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1989年4月到1991年10月在呼和浩特平原对(Eremiasargus)繁殖生态作了研究,其性腺活动随季节而变化.多数雌性成年个体7月份产卵,年平均产卵3枚.卵在沙土中自然孵化,孵化期1个月左右,幼体8月份孵出.  相似文献   

2.
青海沙蜥和密点麻蜥的分布状况,生活规律及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总结了分布于青海高原的青海沙蜥和密点麻蜥的分布状况,一日活动规律及其食性。  相似文献   

3.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argus)的染色体数2n=38=34I+2m+ZW,即有19对染色体,全为T型。其中常染色体18对,性染色体一对。在18对常染色体中有17对为端部着丝点大染色体,1对为点状小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ZW型。经BSG法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具着丝点C带,另有4对具端粒C带。将丽斑麻蜥与其近缘种山地麻蜥的染色体核型相比较,前者有性染色体,后者则无性染色体,差别显著,这表明该种在核型上更进化一些。同时讨论了麻蜥属与草蜥属的某些种在进化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1990年4-5月对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静止代谢率的研究,两种蜥蜴的静止代谢率均与环境温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9;与体重呈负指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63,驯化试验表明在禁食条件下两种蜥蜴的体重减轻率也与环境温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1。  相似文献   

5.
对山地麻蜥冬眠前后的体重、肝重、肝糖浓度、脂肪体重等指标的检测,表明山地麻蜥冬眠前后的肝重、肝糖浓度、脂肪体重均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山地麻蜥冬眠期间肝糖和脂肪体的消耗量大;统计数据还显示肝糖浓度与体重、肝重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冬眠期和繁殖期密点麻蜥(Tremies multidcelate)6种器官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带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酶带明显不同,且有多画带现象;6种器官组织中LDH同工酶的相对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宏伟  管中秋 《科技信息》2010,(29):I0115-I0115
人力资源生态位是企业在社会人力资源生态因子维度中占据的空间范围和表现的功能作用。人力资源生态位具有系统性、适应性、共生性和平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时洞庭湖平原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的时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害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小于蜘蛛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蜘蛛对目标害虫具有跟随现象.晚稻田蛛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及蛛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大于早稻田蛛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  相似文献   

9.
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随害虫生态位宽度值的增减而增减,证明蜘蛛和目标害虫具较强的相关性。晚稻田蛛虫生态位宽度值及蛛虫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早稻田蛛虫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值。在水稻的不同发育期,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及蜘蛛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大小均有更替现象。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土默特平原(40~41°N,109~112°E)由于生境变化引起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种群特征的变化作了研究.在植被盖度<10%的沙地生境,草原沙蜥密度较高,当沙地种植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7~8年后,植被盖度变为>40%且食物较以前丰富充足,其密度下降,低年龄组死亡率增高是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但沙蜥对鞘翅类昆虫的取食频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1.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生殖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每年产卵一次,平均窝卵数为3,平均生殖投入(卵重/体重)为0.164,生殖投入与体长、体重、年龄不相关;窝卵数与生殖投入显著正相关,y=0.025x 0.095,r=0.462,即生殖投入随窝卵数增加而增加;体重与窝卵数显著正相关y=0.35x 0.86,r=0.65;体长与窝卵数刀显著正相关,y=0.1x-2.45,r=0.51。根据繁列期前后性比(♀/♂)的变化,推测部分雌晰繁殖后死亡,说明生殖对雌性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根据各项生态学特征的比较,草原沙晰的繁殖策略属K选择。  相似文献   

12.
青海沙蜥(蜥蜴亚目:鬣蜥科)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体长的聚类分析结果把青海沙蜥的所有个体分成3个年龄组,3个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分别是:26~36mm;37~50mm;51~65mm.各年龄组体长、体重和尾长平均值差异的F检验结果,说明用体长划分年龄较为合理.青海沙蜥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形,但第II年龄组个体数比例较小.青海沙蜥各年龄组的性比在3个年龄组间是不稳定的,第I,II,III3个年龄组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分别为7.7∶1,32∶1和1∶2.1,而在整个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为1.76∶1.青海沙蜥的体形大小的性二态在其性成熟前后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3.
白羊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利用Shanno-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晋中、晋东南地区的白羊草群落的15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闰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生态位最大,分别是2.56,2.38,2.93,2.30和1.78。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委陵菜和披针苔草也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是白羊草的主要伴生种,经过以上分析得出,白羊草是山西具有很大潜力的牧草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科尔泌沙地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流动沙丘的空间分布信息,通过对景观数量和形状破碎化指数的计算分析,探讨了科尔泌沙地的主景观要素流动沙丘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及其对沙漠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 1974年在破碎化程度最高,1958年和1998年相对最低,这一变化趋势与同期的沙漠化过程呈线性正相关.流动沙丘景观形状破碎化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呈直线型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科尔泌沙地近40年来的各种土地利用过程的变化对流动沙丘斑块形状的影响都起促进作用.从形状破碎化与沙漠化的相互关系来看,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将导致形状破碎化指数的降低.总的来看,在科尔泌沙地景观中,干扰过程的交替使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使形状破碎化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的3—7月,通过人工招引的方法对大山雀的窝卵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工巢箱内繁殖的大山雀的常见窝卵数为10—12枚,平均窝卵数为10.24±1.87枚(n=157巢),卵重为1.47±0.12克(n=484枚),卵大小为1.646±0.063cm×1.287±0.045cm(n=484枚).卵重差异显著(P<0.05),卵长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短径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方法为其它鸟类窝卵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多的为2龄鸡,达到17.75枚/鸡.年,平均卵重29.97±3.35(21.2~44.5)克,受精率为60.37%,电孵化器孵化,孵化率为93.28%,孵化期为24(22~2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