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四军的成立与南昌起义的爆发相差十年,它们是人民军队发展的不同阶段,新四军的组建与南昌起义部队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首先南昌既是南昌起义的发生地又是新四军的故乡,这与南昌这座城的革命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重大革命活动多发生于江西有关。其次,南昌起义的诸多领导人如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等都参与了新四军的组建,对新四军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三,新四军继承了南昌起义以来形成的军魂,从组建开始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的作用,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歌曲在皖南事变后被俘新四军将士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军事战场是由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组成的这一说法,已被学界和政界所广泛认同,但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仅建立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也参加了正面战场作战。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指挥新四军第三支队等部在安徽南陵、繁昌、铜陵等长江沿岸地区参加过两年半的正面战场对日作战,而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皖南进行的三次繁昌保卫战,则是其中一个典型战例。繁昌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屏障了徽州、屯溪等重镇的安全,而且突出体现了中共抗日武装力量参加正面战场作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成功地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为党在全国范围的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依据在于:民主政治是实现全民族团结持久抗战的根本保障,民主政治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的必然要求,民主政治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为了尽快结束对华战争,对国民党内的各个派别展开了政治诱降活动,以达到分化中国抗日阵营的目的。对阎锡山的诱降是其分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第一个举措。阎锡山为了保住山西,在日、蒋、共之间求得生存,在合作反共问题上与日一拍即合。尽管日阎双方信使往来频繁,谈判不断,并达成了基本协定,但由于双方都是把这种勾结作为一种谋略来实施的,都相利用对方而不被对方利用,在关键问题上很难达成妥协,日方政治诱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6.
闽西进入三年游击战争后,闽西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打破了敌人多次的“清剿”;在后期,闽西党组织坚决执行党中央统一战线的决策,争取了各阶层的同情与支持,为闽西红军游击队顺利北上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西党组织对敌及中间派的政治斗争策略对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战略资源,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本文着重介绍日本对山西战略资源掠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新四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海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得到了华侨和国际友人在物资、道义、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新四军克服各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与新四军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与新四军的曲折关系,归根结底是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共矛盾蒋桂矛盾的集中反映,它经历了从表面联合、实质性接触到局部磨擦、全面对抗的发展过程。新桂系协同蒋介石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是他们的共同利益关系所使然。新桂系最终未能恢复与新四军的友军关系而同蒋介石政权一同覆灭,为人民为抛弃,是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茅山新四军东进、北上,成功地实践了毛泽东关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皖南事变"后突发的困难局面,从地域控制、兵力装备、党政建设、军地骨干、物资支撑等方面作出了从容的应对;把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江苏的抗战实际相结合,在团结、争取中间力量中成功地创造出"苏北经验",丰富并发展了党的统战思想,并为全国各地、各部队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抗日敌后战场的卫生医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军队有生力量的生存和战场救护的需要,为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以敌后根据地和我军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在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中国军队和根据地人民、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阵线,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写就了一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交响史诗。  相似文献   

12.
抗日敌后战场的卫生医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军队有生力量的生存和战场救护的需要,为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以敌后根据地和我军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在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中国军队和根据地人民、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阵线,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写就了一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交响史诗.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广西新桂系当局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包括战时基本文化政策、文化宣传教育政策,新闻出版审查政策,文化娱乐管理政策,文化学术团体管理政策等。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抗战时期广西当局文化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有利于抗战文化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繁荣了广西文化事业,推进了广西抗战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民众对川军的评价为"双枪军"(步枪和烟枪),"草鞋军"(武器低劣、装备不足、单衣薄裳、赤脚草鞋),只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围剿红军。抗战前,川军被国人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军队"。抗战后,广大川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吃苦耐劳以及流血牺牲精神,不仅在众多杂牌军中首屈一指,就是和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相比,也毫不逊色,给全国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改变了川军只会打内战的"双枪兵"形象,树立了"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皖南行署创设于抗日战争期间。抗战结束后,皖南行署作为战时机构对皖南地区的收复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皖南状况,皖南行署在收复过程中以召开会议、制定纲要、成立组织机构以及领导人训词讲话的政治手段;以恢复交通、恢复茶叶大宗行业的经济手段来完成对皖南的收复。不置可否,皖南地区的收复是完成民族独立的重要一步,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皖南收复工作中的内部博弈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工事及破坏交通等,广西征调了数百万民工。这些民工主要是受过训练的民团团兵,他们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严密的民团组织体系提高了抗战征工的效率。广西民团在抗日战争中的业绩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相似文献   

17.
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能胜利的思想;“抢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等。陈云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戏剧改革措施,主要有推行戏剧教育、整理征集剧本以及审查制度改革三项。推行戏剧教育与整理征集剧本对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审查制度改革一方面改变了以往戏剧业审查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国民政府舆论钳制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电影传入中国后的20年在新疆传播缓慢,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新疆各民众团体的推动,苏联的援助,电影迅速在新疆传播,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尚无专门研究成果,本文就抗战时期电影在新疆传播的背景、传播概况及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学生陆陆续续来到大陆参加抗日斗争。考察他们来大陆的途径,有的直接从台湾来到大陆,有的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间接来到大陆。他们来大陆的特点:一是以抗日为目的;二是路上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