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张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74-78
在关于可能世界的解释理论中,实在论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温和实在论和以大卫·刘易斯为代表的(极端)模态实在论为代表。学界普遍接受克里普克的解释,而拒斥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并称之为极端实在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种实在论在本质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可能世界来自于我们的直观。在跨界同一问题的回答上,他们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不同。克里普克指出可能世界就是"可能的状态或历史"这种观念,刘易斯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可能的状态或历史"这种认识的来源。所以,对可能世界的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克里普克与刘易斯在可能世界实在论上的差异。相较于克里普克的理论,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14-17
内部主义实在论从其理论渊源来说,远可追溯到康德主义,近受培斯基、戴维森、古德曼等人的影响较大,更直接的乃来自于对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反判.从其发展走向看,呈现出走向人本主义和回归生活实践两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力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89,(1)
本文简述了从硬件描述语言到自动生成逻辑电路图的方法和步骤。在提出了与文献所不同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自动布局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远小于O(p·n~2)(p为元件列数,n为所有列中最大元件数),并且使连线总长及交叉点个数同时得到改善。本文的结果已在同期研制的逻辑/电路图编辑与自动生成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冯彦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4):28-30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已得到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及逻辑学家的普遍认可。但人们对隐喻生成和理解的内在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知理论框架。于是特对隐喻的逻辑基础进行分析,指出隐喻的外在逻辑基础是判断,内在逻辑基础是类比。这两个逻辑基础有助于展开隐喻形式化的研究,为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实现打开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5.
6.
出于对现代科学哲学缺乏批判意识、历史意识和实践意识的不满,激进的历史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推动科学哲学转向后现代阵营,建构了旨在消解合理性、经验基础、客观实在以及科学文化霸权的后现代科学形象.后现代科学哲学合理揭示了人文社会因素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7.
一般汉语著作和修辞学专著多半只讲到句式修辞的语法手段,句式修辞的逻辑手段则很少涉及。句式修辞的逻辑手段就是根据命题形式的等值转换进行句式变换,丰富句式修辞的内容。命题形式的等值转换主要有:直言命题的等值转换、关系命题的等值转换、负模态命题的等值转换、负直言命题的等值转换、负复合命题的等值转换、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假言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8.
牛家骥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1991,(4)
本文论述了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在数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提出了在数学中辩证地处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之间的关系,即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并阐明这一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视域内,罗蒂哲学的后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对传统的科学哲学反思过程中,罗蒂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口号,极力主张反实在论,反表象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从而终结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在后哲学文化的设计方面,罗蒂的基本策略是以解释学替换认识论,以“弱理性”取代“强理性”,以协同性诠释客观性;在划界问题上,罗蒂批判了科学霸权主义,再次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货币理论逻辑中的不连续性。不连续性源自微观基础的缺失。当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重构微观基础后,许多理论纷争得到解决,货币理论本身更加清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胡适以科学为人生观的基础,以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文学批评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究其原因,乃是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的文学批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思想独立,敢于质疑文学批评界的定论,并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二,尊重事实,小心求证,孜孜寻求文学活动中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民初封建专制被打破,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又因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新权威主义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的行政改革,使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迎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教育文化方面,鼓励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同时用传统文化整合意识形态,使教育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洪宪帝制前袁世凯的新权威主义统治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14.
卢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5
逻辑主义认为仅凭逻辑或一套操作性的认知程序即可把握真理,把握真理与道德、情感、欲望、境界等精神状态没有关系;认为确定性是最重要的认知目标.古希腊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都不这么认为.后现代主义在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消解中也消解了逻辑主义.科学史本身表明,没有内在于科学中的诚,科学便无法发现知识.知识和学术繁荣离不开真诚、谦逊、包容等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学说。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它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生成逻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它反思与批判了不公平的国家法律制度给劳苦大众造成的灾难,即以现实生活作为变革的对象,从宗教、政治、哲学三个方面开展批判;二,它将批判的落脚点放在“现实的人”身上,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三个方面具体展开;三,它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梁文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实用主义强调从实践经验中得出有用的知识,社会变革应依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政策。从心理、日常生活实践和中国传统思想三个方面,孙中山接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宪政实践中,孙中山的实用主义表现在国体、民族问题、政体制度和宪政三阶段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苗涛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3):28-31
“给”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的义位较多,其“给予”义是“给”字最基本的意义,也是最早产生的义位。通过对清代有代表性文本《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的搜索,对表示“给予”和“使役”义的句型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使役”义的“给”是由表“给予”义的“给”转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青年人的懵懂情感和体现在作品人物身上的纯洁美好的人性;在描写优美景色的同时,做到了情与景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杨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83-87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而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思想对大学生信仰养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对待外来哲学思想,一方面加强对实用主义本身的全面的认识,以尽量避免实用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令一方面发挥其在对大学生树立信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