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哲学思维的优劣新陈,限制着人们的眼界和视角,规定人们的思维走势和思维程序,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把握程度和正确程度,最终决定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的能力和实际效果。通过对哲学思维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哲学思维是创新的产物;哲学思维也是创新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主要包括思想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创新资源的生成与创新主体的发现、运用、整合等创新活动息息相关。创新资源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素材空间,提供了畅达的信息通道,还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哲学是由多种哲学资源组成的综合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主体,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重要路径参考,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关系。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不是脱离这一过程的“另起炉灶,”而是对这一道路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4.
正本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精选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重大科技发明创造,激励读者新的创造灵感,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开拓新的技术成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培根、马克思等思想家都指出,正是来自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科技发明推动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的类型可以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一般都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执着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创新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经历了小农经济时代的单个创新主体、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主体等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21世纪的主旋律。为了使我国的创新教育健康、稳定、有序、持续发展: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强大思想武器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创新教育的共同要求与具体运作的关系.从而行之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和胡锦涛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绝对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文化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哲学方法:善于吸取总结群众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做好人才工作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银川科技》2006,(2):1-3
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该民族的历史命运。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孕育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温床。以发展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提升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注重提高质量、彰显特色、优化结构。高校协同创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创新主体多元、要素多元、利益多元的实际提出的,协同的程度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制度创新(或者说是创新方式的创新),即由"单兵作战"转向"整体联动",由"独奏曲"转向"协奏曲";高校协同创新的哲学基础是体现事物普遍联系的系统哲学,其前范式是协同制造。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要避免只强调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的发展与社会和谐,应坚持以人为本、三维考核、效益最优及差异化等原则,以保障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所需人才也多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因此,关注科学的原始创新,注重学科的交叉便成为研究创新的一个渠道。基于学科交叉与创新的这种密切关联,从本体论基础、方法论依据以及认识论意义3个方面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科学的原始创新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本性与问题构成,决定了它应该与科学划清必要的界限,不能混淆。哲学家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科学家,而是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哲学创新基本的尺度,就是看一种哲学是否以新的视野提出新的问题替代最初的问题,或者引起人们对以往从不质疑的答案的自觉觉醒。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是关于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掘、提炼和强化。与时俱进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01,(4):44-48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没有创新的企业也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经历了“九五”的快速发展之后,杭州市科技成果取得了全面的进步。高新技术、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开始有了新的起步。为了取得更多的辉煌,杭州市的几个区和县级市在开发各自成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特色,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繁盛发展期与曲折发展期。在哲学的繁盛发展期又存在着高潮显现期和潜行深化期两种形态。当前,我国哲学发展正进入了潜行深化期。哲学要追踪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的推动下,我国哲学出现了三种发展潮流:一是探索建构新的哲学体系,二是重新整理、研究中外哲学的历史成果,三是应用哲学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呼吁并推行素质教育 ,且已逐渐意识到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 ,创新是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 ;对于个人而言 ,创新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 ,创新教育是知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然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不得不承认我国教育现状是从中小学教育到高校教育离创新教育都相距甚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以智慧之学著称的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具有开发创…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2007年的十七报告中,党中央再次提出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把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辉煌历史、受冷漠原因以及它的不可替代性等方面分析党中央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提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同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唯心论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创新不等于可以任意曲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确定的基本内涵,不是"众生喧哗"时共同使用的一个空洞名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多样化趋势是必要的,也需要最低限度的共识。共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存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余洋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1):124-126
历史哲学是指18至20世纪西方哲学中探讨历史规律或历史过程,研究历史认识方法和性质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形成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论述的学说,是马克思毕生两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唯物的科学的历史哲学,也是一种具有革命精神的思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分配公平问题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可以说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失衡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效率有机统一观进行了历史反思,提出要从哲学高度来思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