共同作用是越山气流扰动不稳定发展和背风波形成的重要条件;水汽作用造成的垂直运动随高度呈抛物线分布;湍流扩散作用不利于上升运动形成。结果还表明,雨峰与上升运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证实了秦岭山脉和越山偏南气流对陕西降水的南北分布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含复杂裂隙岩体性质,甄别岩体中关键裂隙,进而简化裂隙网络.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含裂隙类岩石试样,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和颗粒流软件PFC研究了试样应变场变化、试样内局部应力分布状态和破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完整试样,含水平裂隙试样的峰值强度降低了20.9%,含垂直裂隙试样的峰值强度仅降低3%左右,水平裂隙对试样的劣化效果更显著;2)水平裂隙中部拉应力远超垂直裂隙端部应力,因此含水平裂隙试样更易且更早产生拉伸裂纹,导致含水平裂隙试样强度低于含垂直裂隙试样强度;3)当十字交叉裂隙中垂直裂隙长度为水平裂隙长度的1~2倍时,十字交叉裂隙中的水平裂隙是控制试样裂纹演化及强度特征的关键裂隙,因此十字交叉裂隙可简化为水平裂隙.  相似文献   

19.
水力机械的分离为三维流动,三维流动的侧向压力梯度产生边界层的二次流动。文中将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分为近壁粘性层和接近于主流的外层两部分,通过研究垂直于主流方向的二次流动和主流的相关性,结合三维分离线的邻近流动特性分析提出了通过主流流场参数和沿流向的二维边界层流动来判断三维流动分离的准则。在垂直于三维分离线的截面内,其流动性态和二维分离相类似。边界层的二次流动和侧向压力梯度,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水力机械三维流动分离的重要因素。当主流逆压梯度的方向与二次流动的方向均在主流方向一侧时,流动的三维效应使得三维流动比二维流动不容易分离。当主流逆压梯度的方向与二次流动的方向分别在主流方向的两侧时,三维流动较易产生分离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复式断面明渠水流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超声测速仪对非对称复式断面明渠水流流场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L-Y雷诺应力模型对水面和固壁边界条件进行有效地处理,结合混合有限分析法数值模拟了复式断面明渠二次流流动,和实验资料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和边界处理技术的合理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复式断面明渠二次流运动的流动结构和特性,得到复式断面明渠流动中的二次流分布速度矢量分布、主流流速等值线及典型断面沿水深的主流流速分布,发现自由水面上的主流速度存在速度下降现象,二次流产生最明显的位置在明渠主槽与浅滩的接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