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纵向数据分析中变系数模型的变量选择及效应估计问题。模型允许变量的效应随时间改变。本文方法在进行变量选择的同时,也估计变系数函数,避免了传统的变量选择方法极其复杂的计算。将本文方法用于股票价格分析,能够快速地在众多公司财务变量中挑选出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并估计了这些变量的时变效应,很好的解释了股票收益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主成分综合评价过程中,往往需要选取合适的初始变量来进行主成分分析,本文改进了基于Gram-Schmidt变换的主基底分析两阶段变量筛选方法.首先,基于最大方差法的主基底变量筛选方法,选取1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其次,为了使筛选的初始变量与剩下的变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给出了改进的主基底变量筛选方法,从中选取少数的初始变量;...  相似文献   

3.
首先把多组分数学模型表示成关于各求解变量的全微分形式,然后用全微分量表示了它的数值模型。该方法先微分、再离散,并且保留了二阶微分量,在累积项的处理上严格地区别于全隐式方法,因而是一种全新的组分模拟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把各求解变量的微分视为称做基本微分单元的新变量,于是所有变量的微分都可以表示成基本微分单元的代数和形式。变量的微分量是该变量的一个微分改变量,它由于各求解变量的共同作用而引起。求解差分方程组的过程就是通过求取基本微分单元的不同取值逐步地改进各求解变量。  相似文献   

4.
变系数模型的变量选择及在股票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研究了纵向数据分析中变系数模型的变量选择及效应估计问题,该模型允许变量的效应随时间改变.本文方法在进行变量选择的同时,也估计变系数函数,避免了传统的变量选择方法极其复杂的计算.将本文方法用于股票价格分析,能够快速地在公司的众多财务变量中挑选出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并估计这些变量的时变效应,很好地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变量变更的代价,需要评估变量在程序中的重要程度。对变量的重要性度量有利于合理安排软件测试资源,保证软件质量。通过分析程序中各变量状态,利用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构建变量依赖关系模型,将图论和变量重要性度量相结合。针对现有节点重要性度量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变量依赖关系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度量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变量重要性度量方面的准确性相比其他方法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利用Weighted fusion变量选择方法,分析了森林中蝙蝠活动数据.计算了各变量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画出了响应变量与预测变量之间的散点图,对预测变量按照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并且根据AIC与BIC准则选出了跟蝙蝠活动显著相关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变量Smith预估技术和多变量系统频域方法设计了常压塔多变量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在国产0604微机系统上得到实现。现场运行状况和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与通常采用的单变量方法实现的控制系统相比,其质量指标显著改善,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内江市区域经济为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定量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各因子的主次顺序,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量化的变量选择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选择变量的方法可进一步推广运用于不同领域,为在众多指标变量中科学选取变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有LASSO回归方法尚未解决回归关系式中冗余特征和无关特征的去除问题,提出一个决定系数与相关系数辅助的LASSO回归方法。设给定响应变量Y和备选解释变量集X,首先设计结合决定系数的LASSO回归正则化路径求解方法,找出X中的主解释变量;然后,设计结合决定系数、相关系数和正则化路径的方法,在固定主解释变量条件下求解LASSO回归的正则化路径过程中,去除X中的无关变量和冗余变量。模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解决了LASSO回归中冗余特征和无关特征的去除问题,在冗余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去除效果上胜过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工程结构的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设计变量为离散型和连续型的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问题,探讨了非均匀离散变量及连续变量的均匀离散化处理方法,分析了求解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算例表明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中,其优化结果不需圆整,大大提高了优化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用最大长度法测定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的捻度,对两种羊毛、聚酯短纤维混合须条/聚酯长丝Sirofil纱的捻度进行了测试并同解捻法、一次退捻加捻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长度法捻度测试结果大于一次退捻加捻法而小于解捻法,与解捻法比较接近;一次退捻加捻法捻度试验结果明显偏低,不太适合于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的捻度测试。  相似文献   

12.
陈浩  何晓凤  王丙兰  李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078-14084
利用中国气象局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EP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的15个集合成员预报产品,基于舞动气象模型,分别通过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得到输电线路舞动发生的预测概率,以2016年11月23日和2018年1月4日~6日的电线结冰数据作为实况,检验两种预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发现,(1)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预测出的舞动范围均能覆盖实际发生舞动的区域,均可作为舞动发生的客观预测方法;(2)等权重法预测输电线舞动的报对站比例更高而漏报站比例更低,(3)等权重法预测的日最大舞动概率和日平均舞动概率均较集合平均法预测的大;(4) 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来看,等权重法舞动预测的概率值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集合平均法预测的舞动概率值则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权重法应用效果较集合平均法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计算钢筋混凝土拱的承载力,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拱等效成相应长度的偏压柱,然后按偏压柱的公式进行承载力计算.对中国规范、美国规范、日本规范中拱圈计算长度取值方法进行比较,结合所收集的55座钢筋混凝土拱桥资料,发现在常用的矢跨比范围内,三个规范的拱圈计算长度取值基本一致.为验证拱圈计算长度取值的合理性,分别采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法和等效梁柱法,对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进行参数分析,发现等效梁柱法的计算结果均低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工程的施工特点,提出采用增量法对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设计研究,把深基坑因开挖引起的桩体位移这一非线性问题用近似的线性方法解决,用一系列线性的分段折线去代替非线性曲线.考虑到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推导出基于桩体位移的土压力模型的位移计算公式,再运用迭代法对每步求出的桩体位移量进行修正,避免增量法计算产生的误差累计叠加.结合工程实例,把上述方法用Matlab编制成计算程序,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的模拟结果以及常规增量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提出的简化方法计算桩体位移更加接近工程实际,较常规增量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结构多点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比较了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4种不同多点地震动输入下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以一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算例计算和结果比较,数值结果表明,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和相对运动法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建议采用.大质量法计算结构加速度反应精度较高,但是位移和内力反应会出现严重的失真现象.位移失真原因主要是由程序中数值积分引起的,且大质量法并不能保证计算中的地震位移输入和实际的位移激励一致.  相似文献   

16.
应用Cokelet方法,计算了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极限波高和波浪的相对角频率. 计算表明:当水深不是太浅时.计算结果与Dalrymple计算的极限波高,以及线 性波理论计算的相对角频率是十分接近的;而当水深很浅时则有一定的出入。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用于强非线性系统求解的方法-频闪-谐波平衡法。利用该方法可求出广泛的一类强非线性系统主共振解及次谐共振解存在的条件并能从相关公式知道系统的基本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可为避免共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通过相关公式的引导来调节系统的基本参数从而改变系统特性。频闪-谐波平衡法与计算机数字仿真计算结果比较表明,频闪-谐波平衡法在定性方面是正确的,在定量方面,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增强现实的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坍落扩展度是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和智能手机平台的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测量方法。首先在扩展后的混凝土旁放置预定义标识;然后用手机的摄像头拍摄自密实混凝土的图像;接下来用图像处理技术求解手机与标识所在平面的相对位置;最后由用户在手机屏幕上指定需要测量线段的始末位置,进而计算出线段的实际距离。通过一系列坍落扩展度试验对该文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准确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测量结果与传统结果一致,适用于SCC坍落扩展度测量,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采矿方法的选择关系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核心内容。采矿方法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同时传统的经验对比法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将信息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有机地结合,针对采矿方法的评价优选,提出了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评判优选过程中,选择如采矿成本、损失率、贫化率等决策指标;将待选择方法指标转换评判矩阵,通过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利用熵模糊物元原理计算出各方法的相对贴近度。选取国内某矿山采矿方法为例,从安全、技术、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评判指标,对拟选用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得出3种待选方法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96.18%、81.02%、92.18%,从而确定最优方法,为矿山采矿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该优选方法与模糊优选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准确可靠,具有信息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三云  龙君 《广西科学》2008,15(2):135-137
针对属性值为梯形模糊数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并用实例进行检验.该方法利用信息熵求出各属性权重,利用简单加权法来计算方案的模糊效用值,根据梯形模糊数的期望值排序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和择优.用该方法选出的方案有效、可行而且计算简单,为解决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