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8月,备受关注的《儒藏》首批样书完成。把相关典籍收集在一起为“藏”,把儒家典籍收集在一起,编成一大文库,即为“儒藏”。关于《儒藏》一直采用何种形式出版的问题,各个专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本文将通过对影印与排印的区别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儒藏》该采用何种出版形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魏绍昌先生编辑的《李伯元研究资料》一书中,收录了署名李伯元的两种杂著,一种是《南亭笔记》,1919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另一种是《南亭四话》,1925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这两种书现在都有了新的版本,《南亭笔记》有1983年上海古籍书店的印本,《南亭四话》有1985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贵刊81年1期刊登的《谈〈诗经〉中“兴”旧表现方法》一文云:“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和赋、比一样,兴也最早出现于《诗经》。”我认为,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方法的兴,在《诗经》中被大量而成熟地运用着,这是事实,但它却不是“最早出现于《诗经》”。就是说在《诗经》之前,兴就已经出现了。《周易·明夷初九》云:“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又《中孚九二》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  相似文献   

4.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1,(13):63-64
1929年,年仅22岁的董霖血气方刚,撰写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1930年上海光明书局出版)一书,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来龙去脉,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历史。该书唤起国人对中国外交状况的思考,顺应了收回国权的时势,一时名声大起。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6)
梅兰竹菊有"四君子"的美称,一直为历代文人画士所喜爱,以"四君子"为题材的绘画在古时就很盛行。自1988年以来中国和平出版社又相继出版了《墨梅画谱》、《墨兰画谱》、《墨竹画谱》、《墨菊画谱》以及《墨梅小品画谱》、《墨兰小品画谱》、《墨竹小品画谱》、《墨菊小品画谱》共两套八册画著,使社会上再度涌起学画"四君子"的热潮,而编写这两套画著的作者也因此倍受世人所关注,并赢得了"君子画师"的雅号,他便是北京著名书画家刘福林。刘福林擅画"四君子"的名声多少遮掩了他在诗词、书法、花鸟画及山水画上的成就,孰不知"四君子"画所表现的内涵气度正是这些综合修养的体  相似文献   

6.
原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向义(知方)先生,于1918年至1923年间,搜辑了贵州联语五千馀事,去其太甚,约存千联,编为胜迹、祠庙、廨宇、学校、庆贺、哀挽、会馆、义园、坊表、戏台、杂录、外集12类。又将“祠庙”、“哀挽”分为上下集,排为14卷,另附“论联杂缀”1卷,名之为《六碑龛贵山联语》(文中未注明出处均见此书),解放前由文通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问世近七十年了。开风气之先,一空依傍,试作新诗,並且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本来是胡适的光荣;可是,由于胡适后来思想上的倒退与政治上的反动,在一些人眼里,《尝试集》简直变成胡适的耻辱的又一标志了。《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比郭沫若《女神》的出版(1921年8月,上海泰东书局印行)早一年零五个月。这是  相似文献   

8.
顷阅《鲁迅研究资料》第3辑,上面谈到《二心集·序言》署名男儿的《文坛上的贰臣传》,说:“这篇文章是否在‘某报’发表过,或真是《民国日报》故弄玄虚”,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334页)。从我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这“某报”似乎是《轰烈报》。证据如下:鲁迅主编的《新地月刊》(即《萌芽》月刊第6期)上刊载《社会杂观三十八·所谓“左派”》一文,批驳右派对革命者的攻击,当中引到《轰烈报》的谬论:“《轰烈报》说:‘鲁迅先生在共产党诅骂到怕之后,一拉拢就屈服了,光华书局所出版之《萌芽》,名为鲁迅主编,实则是共产  相似文献   

9.
《周易》“中孚”卦二爻爻辞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日:“靡,共也。”王弼注:“……故日我有好爵,与物散之。”孙星衍《周易集解》引干宝日:“靡,散也。”其中虞翻释“靡”为“共”,属随文注释之类,不可取,因为从“靡”的词义系统中无由引申出“共”  相似文献   

10.
陈延杰《诗品注》于1927年由开明书局出版以后,即受到同行学的严厉批评。1961年,作在旧注的基础上作了较全面的修订,由人民学出版社重排印行。以后,又不断重版。但它仍是一本错误颇多,很不规范的作。似人民学出版社这样的代表国家水准的出版单位,若再不断印行这样的作也就不合“改革开放”的时宜了。因此,人版《诗品注》应当重作。新版《诗品注》的主要问题有三:第一是注释的讹误疏漏;第二是献片引的不合规范;第三是字校勘的疏失。新的《诗品注》本,应当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名辛勤的耕耘者,也是一个治学严谨为人忠厚的学者.他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成就,小说方面,以一九二一年发表小说《命命鸟》而出名,散文方面也取得了成就,《落花生》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其中“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名言.《落花生》正是选自许先生的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空山灵雨》是许地山先生初期创作的成果,是作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和平民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深入思考的结晶.它出版于一九二五年,但许地山先生早在一九二二年就已经编好了.这个集子包括四十余篇散文小品,那种恬淡谐和的风格、朴  相似文献   

12.
范文澜说“四史之名见于《隋志》”,历来“四史”并举或以之为书名的并不乏其例,但其所含子目却不尽相同。如《四史疑年录》为《史记》、前后《汉书》和《晋书》;清同治11年成都书局据殿本所刊的《四史》,则为《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本文所称“四史”,即同后声。今特冠以“前”字,以示明确。  相似文献   

13.
镇江英才录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2):F0004-F0004
刘鹗(1857-1909),江苏镇江丹徒人,南宋大将刘光世后裔。原名孟鹏,字云博,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别署洪都百炼生。20岁时去宁乡试不第,31岁时到沪设石昌书店,是我国第一家私人石印书局。40岁时曾应鄂督张之洞之召,筹办芦汉铁路。同年又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请筑津镇铁路。是一位热心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物。46岁时出版小说《老残游记》,成为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小说家。他还性嗜金石、碑帖、字面及善本书籍,尤其是收集甲骨5000多片,于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是我国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并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在甲…  相似文献   

14.
继《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出版之后 ,周建忠的《楚辞与楚辞学》又于近期而世。该著作将“本体研究”和“史学研究”同步进行 ,开拓了一个成功的研究模式 ,不仅深化了这一专题的研究工作 ,又极大地扩充了著作的综合信息量  相似文献   

15.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正当人们以无限怀恋之情沉迷在赣文化的盛况唐宋之时,黄秋园奇迹般地被发现,使全国人民的视觉再次指向了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当代南昌,紧接着迅速形成的“秋园热”至今已有八个年头了。八年来《黄秋园画集》(赣美版)一版、二版、三版,随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台湾绵秀出版社又联合出版了《黄秋园画集》,香港大业公司出版了《黄秋园中国画集》,台湾长流出版社出版的《近现代中国十大名家画集》,其中便有黄秋园。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匕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红楼梦》可说是一座词语的宝库。近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校注(以下简称“艺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了以程甲本为底本的校注(以下简称“北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义江的《红楼梦》校注(以下简称“蔡本”)。此外,如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辞典》(以下简称丁”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辞典》(以下简称“山典”)、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大辞典》(以下简称“文典”(等等。对于《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许多著名的现代作家在其婚恋过程中,都留下一些富有时代色彩和浪漫诗情的"情书",而真正将婚恋双方的情书汇编成集出版的却为数不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有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再就是徐志摩、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但庐隐、李唯建的《云鸥情书集》的问世时间还早于前两部情书集。《两地书》是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爱眉小札》是1936年由上海良友出版公司出版,《云鸥情书集》则是1931年8月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可见《云鸥情书集》是现代作家第一部情书集。这部情书集完整地摄录了庐隐与李唯建由相识、相知至相爱的全景,展示了他…  相似文献   

18.
评“非标准分析概论”一书金治明(国防科技大学七系,410073,湖南省长沙市)有幸读到由科学出版社于1995年7月出版的孙广润同志的著作“非标准分析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样书,写一简短的评论作为读书心得。1960年由A,Robinson创立的非...  相似文献   

19.
商务印书馆是民初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书局,出版了大量的适合中小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为了在利润丰厚的教科书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商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申报》广告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0.
叶长青《钟嵘诗品集释》1933年由华通书局出版,它是我国第一部集注性质的《诗品》注本。本概述了该书各部分内容,并对其有中代表性的是非正误作了举证。特别指出:该书的自按,有的于后人研究《诗品》富于启示意义;有的廖误则其不良影响亦大。读须仔细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