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夜游”对于苏轼来说,似乎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种“情结”贯穿于苏轼一生的诗、词、赋、文等不同文类之中,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这位千古文豪坎坷经历的诗意解脱,而且还可以感悟他的作品千古旷达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罗马帝国对欧洲古典文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它的“大一统”统治深深地印刻在了欧洲历史上,成为萦绕欧洲人心头的一种“情结”。罗马的统治被视为“正统”,拥有“罗马皇帝”头衔的统治者被认为是“正宗”和“合法”的。从中世纪直到现代,借罗马帝国的名号谋求“统一”或霸权是欧洲的一种历史现象,罗马重要的遗产——基督教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整合力量。罗马帝国“情结”是当今欧洲人认同联合的重要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3.
冯玉祥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进步将领,亦是一位书法家.他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涉猎群帖、博采众长,尤以隶书见长.单就泰山普照寺中立的他与著名国画家赵望云先生合作的48块诗碑,就足以看出他坚实的隶书功力,其特点是:枯老古拙、如龟如鳖;蚕不并头、雁不双设;藏头护尾、斩钉截铁;横展坚缩、实出波磔;点如木楔、干净利落;外方内圆、折笔焊接、避就排叠、密切配合;因字立形、长短适中;尚存篆法、间架自搭等. 相似文献
4.
在长达数十年的统兵治军过程中,冯玉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训练思想,主要表现在苦练精兵、体能锻炼、军官培养、全员训练、实战原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抒情诗,是因为他的小说的主体是湖西小说,他的创作观念有着梦牵魂萦的湘西情结。他不仅以湘西为参照座标反衬出都市生活的恶浊,更重要的是,他把具有秀丽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风民俗和醇厚的人性的湘西作为一种人生形式的象征。他歌之咏之,实际上是在张扬他的理想的人生形式,他希望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能被现代人所利用,从而达到重塑民族性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阎团结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3):60-66
冯玉祥幕僚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军人幕僚群体.与民国时期别的幕僚群体相比,冯玉祥幕僚军事职能突出,成份更复杂,流动性更大,其分化之剧烈,也是民国时期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8.
董颖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152-154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个美丽的“桃源”世界,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揭示沈从文的“桃源”情结,并发现其“桃源”情结虽然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桃源”情结有着血脉联系,但是其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曾给予冯玉祥真诚帮助并寄予厚望.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冯玉祥却追随蒋介石在其军队管辖区内"清党"反共,从而加速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刘叶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9-53
以民间信仰为载体繁衍起来的民间结社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一种错综复杂的亚文化形式.文章采用社会学和历史学比较的方法,从中日民间结社的社会角色的差异入手,解析中日民间信仰在衍生体系方面的重要差异,进而剖析民间信仰与民间结社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李达来泰山给冯玉祥讲学的时间是1932年6月20日———7月15日,共计25天。讲授内容为辩证法和唯物论。讲课过程中李达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具体问题,使冯玉祥的世界观发生很大变化,他开始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和李达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将军在20世纪30年代曾两次隐居泰山,在泰山上下留下了大量石刻。对于这些石刻,人们长期以来只注重它的观赏性,而忽略了它的史料价值。以至于许多珍贵的碑刻长期无人研究,至今藏在深山人未知。而恰恰在这些石刻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在《辛亥滦列起义烈士祠记碑》等大型碑刻中,存有至今尚不为人所知的史料。因此,对冯玉祥的泰山碑刻进行研究和考证,有利于中国近代之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探讨,对研究近现代泰山祭祀、民风民俗、社会发展史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贺善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1-16
冯契对辩证逻辑有独特的研究,他对辩证逻辑的主要贡献有:第一,明确了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从而科学地区分了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第二,提出了具体概念学说,从而确定了辩证逻辑主题是研究具体概念的学说;第三,构建了富有中国传统哲学特色的范畴体系,从而展现了独特的辩证逻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晓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79-84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以"绝缘说"和"同情说"为核心大体抗战以前取以道家艺术思想为底蕴的"绝缘说",在科学与艺术的对待关系中展开他对艺术诸问题的讨论;而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则由"绝缘说"转向以儒家艺术思想为支持的"同情说",即以"同情心"与"仁"相贯通,以"同情心"为"仁"之具体展开,而将儒家"仁"的思想,落实到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万靖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5):64-67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成功是因为其成功的文化生产市场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严格执行娱乐产品的生产程序,实行分众化策略,形成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品牌,拓展电影票房以外的收入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散呈现为一种闲话语境,本潜含一种与读对话的可能性,拉近了作与读之间的距离。且又具有“淡如菊”的特点,即朴实平淡、自然无饰的语言以及清澄深远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弘扬雷锋精神,关键在于正确把握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强化社会实践,构建一个集科学性、操作性和体系性于一体的雷锋精神践行机制。为此,应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榜样示范,逐步促成评选活动的制度化;发展志愿组织,不断完善雷锋精神实践载体;有效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健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是脱离政府,或是反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中,他出力较多,影响甚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韩红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99-103
冯至诗歌艺术个性最突出的特征,在表现内容上是以对生命的独特沉思入诗。冯至诗歌的沉思是主动积极地对有限生命的反思,是寻求意义、指向意义的活动。冯至非常关注个体存在,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宗教被他用来探讨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使得冯至的十四行诗成为沉思的诗的典范,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不容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