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自从有学者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两极,人们便不断地关注这两种文化,对两种文化的特征,作用及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科学与人文文化的特征,关系及建设现代文化的基本原则,认为两种文化是社会化文化整体结构的两大元素,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联合发起的“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纪树立为这次会议的学术主持人。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关于这一题目的研究价值。纪树立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思想学说史上看,这个题目是近现代思想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斯诺(C.P.Snow)首先提出了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概念,对于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相互不理解、相互对立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国外学术思想界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把两种文化的对立归结为方法论上的差别,由此追溯到新康德学派的文化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划分,进而再追溯到康德对自由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思潮作了评析和反思。文章认为,当代西方人文主义者把人文文化看作是整个文化的基础,将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或用人文文化来统一科学,其结果是走到了与科学主义正好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汇合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上的汇合,它们应当汇合于既超越狭隘的科学主义,又超越陕隘的人文主义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技术实践与两种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科学和人文文化根本煌地立的焦点两者所介导的价值观念不贩基础上,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人类在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功利性,科学性、商品性、伦理怀、系统性价值观念,强调以这些价值观念的基础的技术文化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通道和桥梁,并指出在今天介导技术文化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种文化问题的历史考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化和整合问题,已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浓厚兴趣。不过,国内文献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斯诺(C.P.Snow)首先提出了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概念,对于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相互不理解、相互对立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还没有谁比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更早提出‘两种文化’的概念,这两种文化分别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按照这种说法,“两种文化”不过是1957年斯诺偶然提出的一个新命题,而与前此西方社会的整个社会思潮的发展绝无干系。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在我们看来,两种文化问题从一个角度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误区,透露了当代社会进步内在动机的某种深层的消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大师文化思想的灵魂是推进"两种文化联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地介绍与剖析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致力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必须握手言和的明智之举,深刻地揭示了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联姻,是他们文化观的思想灵魂.这对于当今我们努力推进两种文化逐渐回归到本来的轨道上,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代许多社会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教育改革、人的自我完善等)都与此有关。两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有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决定的。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角及其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1979-1985年所刊发文章曾被《波士顿科学哲学文库》选编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研究》一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内科技哲学界与人文文化界对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精神"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解,反映出"两种文化"分离、冲突的状况.本文将歌德诗剧<浮士德>置于西方近代科学与文化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加以解读,揭示了浮士德精神积极的人文意义、所体现的西方科学变革精神和科技文化特质,并分析了浮士德精神被误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12.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13.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封面的上方,引人注目地印着两行字:“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两句话概括了《通讯》办刊的宗旨、自然辩证法这个学科的一项基本任务,也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由于思想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双重催生,科学成为一种主流文化,获得无上的权威;但是,作为工业文明主导的科学文化又似乎变得越来越失去文化的内涵,产生了所谓的文化迷失与人文缺失等异化现象。本文深思这种现象,强调科学并不凌驾于其它文化传统之上而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应当从强势文化走向平权文化,回复科学技术的文化本性。文化科学就是让科学回复文化的内涵,重新变得有文化。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通讯》从创刊初期定位“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到近年的“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始终是她的重要内容。科技史研究肩负着“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的历史使命,为“—个具有特色的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于光远语)的形成和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主编的《科技文化反思丛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的选题、研究都是基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对科学技术做较为全面的哲学反思和更广泛的文化诠释,其选题从生物学、生物社会学到文化人类学、和谐社会建构,从科学的形上追问到技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批判,从科学确证的逻辑分析到科学社会学及科学思维艺术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科学文化异化的过程,也同时是人类对科学进行人文反思的过程和当代科技人文拓展的过程.后两个过程使当代科技呈现出日渐明显的人文化发展趋势,并对人类文化和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启示我们,诉诸科学,从科学走向人文,进而求得"两种文化"的统一和平衡,是我们克服当今人类社会种种重大危机,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哲学是当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生长点。为推进科学文化哲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和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将于2012年7月中旬在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科学文化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诚邀您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自从美国学者S.约汉森的学术专著《界面文化》发表以来,许多学者对界面概念以及界面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界面与界面文化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中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从哲学角度看,界面就是辩证法研究的中介系统,是理解世界的发展图号和联系图景的基础。界面文化实际上是基于界面和信息技术的一种集成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当代以电子界面和网络世界的方式存在。界面文化集成了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它提供了多视角解释文化的可能性。界面文化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在经历了文字符号的界面体现、机械复制、比特信息传播、因特网的虚拟交互等阶段之后,实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对接。界面文化演变为文化体现与交互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