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海洋学院网络实验室建设为实例,通过建设一个能提供学习和研究开发需要的,具有较高实用性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进而对高校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目标、特点以及开放运行后的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高校实验室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高校实验室的基本功能以及实验室文化的创新氛围为切入点,通过论述高校实验室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和实验室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保障作用,以帮助阐明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与水平是一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高校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中,尤其要关注软硬件的选择、网络拓扑的设计、实验项目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娥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6(1):120-123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针对目前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提出高校在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时,要在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基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王洪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3):101-102
指出了加强高校实验室的改革、完善高校实验室的自身建设是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知识,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既是高校实验室面对社会发展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又是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阐明了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对培养人才提出过两项要求,其中一项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成为创造"这种环境"的有效保证,为人才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人事管理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开放实验室的运作与管理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条件进行实验室的开放;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开放实验室;如何科学管理开放实验室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开放实验室是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论述了开放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开放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实验室开放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理顺了实验室管理体制,狠抓了实验队伍建设和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实验室管理制度,在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实验室内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绍实验室内涵发展的涵义开始,在论述实验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内涵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实验队伍要优先发展、要靠实验团队集体的创造力、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区域优势等战略;提出了要走优化管理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加大提升实验教学岗位的吸引力、把实验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内涵发展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整体规划、将实验室内涵发展的情况作为考核校长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分别从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开放性三方面论述了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重点实验室建设而提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理轻文、结构不合理、管理手段落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区域高校实验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大力气,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全面提高实验室投入效益,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新世纪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创新性学习。高校实验室建设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 ,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武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7)
高校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围绕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办学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教学形式与内容等3个方面,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途径,以期实现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更好地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姜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85-189
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隔膜"已经成为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惟有解放思想,打破痼习,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从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入手,方能找到一条符合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淮安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机制可以清晰地分为以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内在凝聚机制"和以服务为主要标志的"外在服务机制"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它们构建了一个涵盖理念、制度、具体措施等在内的立体化工作机制,以"101%人才服务理念"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创造和保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经济环境等在内的淮安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切实可行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