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琵琶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历史最为悠久、极具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琵琶演奏技法多且复杂,因而初学门槛高,不容易掌握、精通。在琵琶专业教学中,我们应当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努力提高地方院校琵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闫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7):109-110
弹挑技法在琵琶演奏中具有重要作用。弹挑技法包括准备阶段:即演奏者以正确、自然、大方的姿势为演奏做好准备。着力阶段:即弹挑的基本动作,包括弹、挑与手腕的协调运动。结束阶段:即用力和放松达到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3.
民族乐器电子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的民乐合成器,即便有着丰富的乐器采样库,也因缺乏基本的技法控制模型而无法在计算机上演奏真实流畅的乐曲.本文以琵琶为例,对轮指、扫弦、推拉弦揉弦等主要技法,及其衍生或叠加而成的常见琵琶技法建立计算模型,同时加入泛音技法的采样,采用MIDI格式编码,利用analysis-by-synthesis的研究方法调整参数,最后使用GarageBand中的琵琶合成器输出合成结果.经过对比实验,本文的技法模型在真实性和流畅性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民乐电子化及其计算机自动演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起《春江花月夜》,几乎是无人不知,这是琵琶曲中的代表作,多少年来在中国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琵琶的演奏技法和乐曲越来越新,更多样化了,如何把握琵琶的传承和更新、发展,这其中就包括琵琶的演奏意境的问题。什么是意境?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是作品整体呈现给欣赏者情真意切、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整体。意境让欣赏者通过想象、联想,如身入其中,在思想上受到感染。成功的优秀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形与神和谐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要使琵琶在演奏中达到…  相似文献   

5.
从白居易的《琵琶行》所描绘的琵琶演奏产生联想,以唐诗刻画琵琶的技巧演奏、演奏家为依据,从三个方面阐述琵琶制作、演奏技巧;琵琶曲调丰富,感人至深;琵琶演奏家辈出之盛况。从而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琵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为弘扬民族音乐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许帅 《科技资讯》2012,(32):252-252
刘天华先生是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几乎接触了各种主要的中西乐器和音乐理论,更是精通二胡、琵琶等中国名族乐器的演奏。他所创作的二胡十大名曲更是对当今二胡演奏技法以及二胡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针对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其中两首二胡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飞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37-138,166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黎英海先生根据中国古曲改编而成的经典作品。这首乐曲在写法上,吸收了琵琶、箫、古筝等乐器的演奏技法特点并加以丰富;在风格上,保留了原曲的古朴和典雅;在旋律上,既保持了原作的风格韵味和基础,又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性格。堪称是将西方现代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本文将从乐曲的引子、主题、变奏及尾声四个部分分别对乐曲的意境及演奏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琵琶是我国民族器乐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技巧复杂、表现力丰富.正因为技术复杂,入门期较长,所以要学好演奏琵琶却并非易事,特别是相对于青少年初学琵琶期间,正是身体发育迅速,而思想还没健全的年龄,在琵琶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讲方法、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尊重琵琶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铁静 《科技资讯》2009,(33):185-185
本文以客家筝派演奏特点及风格为论述对象,对客家音乐的演奏技法与风格进行概述。首先,对客家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浅析。其次,从左手按滑音、刮奏及变化音等方面,对客家筝派的演奏特点进行论述。最后,从不同的乐曲对客家筝派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总结出客家筝派古朴典雅、明亮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秦春风 《科技资讯》2009,(36):215-215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乐器造型.音乐性能,甚至表演风格都曾发生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简要梳理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认识其演进形式,社会背景及人文审美取向。本文对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陈曦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8):103-104
《临安遗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一部古筝协奏曲,该作品运用了协奏曲融抒情性与戏剧性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将古筝演奏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筝乐的表现力。从演奏技法及如何处理这首乐曲入手,对整首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行分析,能使读者深入了解、理解乐曲,有依据的进行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2.
琵琶演奏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演奏时需做到点与线、线与点的完美结合;需表现出音韵美,还要展现出形神兼备的表演状态。笔者通过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琵琶演奏中独特的美学要求,亦表现了琵琶这种乐器在演奏艺术上独特的音乐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钢琴演奏中左手训练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赛贞 《科技信息》2011,(6):414-415,417
手指的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地位,由于生理结构和钢琴作品演奏的特殊性,左手训练成为了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试着从钢琴演奏中左手手指演奏技巧的训练为出发点,阐述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为学生加强其左手的训练,以达到理想和满意的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琵琶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乐器,本文介绍了琵琶的历史及文武曲的特点,并通过对《十面埋伏》和《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这两首琵琶名曲的结构、音乐形象的分析,多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和说明,使读者能对琵琶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混响室内参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对琵琶声功率的测量研究工作.由两位资深乐师用两把不同的琵琶在混响室中分别以pp,mp,f,ff四种力度演奏三个代表性的单音A,a1与e3、音阶和乐曲,采用4通道实时分析技术测量琵琶1/3倍频带声压级,通过平均、计算,获得琵琶在不同演奏力度下演奏不同内容时的典型平均声功率级和动态范围,并建议采用琵琶在f力度下演奏音阶时的平均声功率级作为其声功率的代表数值.  相似文献   

16.
王洁 《科技信息》2013,(25):169-169
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传统乐曲按照演奏的风格以及手法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大类。本文将通过剖析文曲代表之一《陈隋》中指法的运用和历史背景来阐述琵琶文曲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琵琶作品《朝元歌》由当代杰出的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于1993年根据昆曲唱腔编创而成。刘德海先生从中国民族器乐接近人声、富有歌唱性的特点出发,广泛地从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戏曲中吸取养料,试图通过"昆曲唱腔琵琶器乐化",增强琵琶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追求轻松、自然、人文的琵琶演奏风格,为琵琶和雅化发展之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手风琴独奏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中,包含连奏、刮奏、轮指等演奏技巧,只有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其演奏技巧及独特的表现手法,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科技信息》2007,(22):185
随着琵琶演奏技巧的日益完善,对演奏者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演奏技巧再高超,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演奏出来的乐曲只能让人感觉贫乏无味,反之,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演奏技巧,也是行不通的,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通过阐述想象在琵琶演奏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演奏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提出了几个观点,以便让更多的琵琶演奏者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提高个人的全面素质,使他们演绎出来的音乐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马宝艳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7):92-93,96
结合左手五指自然构造及生理机能在小提琴演奏上的重要作用,详细论述了在小提琴演奏中左手五指技术训练的多种技巧,并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小提琴左手技术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