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地下综合管廊内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是各类专业管线及附属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选取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地下综合管廊单元模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1月、2022年10月—2023年3月对管廊内外温湿度与进排风风速进行现场实测,进一步测算通风换气次数,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确定各实测参数之间的显著关系。结果显示,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温度全年变化范围为11.7~23.5℃,廊外温度每降低5℃,年廊内温度最大降低1.3℃,单日廊内温度最大降低0.3℃。2022—2023年湿度在60%~70%的占比7.4%,湿度> 70%的占比3.2%;研究时段换气次数达到2次/h的占比为8.3%。廊外温度与廊内温度、廊内湿度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11和0.801。结果表明: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环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自然通风对于改善廊内温湿度环境效果不佳。研究结果为地下综合管廊通风设计与智慧管控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稳定性,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混料均匀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并进行了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切丝宽度为0.85 mm的条件下,当吸阻标准偏差最小时,烟丝4种尺寸的最优配比为X=(0.016 7,0.217 2,0.303 8,0.271 4),此时吸阻标准偏差最小值为37.311 8 Pa;除硬度、总通风率标准偏差和端部落丝量外,其他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大于6.70 mm的烟丝比例均小于0.08;除质量、硬度标准偏差外,其他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小于2.50 mm的烟丝比例均小于0.3;当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为4.32~6.70、2.50~4.32 mm的烟丝比例之和为0.5~0.8,烟丝尺寸比例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切丝宽度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以某一规格的兰州品牌产品为试验对象,分别研究3种不同切丝宽度对烟丝物理质量、卷烟物理性能、主流烟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切丝宽度的降低,烟丝整丝率和含签率降低,碎丝率和填充值增大;随着切丝宽度的降低,细支卷烟烟支的质量、吸阻、总通风率和硬度标准偏差有降低趋势;切丝宽度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大;通过对比评吸结果显示,切丝宽度为0.8 mm时卷烟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开采中井下温湿度的预测和控制问题,设计了单一巷道风流温湿度的计算模型,对矿井不同用途及不同使用年数巷道进行实测和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在通风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种巷道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单一巷道的理论计算式适用于通风网络中的温度湿度预测计算;非均匀巷道的风流温度湿度可利用均匀潮湿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同厂不同机台生产的同牌号同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机台批内、批间和机台间的差异性,依照国家标准检测了A厂3个机台(A1,A2,A3)生产的X牌号18批卷烟样品的单支质量、吸阻、圆周、硬度及长度等物理指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A1机台生产卷烟批内吸阻有显著性差异,而批间所考察的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A2机台卷烟批内所考察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而批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A3机台卷烟批内所考察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批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3个机台间所考察的卷烟物理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应用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卷烟生产企业批量样品实际检测的18个检测指标进行了数据挖掘与信息抽提。因子分析表明:可用12个独立的公共因子来描述卷烟质量,其中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烟碱、焦油与物理指标稀释率、闭式吸阻相关性很强,且可用第一主因子来体现其对卷烟质量的影响;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了总氮的信息,前两个主因子占总信息量的66%。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与物理化学信息间存在显著的整体相关,其中反映主流烟气信息的U典型变量主要来自总粒相物、焦油、烟碱、水分、水分含率及抽吸口数的贡献;反映物理、化学指标信息的V典型变量主要来自稀释率、闭式吸阻、单支重及总糖、氯等化学指标的贡献,其中稀释率的作用最大。而CO、圆周与硬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与理化性质两类信息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影响不大。有关结果对卷烟的降焦减害、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信息与理化信息间定量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利用湿度传感器代替试纸称重法测定墙体内部湿度的新方法,解决目前建筑节能中片面强调热传递,而忽视湿影响的现状,确定更适合严寒地区墙体的保温构造方案.方法应用JTRG-I型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和JTNT-A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测定复合保温墙体的温度场、热流强度和湿度场;利用试纸称重法测定各构造层的含水量.分析湿度与墙体热阻之间的关系、材料重量含湿率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得出相对湿度与重量含湿率的关系函数.在干燥状态下岩棉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相近,但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岩棉属于渗透型保温材料,其耐久性和保温性能受湿的影响较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受湿的影响较小.结论验证了利用湿度传感器代替传统试纸称重法测定墙体内部湿度的新方法的可行性.墙体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若采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应采取构造防潮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长沙地区1月份和7月份空调房间外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内湿传递和积累的情况,以及不同内表面情况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近室外侧水泥砂浆与红砖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严重受室外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且此界面处的湿度长期高于80%,易引发霉菌的生长;靠近室内侧红砖与水泥抹灰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主要受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在夏季,内表面贴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温、湿度普遍比没贴墙纸的墙体内相应位置处的要高;在冬季,两墙体内界面处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没贴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湿度比内表面贴有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要略高.同时,墙体内的温、湿度变化存在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并且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夏季高温道床板浇筑早期温度和湿度分布规律,制作了新建高铁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试验模型,开展了道床板浇筑早期温湿度长期监测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分布规律和温度竖向、横向和纵向分布形式,并基于GEV模型提出了日温度最值代表值和日最大竖向正、负温度梯度代表值。研究结果表明:1)当龄期为11 h时,道床板温度达到最大值;在水化热影响下,浇筑后92 h内道床板温度随着埋深增加而呈递增趋势,随后受气温影响,温度呈相反规律变化;纵向板中湿度减小率比板端的高;2)道床板竖向温度是埋深和时间的非线性函数,分布呈“抛物线”形;埋深100~230 mm是高温核心区;道床板板中处竖向温度梯度最大,且竖向温度梯度随着埋深增加呈现出较大差异性;3)受线路走向影响,横向温度呈凸形非对称分布;纵向温度梯度较小,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忽略不计;4)板中竖向负温度梯度代表值为67.17℃/m,大于规范值,建议竖向温度梯度取值在有条件情况下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确定;5)道床板早期温湿度、竖向温度梯度分布应重点研究板中断面,为了防止道床板浇筑后表面出现裂纹,应注重洒水养护,尤其是道床板板中洒水要均匀且充足。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湿度对粘土干缩裂缝结构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环境温度、湿度作用下粘土干缩裂缝的结构形态与变化规律,以南宁市河流冲积相粘土为研究对象,将制成饱和泥浆的土样分别放置在40、50、60、70℃四种温度和相对湿度为50%、70%、90%三种湿度环境下,使其失水、干缩开裂至稳定,观察分析土样干缩裂缝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土样失水稳定时裂缝率、分维数、块区个数呈增大趋势,平均块区面积、最大块区面积则呈减小趋势;随着湿度增加,裂缝率、分维数、平均块区面积减小,块区个数和最大块区面积增加;裂缝率和分维数与含水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随含水量的变化速率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块区面积分布函数的峰值随温湿度升高而增大,块区最可几面积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烟支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烟支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了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一元回归线性方程。通过研究得出烟支重量与硬度、吸阻之间的关系式,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室内变电站环境采用新风设备与空调制冷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温度、湿度、SF6有毒气体的综合控制.根据室内外环境综合因素,建立温度、湿度数学模型及SF6逸散规律的模型.模拟室内变电站送风口尺寸、送风口位置、送风温湿度和送风量对室内环境的综合控制,建立多种室内变电站通风方式模型,并在Fluent软件中进行温度和通风走势的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通风布置模式.设计室内空气在微正压条件下,与室外进行可控流动,实现室内无尘新风层流补充的室内变电站综合保障系统试验台.在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测定室内变电站各环境因素,即运用综合保障系统试验台,实际测定室内温湿度、SF6浓度.试验与模拟结果显示室内变电站通风方式与室内变电站综合环境控制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单点测试和连续测试2种方法,针对3条自然通风和2条机械通风公路隧道使用TSI7575-X型空气品质仪和KIMO-VT200型风速测试仪开展现场实测,获取隧道内温度、风速、CO和CO2浓度分布状况,并采用实测结果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活塞风存在于所有隧道内,但机械通风隧道的活塞效应优于自然通风隧道;从入口到出口,所有隧道的温度、CO和CO2浓度均上升;隧道内风速主要依赖于车速(vt)和开口率(Rf),最大CO浓度随车速的降低和隧道长度的延长而增大,但受开口率的影响较小;CO的安全浓度标准依赖于人员暴露时间,在20km/h和1 700辆/h车道条件下,所允许的隧道长度可达到3 000 m.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对烟支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纯叶丝卷烟中分别掺配3%和5%比例的丝状梗丝和C02膨胀烟丝,检测结果表明:掺配丝状梗丝,烟支吸阻和硬度值增加,吸阻和硬度稳定性提高,端部落丝量减少;掺配CO2膨胀烟丝,烟支重量稳定性增加,吸阻和硬度值增大;掺配丝状梗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少杂气,但刺激性略增加;掺配CO2膨胀烟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小刺激性;掺配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均有助于改善卷烟感官质量,但添加量不宜过多,要考虑卷烟的具体感官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的晾晒方式不同,为了探求晾晒方法对粳稻稻米品质造成的影响,采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对田间成熟的粳稻稻谷进行晾晒处理。结果表明,晾晒温度是影响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原因,高温晾晒环境使整精米率下降,垩白度增加。在晾晒过程中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于通风,空气湿度较小的遮荫处晾干。  相似文献   

16.
陈静 《科技信息》2011,(28):96-96,97
本文利用AT89S52单片机、LED键盘模组和USB/UART转换模组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实时采集显示;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的处理。感应环境温湿度;单片机判断感应到的温湿度是否异常;若感应到的温湿度异常,实行措施进行调节;判断温度是否超过预定温度;若超过预定温度,蜂鸣器震动两下并开启风扇降温。判断湿度是否超过预定湿度;若超过预定湿度,蜂鸣器震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利用并联巷道进行通风系统降阻调节面临的经济性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依托长平矿生产实际,结合并联巷道降阻调节原理建立降阻调节费用最优化模型,分析了并联巷道长度、巷道过风量、巷道使用年限、巷道施工掘进单价、通风电力单价等因素与费用的关系,及局部并联巷道对通风系统降阻调节的有效性与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矿井通风全费用随并联降阻巷道长度增加而增加,能够提高通风效果但经济性相对较差;全费用随并联巷道过风量和巷道使用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存在经济临界点,可实现通风经济性;得出并联降阻巷道位置是影响通风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依据通风动力单价和巷道掘进单价建立经济判定指标,从而能快速、准确确定并联巷道降阻经济调节位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纸通风率对卷烟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纸通风率与烟支吸阻、滤嘴通风率、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一氧化碳/焦油质量比、3,4-苯并[a]芘含量、烟草特有亚硝胺中的N-亚硝基去甲烟碱(NNN)含量都存在明显负相关性,并可拟合得到对应的回归方程;卷烟感官质量总体评价认为,纸通风率为5%~8%时,卷烟感官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可燃性气体浓度传感器受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影响而造成测量值偏差较大这一特点,设计出了一种具有温湿度补偿算法的高精度的可燃性气体浓度监控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监控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温度及湿度变化对^222Rn和^220Rn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测试在不同温度及湿度条件下活性炭对空气中^222Rn和^220Rn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低湿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活性炭对^222Rn的吸附量降低;而^220Rn的半衰期较短,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