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DoS攻击已经成为当今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文中提出了基于IP地址分段的DDoS路由追踪技术,分析了边界路由器IP地址重叠分段方法及在地址重构过程中误报的产生,阐述了降低误报率的方法; 最后,通过在模拟环境下,验证了该路由追踪技术具有误报率低、所需边界路由器少和地址重建复杂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解决了原来的IPv4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P2P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模型不同与传统的C/S模型,随着IPv6的逐步实施,将P2P网络部署到IPv6的环境下是必然的趋势。首先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点并且分析了在IPv6环境下部署P2P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IP源地址欺骗是绝大部分DoS/DDoS攻击的典型特征,通过分析其攻击的目的和目前防御的主要手段,提出了在IPv6下将源地址伪造的检测放在伪造发生的本地网络中进行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ntemet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Ipng)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简略的分析了IPv6协议,重点分析了IPv6的数据报,同时构建了一个IPv6的实验环境,并使用WinPcap实现了在该IPv6环境下的网络监听,经多次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子空间匹配追踪计算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子空间匹配追踪(MSMP)方法.采用线调频小波函数作为匹配原子,选用微分进化算法(DEA)实现改进的子空间匹配追踪方法.利用29kHz t(0,1)导波对含缺陷的铝管进行检测实验,采用MSMP对检测信号进行匹配分解与重构.将匹配结果与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匹配追踪(MP)及基于t算子的进化规划算法(tEP)的正交匹配追踪(OMP)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了基于DEA的MSMP和MP,基于tEP的OMP匹配所得参数.结果发现:重构所得信号质量明显提高,基于DEA的MSMP和MP方法匹配所得参数均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缺陷位置以及激励信号的中心频率,基于DEA的MSMP匹配所得的参数更加准确且耗时更短,改进的方法可有效识别管道导波无损检测信号并定位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LTI(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射线追踪算法基础上提出的扩张-收缩扫描算法能正确追踪直达波、绕射波和回波的射线路径,但其存在计算效率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交叉扫描方式对扩张-收缩扫描算法进行改进,并由此提出了基于交叉扫描方式的扩张-收缩扫描改进算法.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留了原扩张收缩扫描算法所有优点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当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较细时,改进算法在计算效率上的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压缩感知中前后向追踪(forward-backward pursuit,FBP)算法能有效缩短重建时间,但一旦迭代过程中前向、后向步长确定,将导致计算时间增长,影响重构效率,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FBP算法,称为变步长前后向追踪算法(variable step size forward-backward pursuit,VSSFBP).该算法引入判决阈值和等比因子,考虑到估计的稀疏度远小于真实稀疏度,选择较大迭代步长,减少迭代次数,缩短运行时间;同时考虑到当估计的稀疏度达到一定值时,减小迭代步长,减慢逼近的速度,提高信号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VSSFBP算法在保证重构效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重构时间.当图像压缩比为0.45时,信噪比提高了1 dB,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8 dB,重构时间降低为原来FBP算法的42.04%.与同类算法相比,在保持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信噪比的条件下, VSSFBP算法消耗的时间大大缩短,重构速度更快,重构信号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紧凑路由算法一直被认为是未来Internet上可扩展路由算法的有力候选者,因为它实现了近似最短路径路由机制的同时,路由表也比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路由协议更加紧凑.TZ紧凑路由算法初始地标点的选取是随机生成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拓扑信息,不是很适合真实网络.故分别提出了基于节点度和基于PageRank算法的地标节点选取机制,用于改进TZ紧凑路由算法.在2000年和2006年的Internet AS图上对两种改进算法和TZ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算法的平均路由表大小和平均伸长系数相比于TZ算法均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前,IPv4在Internet上占统治地位,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IPv6诞生了.但IPv4与IPv6并不兼容, 研究IPv4向IPv6过渡技术,解决IPv4与IPv6共存问题, 使IPv6最终代替IPv4.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缩追踪(Compressive Tracking,CT)算法在目标追踪中易受遮挡和扭曲变形干扰问题,结合该算法简单容易执行的追踪机制,提出一种融合SURF(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和压缩特征的鲁棒性目标追踪算法。新算法有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在自适应更新目标外观模型的基础上,增加防止误更新外观模型机制,解决追踪过程中严重遮挡和扭曲变形问题;二是通过SURF特征点在前后两帧中的匹配关系,求解追踪目标尺寸变化,自适应调整目标模板大小。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公开的某些图像序列上的追踪效果良好,与CT算法及改进的CT算法相比正确性和鲁棒性上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下IPv6演进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虞益诚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24(2):200-204
介绍了IPv6的不足,IPv6的发展和特征,阐述了IPv6的演进机制,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转换技术,详述了几种演进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根据道路交通监控视频的特点,采用压缩跟踪(CT)算法进行运动车辆的检测与跟踪。在摄像头变化较大、运动车辆尺度变化和背景变化等情况下,CT算法均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但是当车辆被遮挡时,跟踪算法容易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使用卡尔曼滤波对遮挡的车辆进行轨迹预测。卡尔曼滤波能根据CT算法跟踪目标的轨迹,有效地预测目标遮挡时的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但可以较好地处理跟踪车辆尺寸变化的问题,在车辆丢失或被部分遮挡时,能准确而稳定地跟踪车辆,而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满足了工程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v6由于其移动性要求而引起了一系列新的安全问题.本文着重对移动IPv6的返回路由性过程的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算法导致DoS和DDoS攻击的原因,并根据此过程中的攻击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强的返回路由过程来防御攻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多摄像机人体姿态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姿态跟踪是人类行为分析和识别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该文以人体的头肩部轮廓构成的Ω形状的曲线作为跟踪目标,利用多摄像机间的位置约束和形状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摄像机的人体朝向、位置和头肩部轮廓的联合跟踪算法。该算法将多视角头肩部轮廓跟踪和三维空间中的头肩部位置跟踪、朝向检测融合于同一框架中。真实场景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监控系统为研究背景,充分利用场景中视听媒体间存在的天然时空相关性,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有效地融合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快速跟踪.利用机器视觉相关理论提取视觉运动特征,利用计算听觉场景分析技术抽取音频场景特征,建立视听信息特征级融合模型并进行联合场景事件判断.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视听信息融合对目标进行跟踪,预测误差小于单独基于视觉的目标跟踪,同时听觉信息的引入有助于克服图像噪声. 相似文献
16.
水下多目标跟踪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军事应用前景.本文分析研究了水下多目标跟踪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水下多目标的动态模型和多目标跟踪的数据关联方法,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对水下多目标跟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直接对三坐标航管一次雷达点迹录取器中录取到的点迹进行航迹起始、跟踪等处理后,会形成大量虚警,运算量大。进行目标跟踪时,候选点迹集合数量庞大是造成目标跟踪过程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文中基于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算法,结合经典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提出了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跟踪混合算法,来减少候选点迹集合数量。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无效点迹数的减少、航迹质量的提高以及运算时间的下降。通过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跟踪混合算法,能迅速跟踪到三坐标航管一次雷达探测到的目标并形成目标航迹,可以及时发现黑飞目标,将对正常民航飞机飞行的干扰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火箭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ean-shift算法的火箭目标跟踪算法。为克服传统Mean-shift算法难以对快速运动的火箭目标进行跟踪的问题,以及在跟踪过程中的跟踪误差累积问题。采用3帧差分法检测出火箭目标的大概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Mean-shift算法实现对火箭目标的精确跟踪。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的实现火箭目标的跟踪,并能很好的解决跟踪过程中的跟踪误差累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电视跟踪系统中电视脱靶量的滞后以及跳变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的影响。根据跟踪系统实时性和精度要求,设计了卡尔曼滤波器,对跟踪目标运动参数(位置和速度)进行滤波预测,提出了极坐标下Kalman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能够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对目标位置、速度进行估值,超调量减至18%,调整时间为0.6s。 相似文献
20.
作为沟通高速IPv4、IPv6网络的关键设备,协议转换网关对转发速度、时延、负荷量等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方案都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SOPC技术实现IPv4/IPv6地址协议转换网关的新方案.在实现过程中,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采用原理图和VHDL语言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单片FPGA器件上实现该系统;系统仿真和实验表明,系统的转发速度最高达到800 Mbps、在v4到v6方向和v6到v4方向上的时延分别是40 ns、96 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