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旅游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灾害旅游的概念,并进行了初步讨论,指出自然灾害了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灾害旅游具有巨大潜力,灾害旅游的提出对于旅游学和灾害学的发展都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2.
灾害旅游与旅游灾害的构想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些著名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发生地已被人类开发为旅游地,另一些有潜力但目前尚未开发的可视为潜在的旅游资源。开发灾害旅游项目既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还可以变“害”为“宝”;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也会引发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找出旅游灾害发生的条件、规律,制定防灾措施及灾后赔偿处罚条款等是旅游灾害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4.
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基于风险理论,从区域旅游资源灾害的危险性、旅游资源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子出发,建立区域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基于风险理论,从区域旅游资源灾害的危险性、旅游资源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子出发,建立区域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地质灾害与旅游发展的思考.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分析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地、旅游景区的灾害风险管理,包括旅游地的灾害预防管理,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的安全考虑和灾后救援体系的完善等.此外,要探索旅游灾后重建的路子以及开发灾害旅游产品,使旅游业可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一般大众旅游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个性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背包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并且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在这种新潮流的冲击下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背包旅游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但与国外一些背包旅游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相比,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本文阐述了背包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对其在我国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作出了前景展望,以期丰富对我国背包旅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业的现代化是一种“赶超型”的发展模式,作为旅游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从业者的生存状况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近年来经过媒体曝光的全国各地爆发的导游与游客及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导游冲突有蔓延发展并成为一种社会问题的趋势。本文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导游人员冲突事件入手,从旅游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导游队伍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职业心态不正、罢工、犯罪等越轨行为,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析旅游灾害成因及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释了旅游灾害的涵义,剖析了旅游灾害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减轻人文旅游灾害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有利举措,并对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责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海洋也是多种自然灾害的发源地。我国是海洋灾害频发的国家,常见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赤潮灾害、海冰灾害、绿潮灾害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才能做好海洋灾害应急工作。本文对我国现有海洋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适合方案,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旅游灾害概念探讨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五岳之首的泰山为例,对山岳型旅游灾害的基本类型、典型特征及防范对策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山岳型旅游灾害有其独有特点,以泰山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泰山旅游灾害的防治对策,以期能对山岳型旅游灾害防治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把发展旅游纪念品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点项目来抓,但针对辽宁旅游纪念品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正是出于这方面研究需要的考虑时辽宁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辽宁旅游纪念品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灾害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要表现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旅游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指出: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加强管理,健全法制,促进旅游业健康地发展。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外出旅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规模越来越大,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新环境下,要想保证旅游事业能稳定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旅游管理。目前,旅游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次声是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孕育、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并且不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有着各自固有的频段,随着监测手段的逐步完善和CTBTO全球次声检测系统的逐步建立,次声波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次声监测的常用装置和定位方法,阐述了不同灾害在孕育阶段和发生阶段所产生的次声波的频率,并通过介绍多种灾害在孕育、发生阶段产生的次声波,分析了对于同种灾害在酝酿期和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次声波频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王凯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244-24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日益严重。相应的,公安消防队参与城市应急响应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重要。而建立良好的城市消防应急指挥体系是实现高效、快速处置灾害事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致灾因素也迅速增加,因危险源种类和数量增多而引发的重特大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且灾害事故日趋复杂、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灾害后果愈加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两大角度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志祥 《科技信息》2008,(19):333-334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这个物质基础,这其中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到底什么是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它和人文旅游资源关系是什么。本文从发生作用方面,对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做了初步的分类,指出了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玉华 《科技资讯》2006,(5):233-234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定位于发展旅游城市,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城市,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城市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些分析,侧重分析旅游资源的审美因素、美感、审美方法、审美特点和城市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旅游更高层次的追求。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类型,由于迎合了人们对科技的好奇心理和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既让游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