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神舟”原列飞船一次又一升空,杨利伟、聂海胜这些男航天员是火了一个又一个。这次缍轮到女航天员啦,今年六月份,我国的“神舟九号”飞船就成功搭载一名女航天员上太空了呢!  相似文献   

2.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和飞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对卫星和飞船的测控成了航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卫星和飞船全程测控的前提下,分析了卫星和飞船的运行轨迹,并建立了简化的测控站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3.
时事点评     
中国:“神舟”圆我飞天梦,兴奋2003.3去年12月30日,随着一声巨响,一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带着“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七天后,飞船的返回舱顺利回到地球。这表明,中国在载人火箭升空前的最后一次无人飞船试验圆满成功。中国人离飞天梦只有一步之遥,预示着中国可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载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空间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的安全需要,而且具有极大的民用价值,因此这一消息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布的神州5号飞船实际运行数据,对神州5号飞船的椭圆轨道与圆轨道进行了计算,计算的结果与神州5号飞船的数据符合或接近,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仅供大家对飞船运行轨道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5.
退路(四)     
赛萨尔说:“这次失事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依斯姆斯空间的一个无法测量出来的物质引起的,它很可能与多个隧道交叉处的物资密集坍塌有关。这艘飞船本来是要去马吉斯特星,但却错误地进入了这走不通的隧道,隧道的终点就是这颗行星。这是飞船驾驶员的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6.
魔咒     
(五)最后的复仇 “快全速提升飞船。”司马阳命令道。 飞船向上直窜,转眼间便上升了近万米。导弹追至半空爆炸,但并没有听见爆炸声。从小窗往外看去,可见一团强烈的白光直冲云霄,飞船随之剧烈震颤。  相似文献   

7.
穿越大历险     
第一章时光飞船 科技馆的露天展览广场上十分安静,在那艘小巧精致的飞船船头,“时光飞船”四个大字闪闪发亮。“哥,这艘飞船真能带咱们穿越到未来吗?会不会有危险啊?”9岁的佳佳有些紧张,转过头问嘟嘟。  相似文献   

8.
崔岫 《科学世界》2003,(11):11-13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世界为之喝彩。与美国和俄罗斯的飞船相比,中国的飞船有哪些特点?这次发射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飞船运动定解问题的定性分析,给出了受恒定径向持续推力作用、从初始椭圆轨道远地点上半部起飞的飞船轨道及飞船逃逸地球引力场的逃逸准则。  相似文献   

10.
引言30年来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第一。例如: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首次驾“东方号”飞船上天,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1962年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火星探测器;1963年捷列什科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空间的妇女;1965年利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间行走活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定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而靠传统的发展模式肯定是不行的——这种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在诠释什么是循环经济时,曲教授首先引用了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1966年的一个比喻。他说,鲍尔丁曾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与太空中的飞船一样。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资源殆尽,即会毁灭。为了生存,飞船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才能延长运转寿命——或许,这是一种提出循环经济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GPS/INS组合系统在飞船自主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绕地飞船的自主定位精度,又不至于增大定位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采用紧密组合方式构成了GPS/INS定位系统,研究了在绕地飞船自主定位中的应用,根据绕地飞船运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误差状态方程和组合观测方程,仿真分析表明,建立的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既能保证定位的高精度,又能满足目标的高动态。  相似文献   

13.
纳斯卡猜想 古代的纳斯卡先民为什么要制作这些图案?一个流行的猜测是,这是给外星飞船用的跑道。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月球多色测光研究成为天文学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Clementine飞船作了几乎整个月球表面的多色测光,得到高分辨月球多色图像.联系Apollo等飞船取回月球样品的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研究和新的分析方法,揭示于全月球表面和区域的特性.本文综述一些重要进展和最新成果,包括一些主要概念(反照率,位相函数、全月面累积测光和区域测光)、测光模型、分光反照率测定结果,尤其是Clemmentine飞船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光度参数、月面温度分布、FeO和TiO2分布、月壤成熟度、盆地抛出物、火山沉积物和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5日.一个将永久载入史册的日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巍然挺立在发射场上。上午9时整火箭在震天的轰鸣中.托举着神舟五号飞船急速飞向太空。飞船中乘坐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神秘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相似文献   

17.
“伽利略”飞船拍摄了许多“木卫一”火山爆发的照片,并且找到“木卫二”冰层下面似乎有很多液态水和稀薄氧气层的证据。这些证据使科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中,“木卫二”很可能有生命存在。“伽利略”飞船还曾经探索过“木卫三”,发现这颗卫星有自己的磁场。美国宇航局探索木星的“伽利略”飞船开始最后一次飞行, 9月21日,飞船将俯冲奔向木星,与空气摩擦燃烧,最后化为灰烬,消失在木星周围的大气层里。“伽利略”飞船燃料即将耗尽,在完成最后的飞行之后,不能调整自己的轨道,也不能使天线转向地球,只有消失在木星的大气层里。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飞向太空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从万户时代到公元2003年,中国人没有停下飞向太空的脚步。随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间进入到了倒计时,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日子已越来越近。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神舟1号到神舟4号飞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其中的艰辛与骄傲。  相似文献   

19.
太阳系中能量最大的火山并不是在地球上发现的,而是在木星一号卫星Io(伊俄)上。地球和Io是太阳系中仅有的拥有高温的活火山的星体,但Io上的火山却更大,更热,运动也更剧烈。本书包含了从伽利略飞船上得到的最新结果,以及Io上不同尺度和样式的火山活动,并把这些火山和目前地球上的火山做了一个比较。本书提供了关于火山形成和喷发的背景知识,并且定量地解释了如何分析用从太空飞船和望远镜上得到的遥感数据来揭示火山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重返地球     
<正>谁都搞不清宇宙飞船出了什么毛病,仪器显示的数据都很正常,但是飞船在接近一个不知名的行星时莫名其妙地减速了。此时,飞船正缓慢地往这个行星降落。它有大片大片的蔚蓝色区域,很像地球,离地球十分遥远。"我们可以在这个行星上检查一下飞船。"指令长说。"我们边降落边注意观察,万一有情况就发求救信号。"领航员表示赞同。学者没说话,他一向沉默寡言。飞船降落在绿色的草地上,右面有一条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