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感是对文字的感知,既包括对口语的感知,也包括对文字、口语等所有形式语言的感知。语感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感知口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感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促成学生对语言的驾驭技巧、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口语、阅读、写作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形成技巧、能力,是我们进行语感培养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直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苦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课要有语义味。  相似文献   

3.
文章肯定了许国璋先生关于汉字特征的论述,批判了“中国没有语言学”,“说文解字”之学不是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汉语的表意字和口语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文字不是口语的记录者,而是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汉语特点,品味语言,整合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是说,作为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不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品味语言,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汉语的特点很多,受篇幅的限制,下面举例性地来看几点: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叶圣陶先生给一些刊物题词:“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听、说、读、写都重要。”这些话是针对重文轻语的不良倾向说的,是要求语文教育要语言和文字并举。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知名学者如黎锦熙、朱自清、吕叔湘先生,也都不断地这样提倡,足以说明这件事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因为这种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下面说说本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诸标准;未来的语文教材可能出现如下发展趋势:注重语言-思维训练,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更显著,更注重思想信念和情操教育,内容和形式更新,文字、图像、声音完美结合,更适合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字都是人们交流思想、互相交际、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世界上的语言很多,但究竟有多少种?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没有肯定答案,目前,一般认为有三、四千种。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明确规定:“语言规范、连贯,文面整洁……”1994年高考作文评分量表中规定:“内容(21分),语言(19分),结构(14分),书写(6分)……[说明]加分;凡语言或内容有2项特别突出者可加1—4分,加到满分为止……”可见语言在高考试卷中的重要性。本文就“文章语言要规范、连贯、得体”、“要突出语言的文学性特点”、“要突出语言的个性特点”作些说明,使文章语言符合应试要求。一、文章的语言要规范、连贯、得体“规范”、“连贯”是语言的基本功,而“得体”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所谓语…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文字观,是植根于拼音文字对语言的依附性得出的结论,反映的仅仅是拼音文字的事实。它不能涵盖世界上两大文字类型中的另一类文字——表意文字。图像性是文字体制自立的本质,汉字通过与语言中的意义相联系,用意象直接反映人们的意识观念,从而成为一种超时空的不完全依附于口语的自立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新编的中学高中语文教材把“写作、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口语交际教材要求:“主要培养学生日常交际的能力。学习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几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交际技巧。”而200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更明确的指出:“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相互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钱淑敏 《科技信息》2008,(19):281-28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语言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而小学阶段是人语言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交际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的关系非常重要,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培养方法以模仿教师语言、坚持用普通话取代方言、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以及在学生中树立示范榜样等。  相似文献   

17.
自从文字初创始,便有了语文学的雏形。《辞海》对语文学释道:“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广义的语文学也包括语言学。”可见早先的语文学范畴不外乎是“语言”和“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文学本身的需要,其研究范畴不再局限于“识其字”、“习其句读”的层面上,它接纳了“文学”这一范畴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从此,语文教学领域拓宽了——“语言”和“文学”。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吕叔湘的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语言思想主要包括:1、语文性质论:“语文”指“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2、语文教育目的论:提高运用语言方案的技能,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达到动用语言文学的高境界;3、语文教学论:以学生练习为主,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教会学生自学。吕先生对语言研究有“业余”的特点,其思想既有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冷静观察和思考,也不免有重复前人成说、缺少系统研究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点,要注重提高学生对“说”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说”的困窘,加强阅读,注意倾听,同时在考试中加入口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