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龙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课程研究领域出现了后现代转向。由于后现代教育的出现,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后现代课程理论既复杂、多样又不乏新颖、独特和建设性,对促进教学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转变、师生合作与交流、学生差异与多元化、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德性、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和调整失衡的课程结构方向,都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联系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要重新解读与构建体育课程与教学观、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评价标准、实现体育课程标准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刘建霞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5):56-58
以后现代全新的知识观为背景,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包括审视课程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完善评价机制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观的演进看,我国基础教育先后出现了三种主流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经验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立在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之上的近现代知识观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的完整统一性被破坏。现在我们正处在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时期,我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陈梦稀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4):106-109
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关于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等进行了强烈的反思、批判与超越,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多元性、个体性和差异性。后现代知识观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既是一个主动建构、自主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个积极体验、自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对话、不断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转化,因而后现代课程是对现代课程的一个转化,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4R的后现代课程模式.后现代课程观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中学生物课程目标改革是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因而后现代课程观为中学生物课程目标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知识观是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和反思,它强调了知识的动态性,多样性和价值性,倡导知识的文化性和情境性。这对旨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后现代知识观下的教师应放下传统教师的权威角色,注重教师角色的知识文化性和创造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又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20世纪后期,在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对现代主义知识观的批判、反思和超越,这种知识观的转型为我国高校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和体系的选择与编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尤其是后现代知识观,深深影响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于后现代知识观而言。我们应看到它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更要清楚的认识到它其有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后现代知识观对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切入,分析这一新兴知识观对我国当代教学的稗益和误导,结合我国国情,在吸取有益启示的同时,走出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钟文强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04-108
知识观与教材有着内在的联系,知识观的转变必然会对教材的革新有所启示。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文化性、境遇性、个体性,主张建构多元、有机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为我国高中物理教材的革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关注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取向;注重物理教材内容的境遇性——从生活走进物理教学。由此审视我国高中物理教材的革新,应更关注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和境遇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医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标准过于死板、整合性较低以及课程实施形式过于单调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高校培养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后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观下,课程评价主要以人文性、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以及构建性为主,从后现代教育理念与其课程评价理念中进行优势借鉴,我国高校医学过程评价也应当坚持人本性、多元性、开放性以及主体性的基本原则。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系统性的建立以导向为主的评价指标,并拓宽评估数据采集的范围与深度,动态、开放的进行课程评价,以对我国高校医学课程的构建起到引导、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范式是一种封闭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范式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观。为促使学生向个性化发展,培养多种有用人才,满足社会多元化需要,受社会多元化发展影响的现代范式教育,必然会向后现代范式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3.
黎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3):23-25
通过从牛顿式“简单、稳定、永恒”的现代知识观到“复杂、混沌、有限”以及对动态、开放和全球化流通的后现代知识观的认识和审视,指出图书馆在知识组织以及知识管理服务的变化和发展空间上,可寻求到更开阔的创新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法国当代哲学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中将对“元叙述”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并指出,知识的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此为视角,浅析了后现代知识状态的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杏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7-111
当代人类文化正经历着从现代科学知识型向后现代文化知识型的转变,由此催生出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立足于这些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分析现代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进行相应的大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课程观与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解学仁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80-82
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是预设的、可确定的,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具有构建性与非线性特点,课程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形成与发展,师生是平等的,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以另一种更重要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课程网络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反思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社区课堂的协调者。 相似文献
17.
18.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知识观以哲学观为基础,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时空观相关联。本文试图在时空观的哲学背景下,通过分析知识观的演变历程,得出知识观对教育观的基石作用,新的知识观的确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的比较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月娥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1):83-85
从多种角度对“泰勒原理”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和多尔的4R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比较,试图挖掘出“泰勒原理”的现实意义,从而大胆地将两种理论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20.
换个角度看师生关系—后现代知识观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琼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1):70-74
本文从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出发,归纳了后工业社会知识的形式、性质、传递方式和价值所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弄清这种变化对我们当今所开展的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从师生平等、教师角色转换和教育评价多元化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