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克服斜拉桥混凝土索塔锚固区布置环形预应力筋在受力和施工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单向预应力布置型式.该布置型式下预应力筋长度较短,其损失规律和施工工艺与普通长束预应力筋有所不同.为研究这种直向短束预应力筋的损失特点,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重点对摩阻(包括孔道摩阻和锚具摩阻)损失,锚固回缩损失以及伸长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锚下预应力筋进行了短期观测.结果表明:预应力总损失约为26%,锚固回缩损失占总损失的50%以上;孔道摩阻损失占总损失的12%左右,锚圈口摩阻损失占20%,此二项不同于大多文献和规范建议的作忽略考虑;"伸长量控制"在短束预应力施工控制中同样适用,但其对施工误差极为敏感,必须保证张拉质量,控制误差应放宽至±9%.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结构中的有效预应力水平,对巴东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结构中具有多种线形的预应力筋孔道摩阻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测试原理、方法以及获得的试验成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获得了不同线形预应力筋在各分级张拉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损失值;采用最小二乘原理,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了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与中国、美国各相关规范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测试值与规范参考值有一定偏差.对于类似重要工程结构,建议宜采用试验测试方法确定孔道摩阻损失水平.  相似文献   

3.
吴宗璋  李子特 《甘肃科技》2012,28(5):109-110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需施加的预应力以及施加后在结构中所产生的有效预应力的确定是保证预应力结构安全性能的关键,而相关设计规范中只提供了一般条件下预应力的摩阻损失数据,对于大曲率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其孔道摩阻损失都必须进行专门的孔道摩阻试验测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摩阻损失主要是因为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由于力筋与管道壁接触并沿管道滑动而产生摩擦阻力,进而产生摩阻损失.摩阻损失可分为孔道弯曲影响和孔道偏差影响两部分,孔道弯曲影响的摩阻损失仅在曲线部分加以考虑,而由孔道偏差所引起的摩阻损失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均应加以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摩阻损失主要与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和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雅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5170-5178
为获得更准确的孔道预应力摩阻损失计算方法,保证桥梁结构设计的有效预应力和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行。本文根据赫兹接触理论,综合考虑摩擦力、接触压力与张拉力间的相互作用,导出了纯弯曲孔道在非均匀压力作用下摩阻损失公式。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参数对摩阻损失计算值的影响。通过实际工程的摩阻试验探究纯弯曲孔道在非均匀压力下预应力摩阻损失的具体分布规律,并通过规范公式、推导公式的理论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偏差,验证公式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弯曲角度小于120°、摩擦系数为0.2~0.4范围内,推导公式计算值更接近实际情况;随着张拉应力和弯曲角度的增加,利用推导公式计算得到的摩阻损失值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双洋大桥是大跨度铁路连续箱梁桥,孔道摩阻系数的确定是其施工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会影响控制张拉力的准确施加.目前桥梁设计规范虽给出了孔道摩阻和偏差系数的取值范围,但是预应力孔道摩阻影响因素复杂,需要通过现场摩阻试验才能确定.选择主桥5号墩顶1号块直筋和弯筋2种典型测试钢束,通过在垫板和限位板之间设置高精度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千斤顶后工具锚设置夹片的安装方法,开展了双洋大桥孔道摩阻试验研究,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预应力束孔道摩阻系数.试验表明:该桥孔道摩阻系数μ为0.232,孔道偏差系数k为0.002 6,均大于设计推荐值;弯曲型预应力钢束摩阻偏差大于直线型钢束,且钢束长度越大,偏差值越大,孔道摩阻损失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以某特大桥的施工控制为工程背景,阐述了进行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试验的原因、方法.以试验结果计算出该桥的实际孔道摩阻系数与偏差系数.作出参数识别与修正,对该桥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并对现场施工提出建议,具有不错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来说,预应力孔道的偏差系数k和预应力筋孔壁的摩擦系数μ的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会有偏差,这对施工和施工控制都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对预应力摩阻损失进行现场测试.结合桥梁工程现场摩阻试验对孔道摩阻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施工水平下,摩阻系数的实际值与设计值相比偏大,这一结论可供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空间曲线预应力束摩阻损失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间曲线预应力束摩阻损失较大的情况,结合某座立交工程中的曲线梁桥的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得出了预应力摩阻损失参数μ、k,为施工提供依据,亦可为其它曲线预应力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弯桥预应力摩阻损失,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从规范中预应力摩阻损失公式出发,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预应力摩阻试验和试验梁的锚具变形预应力损失试验,并采用公路桥梁结构分析软件DR.Bridge,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实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所测数据推算得出的k值与规范值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施工因素对管道偏差系数影响很大;实测值接近于根据实测推算μ值、k值所得的模型值,进一步说明实测值可靠,μ和k值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前管道的摩阻及偏差状况.分析所得结论对弯桥的设计、监控、施工、养护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大跨度连续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必不可少。针对摩阻损失,介绍了管道摩阻损失试验的原理和方法,由规范给定的公式,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得出摩阻系数μ和管道偏差系数k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桥梁工程,进行管道摩阻试验的现场测试,得出实际的管道摩阻系数,然后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施工的监控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孔道偏差对PC刚构桥纵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借助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跨径下PC刚构桥的数值模型,计算了孔道偏差对3种不同类型的纵向预应力钢束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规范定义的孔道偏差系数k的缺陷并提出设计阶段计算跨中有效预应力时采用本文定义的广义孔道偏差系数k′.研究表明,孔道偏差对结构最大负弯矩区域预应力损失影响偏小,对结构最大正弯矩区域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为保证后期预应力储备,计算跨中预应力损失时宜采用广义孔道偏差系数k′,取值范围为0.003 1~0.003 5.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广州地区(新国际机场)高速路三元里立交D19-1标(二期)工程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张拉施工质量以及降低张拉时的孔道摩阻损失.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并提出施工过程中减少此项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后张T梁预应力筋管道摩阻损失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上跨度16m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的预应力筋管道摩阻损失进行测试,验证其损失值在规范允范内,说明张拉施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缓粘结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损失。通过分析得出了在预应力损失中孔道摩擦损失起主要作用的结论;对比试验中摩阻力测试值和预应力损失计算值,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差并不大,表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在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役开裂损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安全性能的量化评估问题,在局部预应力钢束有效预应力测试的基础上,开展开裂损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首先,基于参数识别与修正思想,将预应力瞬时损失中的摩阻损失和反摩阻损失值用摩阻损失相关参数表示,提出一种基于表层钢束应力推定内层钢束应力的方法,解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沿程实际应力分布的量化表达问题。其次,考虑截面受拉区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推导考虑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影响的截面分析迭代公式,提出迭代求解方法和步骤。最后,开展3片实梁足尺模型试验,采用预应力钢索张力测试仪对开裂损伤的试验梁跨中截面表层钢束进行了应力测试,并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钢束有效应力预测,得到了跨中截面所有钢束的应力推定值。进行了桥梁极限承载力试验,得到全过程加载下的结构受力与变形实测值及破坏模式,并将理论算法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级荷载下的试验梁应变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的钢束应力预测方法和截面分析方法能准确反映开裂损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力学特征,可用于开裂损伤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运营期间承载能力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7.
张彦玲 《科技信息》2011,(25):I0306-I0307
介绍常兴渭河特大桥的预应力孔道测试方法,在测试进行中,针对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预应力损失参数μ、k建议值,其结果为孔道预应力损失和理论伸长量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为同类型预应力混凝土拼装箱梁施工提供了工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陶延安 《科技信息》2011,(32):403-403,406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桥式为130m+2×275m+1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主梁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主跨275m和最长束273m为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更兼有较大的平弯和竖弯,全桥纵、横预应力孔道均采用抽真空辅助压浆新技术。须进行抽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试验,检验波纹管及封锚水泥浆的密封性,抽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实际效果,为主梁、引桥箱梁预应力孔道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压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框架深化设计,具体介绍了预应力框架粱的施工的工艺流程,模板支拆,孔道敷设,穿束,锚板安装,灌浆孔、泌水管设置,浇筑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管品武  邵平  陈萌 《河南科学》2012,30(11):1620-1623
对6种不同配合比的灌浆料分别进行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流动度和竖向膨胀率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灌浆料的配合比.配制的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料具有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好等特点,从而增强孔道灌浆的密实度,达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目的.通过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的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