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区域经济素质偏低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而要较快地改变这种状况,重点之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一、民营科技企业是两个创新的最佳结合点   区域经济素质要有大的提高,根本在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而民营科技企业恰恰是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和有力推动者.   1.民营科技企业的体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西湖区的情况看,近400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区域经济素质偏低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而要较快地改变这种状况,重点之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一、民营科技企业是两个创新的最佳结合点 区域经济素质要有大的提高,根本在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而民营科技企业恰恰是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和有力推动者。 ⒈ 民营科技企业的体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西湖区的情况看,近400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⒉ 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适应了新的社会需求。从西湖区的情况看,民营科技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  相似文献   

3.
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影响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境要素。创新政策体系通过对民营高科技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因素的调节,影响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进程。本文提出针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燕形”发展策略,即一头一尾两翼:一头指的是政府管理,一尾指的是平台搭建,两翼分别是创新的政策和适时适地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科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从80年代中关村的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的诞生到现在,在17年的风雨历程中,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今天,民营科技企业又开始进入了以  相似文献   

5.
齐园  程正中  杨鹏 《科技信息》2007,(16):150-151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是区内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其技术创新现状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提高区内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对策,从而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沿革,指出国家对私营经济法律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国家对高科技产业的不断支持是与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紧紧相联的.回顾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历史,使我们对现阶段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认识,以期更清晰地探讨民营高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民营高科技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政策的出台应具有超前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飞  陈洁  郭健 《科技与经济》2004,17(6):9-13
回顾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沿革,指出国家对私营经济法律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国家对高科技产业的不断支持是与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紧紧相联的。回顾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历史,使我们对现阶段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认识,以期更清晰地探讨民营高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民营高科技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政策的出台应具有超前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1981年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1985年开始创业.中关村1984年开始搞中关村特区,有一些高科技企业.1985年,我读到了<硅谷之火>,连看两遍,没吃饭、没睡觉,那时第一次听到了"硅谷".从那以后,我的创业生涯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前后经历了三次创业,都是循着这个轨迹,后来在硅谷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8)
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能力的唯一途径,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这次会议选择北京开关厂和兆维集团作为技术创新研究案例引起大家的讨论。选择这两个企业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领导班子不错,外部环境也很好,但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在这两个企业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技术创新应不只是技术层砥的创新,而应包括制度、企业管理等的全方位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有目标。北京市的目标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0.
建设民营科技园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广东省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举描。当前,民营科技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广东省自主创新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开发区、大型企业集团、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组织创新模式,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按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划分,研究了不同模式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微观主体,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从大同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如何提高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简称北京民协)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会员主体的民间社团组织。自成立以来,北京民协始终致力于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事业。20多年来,北京民协与以中关村创业群体为代表的北京民营科技企业一起,见证了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壮大。2007年和2008年,北京民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则应着力于企业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首先,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的企业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则以市场拉动型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合作型技术创新、区域优势型技术创新等模式,立足于补缺型  相似文献   

15.
陈春先 《科技潮》2000,(12):144
参加今天“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并代表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的创业者们发言,我心情格外激动。眼前的盛况不禁让我们回忆起当年创业的情景。1980年10月,我和纪世赢、崔文栋几名科技人员在中科院物理所一间仓库的角落里,创办了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虽然只有七八个人,500元钱,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上海、香港两地政府都以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为突破口,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建设。其中,上海市政府通过搭建平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试点改革推进创新管理。香港特区政府从多方面保障科技企业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支援服务,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发展绿色科技、前沿科技。他们一系列富有特色且成效显著的规划和做法,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一、上海市的主要做法上海市政府通过营造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想法→研发→销售→上市"这样一条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语     
《华东科技》2003,(12):30-31
“民企应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景安日前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年会上指出,企业已成中国研究开发经费投入的主体,而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 张景安说,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是始终与创新相伴,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既是他们的竞争力,又是生命线。在走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初,在中关村新兴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中,有一个公司的平均学历最高,这就是由计算所18名研究生集体创办的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 当时,在计算所里有一批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81届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在学校时是同班同学,到了所里之后分散  相似文献   

19.
彭树堂 《科技潮》2004,(8):17-21
北京是我国民营科技发祥地,北京民营科技在全国一直处于高智力、高位势、高增长点的发展态势,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民营科技创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均得益于对北京的借鉴。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之路充分体现了智力密集与人才资源相结合的优势……笔者同一切有识之士一样十分关注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最近笔者考察了全国10余个省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民营科技与民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以上海、温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作了调研,并对其发展模式与中关村发展模式及政策发展环境作了比较,既感到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具有雄厚的条件和发展潜力,又感到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存在某些隐忧。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短波     
《科技潮》1999,(4)
首都民营科技实业家学习落实江主席视察北京的指示北京市科协、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3月初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北京民营科技界学习落实江泽民主席视察北京市重要指示暨中关村发展战略研讨会》,数十名民营科技企业家、政策理论家、管理专家、政府部门领导及首都新闻工作者聚集一堂,学习座谈江泽民同志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并对中关村区域创新及发展战略发表了真知灼见。企业家和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关村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源地,是北京乃至全国智力、人才高度密集地区之一。今日的中关村是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民营经济交汇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关村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这里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都具有影响全局的战略意义。中关村概念是世界级的巨大的无形资产。研究、深化、发掘、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