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振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489-5492
针对传统PID算法参数最优或接近最优确定较为困难,提出一种量子粒子群(QPSO)优化PID参数的算法,并用平方误差矩积分函数作为适应度判据,以克服PID算法自适应能力较差及遗传算法(GA)优化效率不高,其局部搜索能力较弱的缺陷。并使用伺服电动机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量子粒子群优化PID参数速度快,避免早熟缺陷,同时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经典控制理论和优化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器,并与经典的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优化后的PID控制器能较好地控制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流量,减少拥塞,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液位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双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为其主调节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并在过程控制试验平台上利用MCGS组态软件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控制器较常规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超调小且调节时间短,系统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王宝忠  孙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276-8280
目前,在一定的工业生产中,要求逆变软开关弧焊电源具有精确、有效的控制。但传统中使用的的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采用粒子群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了具有自适应调整功能的PID控制器。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在线学习,智能化地修正PID的三个输出参数,进而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恒电流输出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将粒子群神经网络算法运用到逆变软开关弧焊电源中,可使系统控制效果得到很大改善。同时使整个系统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存在多变量耦合的现象,其中双变量耦合较为常见。针对双变量耦合现象,该文提出了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单神经元PID相结合的解耦控制方法,利用PSO算法对单神经元PID网络进行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升系统解耦效果,并对双变量耦合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适应度经过参数寻优后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局部最优中的全局最优值降低了93.75%、39.90%;解耦效果稳定性提高,系统误差降低,精度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PSO粒子群算法的PID参数整定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科技信息》2011,(13):509-510
PID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的一种控制器,但由于传统的PID参数整定过程中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既耗时又费力,加之实际系统千变万化,对于一些复杂系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非线性等因素,从而使得PID参数整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对PSO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对PID参数整定进行设计,考虑种群的规模与速度等因素合理构建系统模型,并且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在PID参数整定上的优越性,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增量式PID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简单模型和增量式PID控制原理,引入PID增量算子和4个新随机因子,对标准粒子群优化(SPSO)算法进行了扩展.扩展粒子群算法(EPSO)提升了粒子自身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增加了粒子共享的信息量,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更加智能化.4个新随机因子的引入,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高了PSO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对6个常用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EPSO算法较SPSO算法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且不易陷入局部极值点.SPSO算法是EPSO算法的一种特殊情形;EPSO算法作为SPSO的扩展,可应用于所有SPSO求解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怠速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直接影响到控制效果;介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不足,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离线整定,并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群的寻优精度优于遗传算法和标准粒子群算法,且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彭晓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9):7128-7131,7136
提出一种融合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改进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一种自适应弹性粒子群算法,弹性地修正粒子速度的幅值,有效地避免了粒子群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再与遗传算法融合,模仿自然界的个体成熟过程,对遗传算法中的每一代群体中的优秀个体,先采用自适应弹性粒子群算法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再经过提高、交叉、变异三步,获得最优解。以动态系统FCRNN的设计为例,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误差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PSO算法种群随机初始化遍历性差、易陷入早熟收敛以及不具备全局收敛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云遗传的混合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使用均匀性更优的无限折混沌叠映射实现粒子初始化,通过自适应云算子、改进的Metropolis接受准则以及动态调整粒子集规模等策略,实现了云遗传算法和PSO算法的协同,最后通过全局收敛性证明、时间复杂度和实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电子节气门的精确跟踪控制问题, 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分析了摩擦非线性以及LH 非线性对电子节气门位置的影响.采用模糊神经分数阶PID 控制方法设计了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器,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将扰动考虑在内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模糊神经分数阶PID的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电子节气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机器人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欠驱动机器人的优势日益凸显,也逐渐成为机器人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以往欠驱动机械臂中的PID控制算法中参数依靠试凑获得,很难获得效果的参数.本文提出通过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欠驱动机械臂PID控制算法,通过粒子群对PID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以获得控制效果更好的参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相比于传统方式更易于实现,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Fuzzy-PID控制,将其应用在UPS逆变系统中。Fuzzy-PID控制结合了模糊控制优良的动态性能、灵活的控制特性和PID稳态控制性能的优点,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运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Fuzzy-PID控制应用到UPS逆变系统中,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卷料输送能力和材料拉伸强度的分析,应用变频器内置的PID控制功能,设计了一种卷料匀拉力输送装置,该装置采用变频器PID控制、卷心驱动的方式,实时跟踪主驱动线速度,同步精度高,同时保证材料不会因拉伸变形、拉断,图案不失真.该装置已在烟草包装机械上验证,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主动悬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参数选择问题,传统PID控制参数整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目标函数根据悬架性能指标建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了PID控制器中的参数.结果表明,与优化前PID控制的主动悬架相比,采用粒子...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PID控制器在张力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遗传算法进行PID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控制任务的要求建立综合优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PID参数优化的基本步骤,并具体以数字控制系统PID参数的优化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对比传统的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优化方法,遗传算法不要求优化对象的数学模型连续,而具有更宽的适用范围,同时遗传算法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的X射线机控制精度不高以及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数字化的X射线机电源,其中调压电路采用BUCK电路的改进形式,高压发生的重点部分采用高频逆变以及软开关技术,使最重要的逆变环节输出稳定。调压电路以及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控制采用PWM控制技术,驱动波形输出稳定且容易控制。反馈电路由单片机的软件PID来控制,提高了高压的控制精度并减小了体积,而且实现了高压的连续可调。灯丝电源采用高精度的电源芯片,实现了灯丝电流的稳定。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出了电路所用参数并用PSPICE软件进行了仿真。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一致,设计的电源系统可以稳定运行,达到了X射线机所用电源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并给出了控制结构模型。首先探讨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学习算法,进而通过分析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与系统动态响应及超调量的关系,利用云模型控制器修改神经元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并根据系统误差在线实时修改控制系数,提高了系统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增益自适应单神经元PID控制器是一种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强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并给出了控制结构模型。首先探讨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学习算法,进而通过分析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与系统动态响应及超调量的关系,利用云模型控制器修改神经元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并根据系统误差在线实时修改控制系数,提高了系统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增益自适应单神经元PID控制器是一种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强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