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研究并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针对40个国家开展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已跻身世界第一集团行列,但是在投入强度、产出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创新发展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和创新效率,服务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国内外与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相关的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分析,依据逻辑模型基本思想,以陕西为例构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面板数据对陕西创新型省份建设现状及进程进行评价,最后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标体系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核心.作为当前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主要形式的规划环评,在实际工作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往往忽视和缺乏公众参与而不能充分吸纳公众意见,一方面导致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脱离公众基础,无法反映基层需求;另一方面,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公众监督、过程不透明,不利于化解环境冲突.通过对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的分析,试图用协商方式将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纳入指标体系中,按照公众意见反映程度提出了3种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即公示协商法、配额博弈法和征集整理法,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以某市发展规划为例说明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协商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型大学发展的背景,阐述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原则、内容和研究方法,从科研训练计划的组织管理、创新教育、过程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创新训练计划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以江南大学为例,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建设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效果评价提供可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琳 《海峡科学》2011,(3):14-16
在阐述创新型省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个方面构建创新型省份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沿海6省市的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测评和比较研究,为福建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借鉴创新型产业集群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潍坊市16个县市区区域创新体系、中小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为依托,构建集群创新力重要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潍坊市31个中小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探讨中小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规律。根据分析结论,从加强高水平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底蕴不断凝炼集群创新发展优势、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潍坊模式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智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建立适应智能制造环境的创新型人才识别模型与评价体系,以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驱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是实现智能制造企业高效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根据智能制造企业自身特征及企业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构成,从五个维度构建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意见法收集数据、检验模型,筛选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智能制造企业有效测评创新型人才素质,为后续的人才选拔、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国创新文化国际竞争力,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通过构建创新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GII创新指数排名和GDP总量排名均为前20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文化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①从综合竞争力水平来看,英国、荷兰、美国、瑞士处于第一梯队,德国、加拿大、法国处于第二梯队,中国、韩国、日本为第三梯队;②从竞争力构成要素来看,中国创新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创新驱动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发展基础力和创新型产业支撑力亟待提升,创新文化吸引力也存在进步空间.为此,提出完善创新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讲好中国故事、加大要素投入等管理启示,以期为提升中国创新文化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区域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重庆市促进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为此,应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优化人力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配置,使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协同发展;建立面向技术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对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科技人才资源对于科技政策的评价、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以及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内容,经调研分析,从政府宏观统筹管理和市场完善协调发展两个方面,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科技人才统筹利用机制模型,以良好的科技人才利用机制,促进国家人才战略和人才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城市科技人才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的概念内涵基础上,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青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是提出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社会发展水平的监测和预控;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重庆市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并利用灰色建模进行了预测,以达到对重庆市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和监测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六因素模型",即所谓的"钻石模型",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战略模型,并得出重要启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区由低成本型企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14,(1):42-43
<正>2013年,江干区以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为目标,按照"狠抓工作落实年"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2013年,江干区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创新型城区建设有新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定位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水平等,并分解为多个具体指标,形成指标体系,作为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对试点城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情,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及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软件对河南省各个省辖市(包括1个省直管市)及北京、上海、深圳、济南等22个样本城市进行因子评价和聚类分析,得出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为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7,(9):1529-1534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创建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综合评价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并找出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33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条件信息熵方法确定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因素的指标权重,并具体分析了影响郑州市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郑州市创新能力在全国位于中游水平,其中二级指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依次是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引导和推进该类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和特征;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冰山模型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影响力、创新能力、创新动机和管理能力等一级指标框架下的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尤其强调了对创新个体潜在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引导和推进该类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和特征;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冰山模型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影响力、创新能力、创新动机和管理能力等一级指标框架下的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尤其强调了对创新个体潜在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快速演进,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的深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和战略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成都市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并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