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et Kaw.)首先发现于我国台湾,其后在广东广西也有发现,海南岛尤多。福建迟至1954年才在生产实习中,由我校已故教师林汝昌在南靖县和溪乡发现,今年我校在闽南植物资源调查中,又在南靖县南抗乡、平和县国强乡也发现有花皮胶藤生长。 这种胶藤是有希望的橡胶植物,它的优点是:胶乳的含胶量较高,我们测定过的高达40.3%,  相似文献   

2.
综述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在植物学、化学成分、药材标准和炮制、药动学、药理毒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丁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东莨菪内酯、东莨菪苷这两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丁公藤制剂的药理、毒理研究上,对丁公藤抗风湿、抗炎、镇痛等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丁公藤抗风湿、抗炎、镇痛等活性成分也还不是很清晰,建议将大果飞蛾藤(异萼飞蛾藤)(P.sinensis Hemsl)和近无毛飞蛾藤(P.sinensis Hemsl.var.delavayi Rehd.)作为丁公藤代用品进行研究,以扩大丁公藤的资源范围,并加强对丁公藤抗风湿、抗炎、镇痛等作用机制的研究,长期使用丁公藤注射液须注意其蓄积性.  相似文献   

3.
黔产姜花属植物包含黄姜花(Hedychium flavum)、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及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贵州姜花属植物的研究状况,从自然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民间药用及药理药效、繁殖栽培、花卉资源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该属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黄柏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为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 rupr)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cl.)和黄檗(p.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长期以来被作为中药.介 绍了黄柏这种常用中草药的形态、资源分布、药理作用和病虫害防治及对其进行人工培育方面的广 阔前景,提出建立规范化的黄柏种植基地,以满足人们对优良黄柏药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藏药柳茶,来源于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 (Rehd.)Hand-Mazz.和鲜卑花Sibiraea laexigata (L.) Maxim.的枝条及果序。柳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及其酯类、饱和脂肪醇及饱和脂肪酸类、萜类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多糖类等。其具有调节脂代谢、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肝损伤及预防、治疗AD等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柳茶的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藏药柳茶的更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百合科(狭义)植物分类及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百合科 (狭义 )植物分类和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 ,猪牙花属 (ErythroniumLinn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Endl.)Lindl.)、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近年来未发现新种 ,其他六属均有新种发现 .其中 ,顶冰花属 (GageaSalisb .)、洼瓣花属 (LloydiaSalisb .)、郁金香属 (TulipaLinn .)分别发现一新种 .豹子花属(NomocharisFranch .)有三新种 .贝母属 (FritillariaLinn .)和百合属 (LiliumLinn .)发现大量新种 .关于花粉形态的研究 ,国内仅有贝母属 (FritillariaLinn .)、百合属 (LiliumLinn .)和豹子花属 (NomocharisFranch .)、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的少量报道 ,其他 5属均未见相关文献 .国外洼瓣花属 (LloydiaSalisb .)、大百合属 (Cardiocrinum(Endl.)Lindl.)和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 .)的花粉形态未曾报道 ,其他六属仅有少量报道 .  相似文献   

7.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其干燥根入药.作为传统藏药材,瑞香狼毒在藏医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有关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狼毒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主要含有黄酮类、二萜类、香豆素类及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惊厥、抗癫痫、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雪胆属(Hemsleya)植物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草本植物,全属共约31种,我国雪胆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近40年来雪胆属植物分离纯化的活性物质主要为葫芦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因产地、物种等因素的差异,致使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肉花雪胆和藤三七雪胆等富含葫芦烷型化合物;彭县雪胆、中华雪胆等富含齐墩果烷型化合物,该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合理开发雪胆属植物资源,扩大药源,寻找新活性成分,加强三萜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和归纳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目前从飞蛾藤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包括甾体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木脂素类、苯醌类、萜类、酰胺类、酚类等.药理活性主要为强心、抗凝血、防治高尿酸血症、抗炎镇痛、抗肿瘤、抑菌、杀螨虫等.深入开展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为中医常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等功能,有“中药之中的青霉素”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收载了忍冬科忍冬属4种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 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  相似文献   

11.
研究损伤对果实乙烯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为果蔬采后的贮存及运输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番茄果实及杜仲绿色翅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释放量,比较两种不同植物处于不同发育状态的果实,在受到损伤后乙烯生物合成及释放的情况。结果表明:完整番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而有损伤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升高,两个损伤面的比一个损伤面的速率变化明显,最高约为1.74 nL/(g·h);完整杜仲果实的乙烯释放检测不到,而受损杜仲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减小,最大值约为0.71 nL/(g·h)。试验显示两种果实乙烯释放模式不同,不同损伤状态对果实乙烯释放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黄连药材,考察其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HPLC法,通过比对辐照前后黄连药材的指纹图谱,判断辐照对黄连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取1Me V,0.67 k Gy/s剂量率,40 k Gy剂量电子束辐照黄连药材,其有效成分显著增加(P0.05),指纹图谱前后比对相似度在0.99以上,化学成分稳定,无辐照衍生物生成.因此,电子束辐照作为提取黄连药材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辅助方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导数法和包络线去除法,分析了不同覆盖度牛鞭草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度的牛鞭草在绿光波段出现反射峰,在红光波段出现吸收谷,近红外波段处具有"红边效应".不同盖度的牛鞭草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绿光(520~600 nm)和近红外波段(760~900 nm).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反射率随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红光波段比蓝光波段有更为强烈的吸收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高光谱遥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湿地植物覆盖度或与之相关的生长情况的监测之中.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内不同成土母质红土粒度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内7个典型红土剖面红土粒度测试表明:(1)浙江省内红土发育母质多样,沉积环境和母岩性状对红土粒度特征的控制意义较为显著,粒度组成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成因的红土类型.(2)金华汤溪(TX)、浦江上山西南(SSSW)、安吉(AJ)、金华湖海塘(HHT)剖面红土以粉砂粒组占优势,粘粒含量次之,但TX、SSSW、AJ剖面砂含量很小,均值0.13%~1.18%;HHT剖面125~2000μm之间粗粒组分明显.前者显示风成特性,后者受风动力以外其他近源动力改造.风成特性加积型红土的存在对于认识第四纪期间风尘沉积物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分布和季风演化信息具有重要意义.(3)基岩风化壳型红土的粒度组成因母岩性质而不同.相比较,众数峰值以砂岩红土最粗(30—63μm),花岗岩红土次之(15—30μm),玄武岩红土最细(4—6μm).此外,花岗岩红土在125~2000μm之间有明显的中粗砂组分;玄武岩红土在0.2—1.0μm之间有明显的粘粒组分;砂岩红土除众数粒度峰外,在2—4μm以及0.2—1.0μm之间还存在多个分量.玄武岩红土比砂岩和花岗岩红土更均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连、黄柏、铁苋菜、地锦草、龙胆草、苦参等中草药组成两组不同的中草药组方以及呋喃唑酮和20%磺胺噻唑钠等4种不同药物对人工感染鹅卵黄性腹膜炎进行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Ⅰ组(中草药组方一)、试Ⅱ组(中草药组方二)、试Ⅲ组(呋喃唑酮),三个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80%,差异不显著(P0.05);试Ⅳ组(20%磺胺噻唑钠)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只有70%,与前三个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中草药来治疗鹅卵黄性腹膜炎,其疗效优于磺胺类药物,与呋喃唑酮相当.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银香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黄芪、党参、当归、枸杞子、刺五加、山楂和甘草7种补益类中草药作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银香雏鸡日粮中进行饲养试验,以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银香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添加1%中草药,抗生素对照组添加50mg/kg杆菌肽梓,空白对照组只是基础日粮。试验测定试验鸡体重、增重及免疫器官相对重,于3周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检测血清抗新城疫抗体效价评价中草药添加剂的免疫促进作用。结果表明,6周龄试验组鸡体重和增重与抗生素对照组体重和增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体重和增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与抗生素具有同样的促生长作用;试验组脾脏和法氏囊相对重,血清抗新城疫抗体效价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银香鸡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硒(se)与抗癌中药结合是否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小鼠肝癌HepA或Ehrlich腹水癌细胞悬液,注射于BALB/C雄性小鼠,皮下或腹腔造成实体肝癌或腹水癌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动物的生存曲线肿瘤的抑制率。结果(1)给药动物肿瘤生长曲线明显低于对照动物;(2)动物生存曲线明显延长。给药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为43.2 d±2.8 d,对照组为25.5 d±12.1 d;生命延长率明显提高,约为对照组的1.7倍;(3)对小鼠肝癌的抑制率达66%~78%(P<0.01),对小鼠艾氏瘤的抑制率达72%~81%(P<0.01)。结论微量元素硒与适当中药结合有明显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实验条件下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种间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恢明  张健  刘力章 《江西科学》2011,29(5):593-596,677
微藻化感作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生态学现象,其在解释微藻藻种分布、群落结构及种群动力学方向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我国典型常见赤潮优势种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作为对象,研究实验室共培养条件下2种微藻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以1×104 cells/mL的密度接种共培养时,原甲藻的生长状况几乎没有显著变化(F=0.004 48,P=0.947 96>0.05),而共培养的中肋骨条藻被原甲藻强烈抑制致死(F=5.116 63,P=0.047 21<0.05)。Lotka-Volterra双藻竞争模型分析知,共培养条件下原甲藻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中肋骨条藻的种间竞争能力。在去藻滤液实验中,灭菌处理及未经灭菌处理的原甲藻去藻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原甲藻共培养体系的去藻滤液经灭菌处理及未经灭菌处理培养中肋骨条藻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可见,中肋骨条藻与原甲藻共培养时的种间相互作用,可以由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进行,而并不需要通过介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反式白藜芦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mg/kg)以及反式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15、20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反式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反式白藜芦醇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等方法,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树皮的氯仿、甲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纯化得7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stigmsterol(1)、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ethyl caffeate(3)、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4)、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4、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提取物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3、4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7、4.0、3.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