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UV-vis)光谱、光致发光(PL)谱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系列表征.掺入质量分数(W)为2%的铈可以明显改善氧化锌表面状态,可以抑制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e-/h+)的复合,显著提高光催化脱色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在纳米材料中掺杂适当的金属离子能够有效地调控其电子能态结构,并改变其表面状态,进而起到提高光催化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以Ti(SO4)2为钛源,NaCl为氯源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氯掺杂二氧化钛(Cl/TiO2)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氯投加量等都影响Cl/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750℃焙烧、氯投加量为15%(与钛的物质的量比)时的Cl/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平均粒径大小为67.0nm,比表面积为9.3m2/g.该催化剂是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的混晶,其中锐钛矿含量为74.1%.苯酚降解实验表明: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商品二氧化钛P-25,200min光照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0.6%.  相似文献   

3.
以硫脲为硫源,采用燃烧法制备了Zn0.5Cd0.5S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硫脲加入量对Zn0.5Cd0.5S的结构、形貌、吸收光谱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硫脲的使用量对于制备样品的形貌没有明显的影响,它对于样品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能有着显著地影响.当硫脲的使用量为4倍时所制备的Zn0.5Cd0.5S为六方与立方两种晶相的混合相,其对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磁性材料Fe_3O_4为内核,采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制备出球壳型结构的复合光催化材料Fe_3O_4·TiO_2·Bi_2WO_6,并使用XRD、SEM和PL光谱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Fe_3O_4·TiO_2·Bi_2WO_6具有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铒镱共掺玻璃样品TeO2-WO3-La2O3研究了铒镱共掺碲钨镧酸盐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玻璃的热稳定性以及荧光寿命.应用J—O理论计算了玻璃的三个强度参数Ωt(t=2,4,6),主要分析了强度参数Ω2和玻璃成分的变化关系.测得了Er^3+在1.5um发射谱的荧光半高宽和Er^3+的^4I13/2能级寿命,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在1.5u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玻璃样品均没出现析晶开始温度(t),研究结果表明TeO2-WO3-La2O3是制备宽带光纤放大器的理想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与Ce(Ⅲ)的3种固体配合物.根据初步化学分析,推断该化合曲的化学式为:Ce(C7H4N4)3 nH20(n=2.1).并用紫外光谱、虹外光谱等方法测定了所合成的3种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不同浓度的Zn O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合成过程中辅以微波后,Zn O纤锌矿晶型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形貌呈现较为规则的纳米棒状.在紫外光、可见光及微波辅射多模式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中,所制备的不同浓度Zn O纳米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其中,0.2 M Zn O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工艺制备了无铅压电陶瓷(Na0.5K0.45Li0.05)SbxNb1-xO3,研究了Sb掺杂对其压电、铁电、介电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居里点(Tc)、正交一四方相变温度(TT-O)均随S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掺杂7mol%Sb时,样品的居里点从454℃降至345℃,no从100℃降至室温以下.Sb5+的引入限制了晶粒的生长,但提高了样品的致密度,从而提高了样品的压电、铁电性能.组分为(Na0.5K0.45Li0.05)Sb0.05Nb0.95O3的样品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d33=241pC/N,Qm=50,kp=38.3%,d31=-83pC/N,g31=-0.08Vm/N,Pr=17μC/cm2,同时,该组分样品表现最“软”,具有相对最高的弹性柔顺常数SE11=14.2.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光催化剂TiO2/C的制备条件和不同制备条件对NO2^-的光催化氧化效果,研究表明,制备TiO2/C的最佳条件为:Ti(OCH3)4的用量为10ml,附载光催化剂样品在400℃下焙烧5hTiO2/C的用量为0.5g时光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UV-Vis)光谱、光致发光(PL)谱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系列表征.掺入质量分数(w)为2%的铈可以明显改善氧化锌表面状态,可以抑制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e-/h+)的复合,显著提高光催化脱色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在纳米材料中掺杂适当的金属离子能够有效地调控其电子能态结构,并改变其表面状态,进而起到提高光催化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10相的CoPt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RD和TEM分析表明,700℃所制备的CoPt磁性纳米颗粒为面心四方(FCT)结构,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的结构为面心立方(FCC)结构,说明Ag掺杂抑制了面心四方CoPt磁性纳米粒子的形成.磁性测试结果表明,L10相的CoPt纳米颗粒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其矫顽力为2954 Oe,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的矫顽力只有1632 Oe.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氧化苯甲酰((C6H5CO)2O2)的强氧化性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nanotubes,MWNTs)末端的切割效应,得到水溶性MWNTs',同时,利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对MWNTs'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的增敏效应,开发了水溶性PA-MWNTs'磷光标记试剂.以MWNTs'-PA标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C-末端肽单克隆抗体(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antibody,AbHCG),获得可保持MWNTs'的RTP优良特性AbHCG-MWNTs'-PA标记产物.该AbHCG-MWNTs'-PA不仅能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且免疫反应产物HCG-AbHCG-MWNTs'-PA能发射更强的RTP信号,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法(solid substrat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immunoassay,SSRTPIA)测定HCG的新方法.SSRTPIA的线性范围为0.040-20.0 pg HCG spot 1(样品体积0.40μL spot 1,对应浓度0.10-50.0 ng mL 1),检出限为0.017 pg spot 1(447/613 nm,双抗夹心法).该方法灵敏、准确、精密度好,已用于人血清中HCG含量的测定及人体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l-gel技术合成了粒径为20nm、包含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作FITC-SiO2).该发光纳米微球在聚酰胺膜(ACM)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研究发现,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简记为FITC-SiO2–Ab1),不仅能在ACM固体基质上与人Ig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在免疫反应后保持优良的燐光特性,且室温燐光信号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燐光免疫分析(SS-RTP-IA)测定人IgG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8~20.0pg人IgG/斑(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0.20~50.0 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9.97+15.92mIgG(pg/斑)、相关系数r=0.9997,按3Sb/k计算本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为0.015 pg/斑.与用FITC标记羊抗人IgG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分别对0.20和50.0ng/mL样品重复测定11次,RSD为3.45%和4.1%,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借助 HPLC-UV-MS 方法对云南洋蓟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和含量测定.液相色谱分离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分析柱,以乙腈和水(含0.08%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根据多级质谱分析,并与对照品和文献数据比较,确定洋蓟样品甲醇提取液中含有19种多酚类化合物.色谱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木犀草苷和水飞蓟宾在其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0.153μg/mL、0.336μg/mL 和0.313μg/mL,且在洋蓟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7.79 mg/g、10.25 mg/g和58.72 mg/g.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分别在400℃和900℃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掺杂Ni纳米颗粒,晶粒尺寸范围分别为42.7nm和73.6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掺杂Ni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样品具有铁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胁)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设[Xk,1≤k≤n]独立同分布,X(1)≤X(2)≤…≤X(n)为其顺序统计量,当总体服从双参数指数分布exp(μ,σ)时,得到了其顺序统计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和极端顺序统计量的密度函数,进一步得到X(1)和X(n)的期望与方差的表达式.此外还证明了样本间距X(1),X(2)-X(1),…,X(n)-X(n-1)独立不同分布,利用样本间距构造一组独立同分布的指数分布exp(1),借助顺序统计量还构造了x2和F两组概率分布.最后研究了统计量极差Rn=X(n)-X(1)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7.
甲醇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缩聚树脂与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酸甲酯发生交联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痕量元素富集分离的高分子复合物。实验表明,在pH4时,痕量的Cr(Ⅲ),Pb(Ⅱ),Hg(Ⅱ)离子能被0.1g吸附剂定量富集,回收率超过95%。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详细研究了富集酸度、洗脱条件、共存离子干扰、饱和吸附量、分析精密度,并用于实际废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2O3纳米金属陶瓷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含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付浩  华中 《松辽学刊》2013,(4):24-26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Fe掺杂ZnS的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仪(EDS)、扫描电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Fe掺杂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共聚焦显微拉曼一荧光光谱仪(PL)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光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六角纤锌矿结构,Fe成功掺入ZnS晶格中,形成替位式掺杂.随着Fe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吸收峰出现蓝移且发光强度逐渐减弱.掺杂后的样品在室温下呈现了铁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