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微铂盘电极和交联法制得的酶膜构成葡萄糖酶电极,测定其电流响应特性,研究了酶的固定化条件:酶含量以及载体蛋白和交联剂的用量等,对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较适宜的酶电极制备方法,并检测了所得的电极在不同pH溶液中的灵敏度,指出其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2.
HRP的电化学固定化及HRP/P—OPD酶电极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固定化方法制备含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聚邻苯二胺(HRP/P-OPD)膜电极,改变聚合用溶液的酸度和所含支持电解质的成分,研究酶的固定化过程及其对所得酶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依电聚合条件而异,酶可能以不同途径进入聚合物基质中.支持电解质的品种会影响酶膜的形成速度、组成和稳定性.所得HRP/P-OPD膜电极可在溶液不含电子传递体的条件下催化H2O2的还原,电聚合过程中进入酶膜的寡聚体可能充当酶的电子传递体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吸附交联法和共价键合法将葡萄糖氢化酶修饰在破碳电极表面上,并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其生物电催化动力学.提出酶修饰电极的界面模型并导出电极上酶促反应的稳态动力学表达式,从而指出由电化学方法测得的固定化酶表观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讨论了酶修饰电极的电而响应特性与固定化酶的性质、酶电极界面的几何特征、溶液中的传质以及电子传递体在电极基体上的电荷传递动力学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玻碳电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直接修饰在玻碳表面上以制成酶电极。苯醌代替氧作为电子传递体将酶反应和电化学反应进行偶联,并由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测定酶反应动力学参数,考察了不同修饰方法对酶催化活性、电流响应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比了将过氧化氢酶(CAT)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Nafion膜中,制备MWCNT-Nafion/CAT电极的方法,发现固定在Nafion膜中的MWCNT能在CAT和玻碳电极之间有效地传递电子,能实现MWCNT修饰电极上CAT的直接电子转移.CV测定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III)/Fe(II)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随扫描速度(0.050~0.210 V/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氧化峰电位(Epa)、还原峰电位(Epc)、式量电位(E0)′均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但其斜率不同,表明CAT的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化作用不是简单过程.用计时电流法考察MWCNT-Nafion/CAT电极对H2O2的响应速度和检测灵敏度,结果良好,且实验表明,该电极于4℃保存20天后,其伏安响应仍能保持80%左右.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疏松结构的优势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以提高酶电极的性能.通过聚乙烯醇(PV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共同静电纺丝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获得了固定化酶膜,用于构筑安培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膜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分析均表明酶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膜中.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固定化酶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中保持了活性,采用PVA静电纺丝法固定COD比利用浇铸膜法所得到的酶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更好的电流响应特性,通过在静电纺丝溶液中加入纳米金进一步提高了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纳米银-金复合颗粒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膜基质,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组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颗粒可以使电极的响应电流从相应浓度的几十纳安增强到几千纳安。探讨了纳米颗粒效应在固定化酶中所起的作用,开辟了制备直接电子传递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对酶电极制备中酶的各种固定化方法的特点、优势进行了探讨;对电子媒介体对传感器电流响应增强的作用机理、种类及电极修饰等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干扰因素及解决的办法;进而对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铂丝电极(长0.8cm,直径100μm)经铂化处理后,将3位取代的吡咯衍生物(3-羰基丁酸吡咯)与单体吡咯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与葡萄糖氧化酶(GOD)一起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铂化的铂丝电极上,形成杂聚吡咯-GOD膜,制备成葡萄糖微酶电极。该微酶电极灵敏度高(每毫摩尔葡萄糖电流响应可以达到700nA),响应范围大(0.1~110mmol/L),抗干扰(抗坏血酸在该电极上的响应电流不到对比电极(无膜)的1.0%),电极的稳定性良好,间断测定40d,灵敏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用稳态酶动力学的布尔函数图形方法^[1],对来在二酶系统非竞争性抑制的稳态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推导出此类反应的稳态酶动力学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这类二酶系统的非竞争性抑制稳态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根据McClure偶联酶反应理论,通过实验对偶联酶法检验L-天冬酰胺酶活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附加酶用量,建立了偶联酶法检验此酶活力程序。用该程序测定的底物K_m值和产物的抑制常数K_1值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一株来源于酒曲的纤溶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酒曲中分离到一株纤溶酶产生菌,经形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菊芋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 var.tuberosus).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纤溶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7,℃,最适作用pH为7.0.在37,℃保温4,h酶活力仍保存95%,57,℃下保温4,h后仍有一定酶活.该酶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性,在pH<3.4时仍残留部分活性;最稳定的pH范围是6~8.Zn2+、Cu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Na+、Ca2+、Mn2+对酶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酶在人工肠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7℃保温4 h后残余酶活仍然保持在80%以上,有望制成注射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成熟的红细胞是通过糖酵解产生ATP,主要用于维持膜上Na^ 、K^ -ATP酶的功能。Na^ 、K^ -ATP酶通过水解ATP进行逆化学梯度的离子运输;维持细胞内Na^ 、K^ 浓度的相对恒定;保持了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平衡;对于细胞以及整个机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烯丙胺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膜表面进行处理后,利用表面生成的氨基功能基团进行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所采用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戊二醛交联法和分子识别法.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丙烯膜表面的氨基基团可以有效地提高酶固定化效率,其中分子识别法可以得到具有最高酶活和酶稳定性的固定化酶膜.  相似文献   

15.
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酶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酶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影响酶传感器研究进展的瓶颈,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鞘氨醇杆菌中环己酮单加氧酶的催化特性,从N.aromaticivorans DSM 12444基因组DNA克隆表达了一个编码环己酮单加氧酶的基因chmo,并分析了该基因产物的酶学性质.该基因全长1650bp,编码55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61.6kDa.将携带此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chmo转入E.coli BL21(DE3)后,获得了62kDa左右的表达产物.重组环己酮单加氧酶(CHMO)能氧化芳香族硫醚及其衍生物、链式硫醚、其他硫醚和酮类等底物,以2-氯乙基苯基硫醚为底物时活力最高(25.65U/mg).CHMO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8.87,倾向于利用NADPH作辅酶.上述结果表明,重组CHMO是一个新型的环己酮单加氧酶,推测其与硫醚及酮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亚麻纤维的酶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麻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滑爽等特点,但因其刺痒感和抗皱性差而大大影响了服用性能.针对亚麻纤维织物的这一缺陷概括介绍了生物酶的种类、特性及作用机理,特别对纺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亚麻纤维的各种酶处理方法及作用,以便改善其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羊柴根瘤中ATP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羊柴根瘤中宿主的细胞和细菌在发育中ATP水解酶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ATP水解酶活性反应的磷酸铅沉淀粒,分布于宿主细胞壁外表面,质膜,胞间隙,细胞质,细菌周膜和拟菌体等部位,尤其在胞间隙中有大量的ATP水解酶并有泡状分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